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疑问成为文本解读的钥匙
2021-04-13郭雷霆
郭雷霆
【摘要】带着问题读书,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价值的问题,相当于理解文本的切入点,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文章标题、关键词句、篇章结构、逻辑关系甚至课内外文章等材料,精心设置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如一把把钥匙,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轻松打开文本阅读的密码,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品情感。
【关键词】疑问 文本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8-0120-02
学贵有疑,只有心存疑问,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进文本去探究答案。疑问无疑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善于用好文本中存在的疑问,又要根据学习的需要设置甚至是点拨学生去发现一些问题,去寻找、创造这把钥匙。在课堂学习中,充分挖掘、探究文本中的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学习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首先要解决的是这些“问题”——也就是钥匙,从哪里来的问题。问题的来源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可以很轻松地把它们一个个找出来。
一、抓住题目中的疑问
题好一半文,这是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拟题时常说的一句话。题目作为作者与读者对话的“开场白”,因此在拟题时都会下一番功夫,以达到概括全文、吸引读者的效果。选入教科书的文章在这方面更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以这些题目为突破口,发现这里存在的问题,带着这里的问题走进文本的分析理解。
(一)抓住题目的矛盾设疑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内容的概括,是主旨的高度提炼,抓住题目研讨文本可以更好地走进文本的核心与关键。很多文章的题目在设置上往往采取非常规的用法,使题目在概括文章主旨的前提下起到吸引读者、引人深思的效果。例如《伟大的悲剧》《土地的誓言》等名篇,这些题目和我们一般的书面语表达有一定的相悖之处,甚至可以说有些是矛盾的。我们在带领学生阅读的时候就要充分发挥这些标题的作用,抓些看似矛盾的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内容,一步步去探究其表达的意义与好处。在教学《伟大的悲剧》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悲剧为什么要用伟大加以修饰”,学生自然会从文章中寻找这个“悲剧”的“伟大”之处,梳理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也就容易理解这些探险者精神的崇高与伟大;教学《土地的誓言》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土地怎么可以发出誓言?怎样理解才更合乎逻辑?发出了什么誓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有什么效果?”……带着这些矛盾点阅读,让学生从文本里找出相关的依据来解释这些矛盾,使矛盾点变得不再有矛盾,使阅读的指向明确,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二)抓住题目的特点设疑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会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如采用副标题、小标题等。副标题往往可以起到进一步概括文章中心,或者交待文章写作意图等作用,引导学生抓住副标题去分析阅读文本,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有利于整体上感知文章。如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记录了闻一多先生哪些言行片断,各有什么特点,对表现闻一多先生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进而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为了文章的表达层次更清晰,更紧凑,有的文章还会采取小标题的形式。教学中抓这些小标题,同样有利于我们把握文章,掌握文章内容。黄厚江老师在《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教学中,利用这些小标题进行设疑:“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显著特点?” “这些小标题有什么作用?”“你们有没有发现不能概括有一部分内容的小标题?”“本文中人物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下面请同学们从文章的每一部分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合适的人物语言作为标题。”以小标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在对话过程中体会文章内容,了解语言的表达效果,正是在这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分析与解读中,学生才会轻而易举地把握文章内容,使学生在课堂结尾处很轻松地理解“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了。而且这些句子是学生在对文本深入解读基础上自己体会出来的,不是教师架空分析强加的。因此理解更透彻,效果会更明显。
(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设疑
我们常常会说,某个字或词是“题眼”。题眼,自然就是题目的关键词,更是文章的关键词。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个“题眼”来理解文本。以大家熟悉的《智取生辰纲》为例,这篇文章篇幅长,内容多,文白相杂,阅读起来耗时较长。阅读时我们不妨以“智”为关键词引导学生读书:文章哪些内容体现了“智”?体现了谁的“智”?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读书,自然会有针对性地跳读课文,梳理情节,这就很容易抓住关键性内容。这样梳理之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抓住文本中的疑問
(一)抓住矛盾句设疑
文章在表达中,有的时候会采用一些看似矛盾却很有道理的语句,以此来达到强化某个内容的效果。例如《湖心亭看雪》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明显与后文“舟中人两三粒”等内容矛盾;《孔乙己》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大约’‘的确’前后矛盾,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写?”。……理解了“独”这个矛盾点,自然就理解了张岱内心的孤独落寞、豪放不羁;理解了“大约”“的确”自然就明白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结局。抓住这些关键句去把握文中人物性格与命运,将更有助于理解文本内容。
(二)抓住关键词设疑
与题目中有“题眼”一样,很多文章也有“文眼”。这些地方可以很好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表现人物特点,实为文章的点睛之笔。例如教学《狼》一文我们可以抓住“狼亦黠矣”中的“黠”一词设疑:文章哪些内容体现了狼的“黠”?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概括后我们可以顺势让学生再去寻找屠户如何去应对狼“黠”的内容。这样经过两方面解疑过程,就引导学生完成了对敌对双方表现的一个梳理,为后面把握狼与屠户的特点及理解文章中心打下了基础。这样通过抓关键词的方式就水到渠成解决了整体感知文本的任务,并为后面的阅读分析奠定了基础。
(三)抓住关键句设疑
可以作为“文眼”的,除了一些关键字外,还有以整句出现的形式。抓住这些句子来理解文章,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例如《社戏》的结尾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通过阅读,我们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夜的戏索然无味,让人昏昏欲睡;那夜的豆加工粗糙,缺少作料,自然也好吃不到哪里去。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作者对淳朴善良的平桥人及自由自在平桥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样主旨就很明确了。
(四)抓住常理设疑
文章在表达时,有的时候看似不合常理,但作者却是这样来安排情节的,这其实也是我们突破文本的一个抓手。因为些看似违背常理的地方,往往是最能体现文本主旨、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地方。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想到移山困难重重,这件关系子孙万代的事情实在是得不偿失,愚公为什么没有想到采用成本最低成本的搬家这一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移山与搬家这样的思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愚公精神,从而深层次领会文章的寓意。
三、比较阅读设疑
(一)课内比较设疑
很多课文都有一定的联系,或是主题相关,或是人物类似,或是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点,或是一个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关联,在关联处设置疑问,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在二者异同点研究中走进文本深处。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孔乙己中举前后遇到和范进一样的情节,他会有什么反应,通过以此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们可以我们把所学杜诗《望岳》《春望》等篇目进行比较,通过诗歌内容、情感来感受时代变迁、社会动荡给诗人创作风格带来的巨大影响。
(二)拓展延伸设疑
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进行课内外的比较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外,还可以通过拓展的方式,从课外材料中设疑让学生去分析议价,以此达到教学目标。例如进行《蝉》教学时我们可以出示百度中关于蝉的介绍,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与百度词条介绍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蝉》作为一篇说明文,在介绍事物时除了具有知识性的特点外,行文时还会兼顾到生动性、趣味性,甚至还会打上作者的情感络印。而百度作为一个搜索工具,在介绍某一词条时,只是客观地把事物的特征介绍清楚,所以才会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不需要兼顾生动性、趣味性及情感倾向。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更可以让学生对相关文体有一定的感性認识,把握文体的相关特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由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只有不断发现问题,巧妙设置问题,才能很好地利用问题这把“钥匙”去解读文本。带着问题读书,让我们走进文本深处,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参考文献:
[1]卢素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文学教育(上),2016(6)
[2]陈美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2(1)
[3]范可才.初中语文课堂提高有效性探讨[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