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2021-04-13段力伟
段力伟
【摘要】混合式教学是落实“新工科”专业建设、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重要途径。针对以往“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中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同时,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按照线上侧重开展互动交流以巩固知识为目标,线下侧重开展知识讲授以提出教学重点为目标的改革思路,并针对“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工科 混合式教学 学生中心 教学模式
【课题项目】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301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5-0188-02
“新工科”建设是构建我国专业认证体系、完善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探索建立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同时,《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推广混合式教学,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作为国家重点打造的五大类一流课程之一,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1],对于释放学生学习潜能和创新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质量方面具备显著优势[2]。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特色专业。专业以培养交通运输领域高素质工程与管理为目标,形成了以轨道交通、道路运输为特色的培养方向。“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主干课程,涵盖了与铁路运输生产实践相联系的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包括“车站工作组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等几大模块,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借助智慧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铁路行车组织”面向交通运输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共计2学分32学时。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受众是学生,教学过程基本上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教师通过课堂面授、布置习题、答疑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由于“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内容复杂、重难点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气氛普遍较为沉闷,特别是由于缺乏实践环节的辅助,学生对铁路货运列车途中作业环节接触较少。课程内容对前沿知识和代表性知识的獲取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2)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线下授课形式单一,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特别是受限于教学手段的单一,导致师生之间难以开展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互动交流,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参与度[3],很难掌握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3)教学资源匮乏: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主,对前沿知识和工程实践的内容涉及较少。同时,由于授课方式的局限性,网络资源不能很好地进行补充,导致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较窄。特别是由于课程思政资源的不足,课程思政依旧带有“刻意融入”色彩,无法很好地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4)考核方式僵化:课程考核过程中,往往以期末试卷考核为主,辅以平时成绩的测查。同时,受教学手段的限制,课程考核侧重知识记忆,忽略了对学生的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的考核。
2.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2.1 改革思路
针对“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在传统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学团队围绕新工科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从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与提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三个角度,开展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
(1)课程思政资源:紧紧围绕铁路行车组织中的相关知识点,以“交通强国”背景下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特点为切入点,选取京张高铁、京沪高铁等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高速铁路,突出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战略思维、管理能力、专业知识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引领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课程教学内容:以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区别为切入点,从车站工作组织的内容、列车运行图的铺画、列车调度指挥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加强课程内容整合,补充相关工程案例,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结合视频素材、文字资料,补充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等工作对交通运输专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以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拓展课程教学内容。(3)课程教学模式:依托线上学习平台,建设《铁路行车组织》在线教学资源,形成集课程大纲、课程章节、课程作业、课程资源、课程互动等为一体的在线教学体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深度融合,通过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和考核方式的变革,实现课程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2.2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流程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开展,是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超星“学习通”客户端是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4]。通过建立“铁路行车组织”在线课程,能够将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特别是借助视频、文字等资料,能够扩展课程思政资料、前沿专业知识等教学资料资源。同时,借助“学习通”的在线互动功能,如选人、问卷、抢答、随堂测验等,能够实现即时互动与反馈,对于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过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具体而言,“铁路行车组织”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如下:
(1)课前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推送课程微视频,并借助电子课件、视频资源以及设定的任务点,督促学生开展课前预习;(2)课中开展互动学习:通过“学习通”客户端,采取面授+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结合随堂测验、话题讨论、投票等方式,实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3)线下进行复习答疑:根据课中的讲解,利用学习通平台布置作业题,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学习通线上作业批阅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盲点,并进行答疑交流。
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
目前,“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已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成课程资源库,在最近一期课程教学中的在线浏览量超过11万次。
表1 “铁路行车组织”混合式教学资源库
同时,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更为多样,具体包括:
(1)视频学习:通过设置视频任务点要求,根据学生完成视频观看的比例,计算该项得分。(2)章节学习:根据学生对章节任务点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达到一定的学习次数,可以获得满分。(3)课堂互动:互动类型包括参与投票、问卷、抢答、选人、讨论、随堂练习等,积分达到一定分数即可获得满分。(4)平时作业:以学习通布置的平时作业得分情况计算得到的平均分作为考核依据。
同时,相对以往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实现了:
(1)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线上学习平台为基础,通过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習的积极性。(2)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改变传统以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形式,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视频学习、章节学习、课程互动、平时作业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等因素综合考查,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
经过近一学期的运行,平时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比达到50%。同时,开展混合式教学以来,学生线上互动参与率达到100%,学生参与过程性考核的效果显著提高。
4.总结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在线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服务,拓展了教学服务范围。同时,借助在线互动交流,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纪录,对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依据。在“铁路行车组织”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通过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有效挖掘了课程思政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并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丹,赵秀红.云端转到线下,教学如何衔接[N].中国教育报,2020-01-10(1)
[2]王钿. 混合式“金课”的内涵、特征及建设要素[J]. 教师教育学报,2011,8(6):70-76
[3]王步.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28):114-117.
[4]郭庆梅,包华音,刘旭花,张文玉,张永清.基于MOOC与超星学习通的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探索[J].药学教育,2021,37(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