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多模态教学研究综述

2021-04-13田雪二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多模态公共英语英语教学

田雪二

【摘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均明确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合理使用多模态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发现,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大都以理论研究为主,从实证角度且以数据进行支撑验证的研究并不多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教学多模态探究更是稀少,且研究不够深入。

【关键詞】多模态  高职  英语教学  公共英语

【课题项目】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探究”(课题批准号:ZJGB201908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075-02

中国教育已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八条明确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着力构建给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模态教学已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情况不甚理想。高职院校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内容以读写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学生做题的传统讲练模式为主,教学模态单一,这些因素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教学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基本目标,相当部分毕业生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伴随着语言学理念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国内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多模态教学视角下,研究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专业人才英语综合素养。

一、概念界定

多模态教学(Multi-Modality)即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指教师作为多模态组合的设计者,合理选择教科书、新闻、视频、音频、图片等多模态教学资源,结合手势、表情、角色扮演、课堂讲授等多模态教学方法,多渠道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是指针对国内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职业英语能力为目标,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二、国外研究趋势

国外多模态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雏形最早由“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于1994年提出[1]。21世纪以来,多模态教学研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外热门研究课题,多位知名学者如Kress、Van Leeuwen、McLornan等相继投入到多模态教学研究当中,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2]。

三、国内研究总体情况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于21世纪传入我国,顾曰国、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学者致力于该理论在教学方面的应用[3]。目前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多元读写能力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教材研究等方面内容,但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多模态教学研究大都以理论研究为主,从实证角度且以数据进行支撑验证的研究并不多。

在知网高级检索栏输入“高职 英语 多模态”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年1月1日——2021年3月1日,共有文献509篇,通过筛选,共有高相关度文献336篇。输入“高职 公共英语 多模态”及“高职 非英语专业 多模态”进行主题检索,共有文献60篇,经过筛选,共有高相关度文献23篇。从检索数据可见目前国内针对高职院校多模态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英语相关专业课程方面,针对公共课程的研究较少。

本文主要以相关度高的23篇文献为研究对象。

从文献发表的年份来看,2012年才出现一篇关于高职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的研究文献,说明我国相关研究较滞后。2015年和2016年各计一篇,2017年共计3篇,2018年共计5篇,2019年共计4篇,2020年共计7篇,2021年共计1篇。从2012年至2020年,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高职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在国内受到更多教师、学者的关注。十年间,2020年的文献数量最多,与疫情期间大力开展网络教学背景相关。

从文献研究内容来看,23篇文献中,针对英语听说教学的共计5篇,针对英语读写教学的共计1篇,针对英语思政教学的共计1篇,针对特定软件教学效果的共计1篇,其余15篇为思辨性或归纳性研究。

从文献研究方法来看,23篇文献中,有16篇以理论研究为主,7篇涉及实证研究。

四、国内研究内容呈现情况

从近些年的文献研究情况来看,国内研究学者对多模态话语理论理解较透彻,多篇文献就多模态理论的起源及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阐述说明,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态单一、教师观念转变不及时等教学现状。部分学者分析了多模态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况及利弊。其中吕桥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法对两所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多模态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包括1000名学生和6名教师,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较好地利用多媒体环境进行教学,但非语言模态使用情况不甚理想,且组织学生进行多模态输出活动的频率有限[4]。

部分文献研究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多模态选择及应用的原则。刘福英指出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多模态的工具原则、助手原则、补充原则,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教学对象四大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模态,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张晓颖认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模态组合应遵循模态互补原则,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她还指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模态组合,为学生创造多模态体验式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6]。

另有6份文献结合课堂实践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陈斌蓉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验,发现采用多模态英语教学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自信心、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英语A级通过率较传统教学班学生均有大幅提高[7]。胡继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验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研究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英语学习习得的效果情况,他得出结论:多模态教学法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具有明显效果,且大部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持支持态度[8]。 姜乐、周云倩两位教师通过公共英语课程某一单元的教学实验发现,科学使用多模态教学模式能够改善高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发挥学生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吴海军在他的文章中探讨了高职英语小型多模态听说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他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列举国内外优质多模态语料库,指出目前国内缺乏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多模态语料库这一困境,阐明多模态语料库构建的原则,并以Elan软件为例说明高职英语多模态语料库的建設及使用方法。

五、结语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多模态教学的相关研究都明确指出合理应用多模态教学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但现有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现有研究多针对听说类课程,阅读、写作、翻译、语料库建设等其他几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方法方面,实证性研究不多,且学者们倾向于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较少。在研究时间跨度方面,超过一年的实证性研究只有一项,多数实证性研究都为短期研究。另外,由于高职高专规模及学科设置的限制,英语教学与心理学结合、英语教学与医学结合等跨学科研究几乎没有。希望将来的研究能够突破这些局限,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陈小云.高职非英语专业听力多模态教学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

[2]吕桥.高职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6,15(6):65-69.

[3]刘福英.多模态话语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2):93-95.

[4]张晓颖.小议多模态语境理论在高职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7(1):96-97.

[5]陈斌蓉,陈佑,朱丽艳.多模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设计——以Asking for ways and giving directions听说课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2):70-71.

[6]胡继文.多模态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9(21):72-73.

[7]姜乐,周云倩.高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改善的策略研究——基于多模态环境下多元读写教学法视角[J].天津电大学报,2020,24(2):54-58.

[8]吴海军.高职英语小型多模态听说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9(20):175-176

猜你喜欢

多模态公共英语英语教学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