以“儿童”为中心的主题计划
2021-04-13蔡超
蔡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0-0145-03
一、教研背景
近年來,我们一直提倡“儿童视角”,但在制定主题预方案的过程中是老师认为的“好用”还是真正基于儿童需要的计划呢?这个问题一度被忽略。
我们说:“如果你想让儿童在你的教室里发生一些美妙的事情,你就必须制定美妙的计划”,如果不制定计划,就没法期待特定的结果出现。而最成功的计划应该基于本班儿童,并从各个方向扩散开来。于是我们将本阶段教研主题定位为“以‘儿童为中心’的主题计划”并展开研讨。
二、教研目标
(1)围绕“你觉得制定主题计划(预方案)有必要吗?”“你班级是怎么制定主题计划的?”等问题的讨论,激发教师对主题计划必要性的认识。(2)分享讨论优秀主题计划,领悟关键要素。(3)通过“创建一个个性化的课程网络图”进行头脑风暴,深刻体验主题计划的意义所在。(4)与同伴分享主题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将计划与实践有机融合。
三、整体规划
四、教研过程
第一阶段:探讨原有主题计划的N种做法
问题一:“你觉得制定主题计划(预方案)有必要吗?”
一半老师举起手表示有必要,部分老师经过犹豫后也举手了,大概是觉得还是有必要吧,小部分老师没有举手。
问题二:“你班级是怎么制定主题计划的?”
我们采用团队讨论的方式进行,并请各组队长陈述本队的观点。
1队:从参考书入手,进行相互整合。
2队:借助原来的方案,借助背景文化知识,结合本年段年龄特点。
3队:从孩子们身边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4队:通过问卷的方式先进行了解,之后结合书籍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小结:看来老师们觉得做计划有必要,但不笃定目前的方式有效。目前老师们主题计划的制定更多借助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如原有的主题方案、问卷调查结果、与主题有关的资源进行整合等,值得肯定的是有的老师关注到幼儿的趣点、年龄特点,但各队的分享经验多于科学,可借鉴的做法不多。
第二阶段:借鉴书籍,分享优秀课程计划
(1)导入:主题预方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主题计划我们已经做了多年,是否真起到“计划”的作用了呢?比较理想的主题计划可以怎么制定?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原则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案例。
(2)案例研讨(此部分借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一书第13章)
①创建个性化的课程网络图:创建一个课程网络图需要你和同事就某一个探究活动可能将去向何方,进行头脑风暴,并列出潜在的相关联系。一件事情会引发另一件事情,一个想法连着另一个想法,就像一张大的蜘蛛网。网络图总是对其他可能性开放。这是一个试探性的计划,是一切想法的起点。在新学年开始前,你可以和同事一起使用这样的网络图,制定初步的计划。
A.讨论:聚焦“儿童”制定计划,你会想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教师A:儿童的家里人
教师B:儿童生活的小区
教师C:幼儿园
教师D:儿童生活的城市
教师E:宠物
……
B.展示他人创建的网络图
提示:请确保所有的教师都对这张网络图的创建贡献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对网络图进行删减和真相。图上的每个条目都应该与儿童进行个性化连接,这样的网络图可以作为整个学年课程计划的基础。网络图上的任何一项都能转化成对儿童有意义、对你制定计划有帮助的课程主题。事实上,每一项都能成为自己课程网络图的主题 。
②创建另一个课程网络图(学习区网络图,我们习惯叫活动区网络图):下一步,你和你的同事们要做的是从个性化的课程网络图中选择一个主题。无论你选择哪个主题,这个主题和它的子主题都能使项目持续数周。这主要取决于你和儿童想要对此探究的详细程度:
A.讨论:关于“大街上”这个主题,可以在活动区里开展哪些活动来支持这一主题呢?
教师A:美术区——制作大街上的车辆
教师B:建构区——建构大街
教师C:语言区——说说大街
……
B.展示他人创建的网络图
③实施计划:通常,一个新的主题从一个或多个学习区的特定活动开始。
A.讨论:你能提供不同活动区具体的活动内容吗?
教师A:图书区可以提供亲子收集来的图片供儿童欣赏感知。
教师B:操作区可以通过沙盘供儿童布置大街。
教师C:美术区可以提供和大街有关的图画供儿童剪贴,制作剪贴画。
……
B.展示他人的经验
网络图是简单的、容易实现的、灵活的一个主题,应该持续多久并没有时间限制,因为儿童需要在主题上停留多长时间才能理解,概念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当主题进行不下去时,网络图中的新主题,能很轻易的取代它。
(3)反思与分享
问题一:“你觉得制定主题计划有必要吗?”
参与者毫不犹豫举起了手,并点头表示有必要,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满意率为100%。
问题二:关于“你认为本次教研收获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全体参与者都做了分享,以下为部分参与者的收获:
教师A:用网络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再进行删减,这种方法易操作且有效。
教师B:所有人都参与主题计划的讨论很有意义,我们还可以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头脑风暴,让计划变得更加丰富。
教师C:开展班组碰头会十分必要,这样能使班级两位老师在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碰撞,梳理回顾上一阶段主题开展情况,为下一阶段主题开展做好准备。
教师D:主题的开展应基于儿童的兴趣,比如可以在一日生活中細心倾听幼儿的话语,了解幼儿之间在讨论什么内容,由此来生成一个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并在此主题背景下开展活动区游戏。
教师E:做好主题计划可以使活动的开展更有系统性与目的性,开展过程中吸收幼儿的自主发现结果,这非常有可能成为活动的新思路。
小结:
本次研讨让大家笃定了主题活动制定计划的必要性,并从几个案例中了解了制定计划的几个关键因素:
①最成功的计划要从儿童开始,并向各个方向扩散开来;②发现课程网络图的优势;③确保所有的教师都对这张网络图的创建贡献自己的想法;④让儿童参与主题计划:倾听儿童问的问题、和儿童一起制作网络图;⑤一个新的主题从一个或多个学习区的特定活动开始;⑥教师或儿童产生了新的需求和想法时,就可以创建新的学习区网络图。
第三阶段:各班进行头脑风暴
带着前期的感悟与收获,在接下来的班组碰头会上,各班展开了关于主题计划的头脑风暴。
中三班
教师A:我们之前定的主题是《延平的桥》,本周我们发放问卷,了解班级幼儿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B:我们之前创设的环创主题墙,这里可以展示相关的问题,还可粘贴一些作品,让幼儿了解桥的种类、桥的诞生,也可以通过倾听幼儿的聊天去发现他们的兴趣点。
教师C(保育老师):延平的九峰桥、玉屏桥都很有特点,孩子也熟悉,合适去发现。(这个班级保育老师也参与主题的探讨)
教师A:我们可以从九峰桥入手开启主题
小二班
教师A:第一阶段先发放家庭问卷,收集幼儿与家长共同对《我爱我家》这个主题关注的问题。
教师B:可以制作家庭树,通过粘贴家人的照片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
教师A:我们班的孩子喜欢建构。我们下阶段的建构主题可以以房子为主题,共同搭建属于自己的家园。
小结:
①在各班组碰撞过程中,老师们发现原来的主题资料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成为此次制定计划的主要依据,打破了原来对主题资料的依赖。更有些教师愿意尝试新的主题,愿意追随孩子去尝试探索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如大二班老师追随孩子制定了“买卖游戏”的主题计划。②制定计划不是教师“一言谈”,而会从多方面更加关注儿童的兴趣点及由兴趣点生发出来的课程;教师对课程的热情度有所提高了,当教师对课程充满热情,儿童也会如此,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发生。
第四阶段:计划与实施的收获
主题计划实施一个月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分享交流会,请出2个班交流计划与实施过程中的想法与做法。
例小五班从主题背景,通过网络图确定预方案、发放主题问卷,积累前期经验、细分阶段性计划方面分享了《动物朋友》主题,并有以下感悟:
①以“儿童”为中心的主题计划会让教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从无到有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可以在已有网络图的基础上灵活进行调整,主题计划是主线但不会让教师受限。②主题计划让课程网络完整,清晰。过程中对照《指南》发现比较薄弱的内容可以及时增加进去。
五、结语
作为组织者欣喜地感受到这段时间研讨给老师们带来的变化 ,老师们从根本上认识到主题计划的重要性与有效性,不再认为制定计划是幼儿园布置的一项任务,而是开展主题的必经之路,班级开展此项工作也变得更加主动与热情了。李季媚教授认为园本教研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教师变革基本价值观,这是园本教研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我们努力对标更高层次的目标踏实一点、实际一点,静下心来认真工作,从自己做起,从本园、本班做起,去建立积极向上的小文化圈。
参考文献:
[1](美)Janice J.Beaty著,邱学青、杨恩慧等译.《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环境、课程与儿童发展(原著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题导航教研》,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