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铸魂: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根本指向
2021-04-13邹林
【摘要】课程思政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其根本指向是德育为先、育德铸魂。全员思政是课程思政的逻辑必然,只有实施全员思政,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价值。各门课程只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合力,才能让课程思政理念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根开花,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 育德鑄魂 根本指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6-0047-05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要的是要把“德”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优秀品德的教育引领,培养铸造人们坚定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之魂。我们必须树立起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1],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映生辉,从而去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
一、课程思政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的教学理念和行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和强调课程思政的时代课题,是实践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一)教育的根本在于育德铸魂、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思想教育、价值引领育德铸魂、立德树人,就是通过道德品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铸造人的灵魂,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借用宋代思想家张载“欲事立,须是心立”[3]的名言,说明和强调“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的重要性,还告诫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因此,教育不仅是传授给受教育者专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育德放在首位,通过品德培养、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心灵塑造来育德铸魂,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诚实守信、明辨是非、爱国敬业、德才兼备的人。
古今中外虽然对教育的表述以及在教育的方法方式上不尽相同,但在对教育根本问题的认识上是相通的。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5],在于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唤醒人的使命感、价值感,激励和鼓舞人们积极向上;斯普朗格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6];马克思的“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7],这些都表达了德育为要、育德铸魂的教育思想。
中国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在教育问题上“育人为本,育德为先” 的主张我们耳熟能详。《说文解字》中对“育”的解释是“养子使作善也”,意思是养育孩子就要使他善良,使他多做好事。《易经》中说“蒙以养正,以圣功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正气,教育的方法是用正道来培养人。《大学》提出“三纲八目”,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引导人教化人,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还论述了“修齐治平”的关系,指出只有先修养品德,才能够管理好家庭,才能治理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这些都强调了教育注重心性品行培养的重要性,心性品行不端正,没有理想和信仰,就难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也都把“育德”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指出了人格培养、育德铸魂是第一位的,“教”的最高目标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塑造灵魂,“学”的最高境界是做个真诚守信的人。蔡元培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试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而非所以施之以人类也”,[8]指出养成人格教育是涉及教育大计的问题,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人才的标准是要能够担负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教育不能仅仅灌输知识练习技能,最为重要的是贯之以“理想教育”。
(二)育德铸魂、立德树人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教育方针和行动指南
育人先育德,把育德作为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教育方针,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早在1957年2月,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9]。自此之后,“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成为长期指导我国教育的方针指南,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1978年9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重申这一方针,指出要“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10]。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此等等。可以看到几十年来我们党在教育问题上一直把“育德”放在首位,坚持德育为先、育德铸魂的育人根本。
(三)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补充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德铸魂、立德树人,这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关于课程思政的思想,内在地要求教育必须把“课程”与“思政”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构建“课课有思政”的课程目标,各门课程、各个环节都要根植于“育德”这个教育的根本之中。
不同的学科、专业有着各自的知识体系,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专设有系统的思政课程,并建设有一支专门的师资队伍,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一方面指明了思政课程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国家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的本质要求和鲜明态度。
思政课程指向明确、理论系统、功能独具,它主要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特别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思政课程也不是万能的,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它不是的唯一途径,思政课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教育体系的其他环节和组成部分的其他课程,也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质功能,都应当把育德铸魂、立德树人放在重要位置,注意挖掘自身拥有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修养、坚定信仰、修正行为、完善品格的元素和环节,利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言传身教价值引领,只重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诸多课程在更多时间、更大空间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作用,显然是不符合教育的本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思政的根本指向是育德铸魂
(一)强调课程思政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立德树人、育德铸魂是教育的根本,这看似是一个人人皆知无需讨论的问题,实则是近年来令我们十分尴尬和万分困惑的一个社会问题。教育本来是一个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美丽心灵、崇高理想、坚定信仰、专业技能等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前者如习惯、理想、信仰等关于人格的培养教育,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专业技能则是指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是交给人们生存发展的技能、手段,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培养则是人们健康生存发展的精神保障,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的培养不再是完美的统一。一种流行的思想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各门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知识领域,其课堂教学也有着各自的任务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事情,与其他课程的课堂教学和专业课老师无关。并在实际教学中把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分离开来,这种对教育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認识上的偏差,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特别是社会的转型对知识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现实和特殊政策下独生子女群体的存在,对人们教育观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
众所周知,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的教育也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高等教育基本上算是中断了十年之久,人才匮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对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跟不上时代发展趋势,是十年动乱直接的糟糕后果之一。改革开放的到来揭开了我们历史新的一页,百废待兴跟上时代脚步满足时代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首当其冲。于是“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种大势使得整个社会都把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传授放在一个十 分重要位置,不仅使思想政治课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老师地位趋于弱化,客观上也使原本融合在教育之中的育人职能逐渐消失在专业技术课的课程教学中。
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是我们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计划生育政策在实现它的政治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很突出的一点就是独生子女的娇贵、任性、自我。子女本来就是父母的宝贝,独生子女更是娇贵,一家几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有的是疼爱、呵护、顺从、满足,却少了许多批评、纠错和价值引领,于是任性自我的学生较以前增多,给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小的难度。加之社会环境、氛围的变化和国家对教育的种种规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学生的心性习惯胸怀格局,很多老师特别是一些从事专业技术课教学的老师,从不能管、不敢管进一步发展到不愿管的境地。
弱化教育的育人属性,把教书和育人分离开来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也渐渐显露了出来。“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1]。因此,强调教育的育人根本,提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就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二)育德铸魂需要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
关于德与才的关系,古训早有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二者之间德为重,因此教育要育才,更重要的是要育德。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2]。建立专职队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开设在大中小学的课堂,是我们教育的一大特色,其本意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教育的育人根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一代新人。但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培养仅仅与思政课程联系起来显然是不够的,思政课程也没有那样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学生面临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上难免遇到困惑,更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传统的单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是无法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的,育德铸魂、立德树人需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需要所有课程共同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使每一门课程都能起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的作用,形成一个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把专业技术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重视专业技术知识教育的同时,又注意政治思想教育,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这正是课程思政的根本指向。它的立足点、出发点就是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教育育德铸魂的重要性,扭转教育育人功能弱化,把教书和育人分离开来的错误倾向。它倡导全课程育人的课程思政理念,意图是通过构建“课课有思政”的育人格局,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加强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培养,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
(三)全员思政是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时代需要,与之相关联的把课程思政理念转化为现实的是全员思政。全员思政就是“人人有思政”,在教育教学中所有人都要具有课程思政意识,树立起课程思政的理念,注意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身体力行把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到各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形成“课课有思政、人人有思政”良好局面。
全员思政也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但育人、立德不是某一门课程某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所有课程和全体人员的事情,不论从事的是哪一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每一位教学人员都要牢牢把握教育的真谛,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传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德的教育培养,把育德铸魂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1]。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指导性意见,也揭示了教育本质对教育者的内在要求,阐述了“课课要有思政”和“人人皆要思政”的思想。只教书而不育人,不符合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也是违背教育本质的。
全员思政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条件,没有一个全员思政的良好局面,课程思政不过只是一句空话。具体的课程要通过具体的人去讲授,具体的课堂要由具体的人来掌控,课程思政要通过从事具体课程的人去实现。在學校教育教学中,每一位老师不仅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课程思政意识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既要传播好具体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把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关口,所有的言行、情怀、立场、观点的表达表露,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价值引领,而不能把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的培养引领看作与己无关,更不能不同步不同调。各自的专业方向可以有不同,但根本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和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一)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就要守好渠种好田
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树立全员思政意识,构建一个全员、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行动靠理念支撑和引领,理念靠认识来确立,没有对课程思政全员思政重要意义的正确认识,就没有课程思政全员思政的实际行动。但有了对课程思政全员思政的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也并不是就水到渠成,只有把认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各自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构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实现课程思政的理想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守渠”与“种田”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落实课程思政思想的密切关系。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总书记这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渠”与“田”的论述,形象地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之于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实现教育育德铸魂、立德树人共同指向的意义,强调了每一门课程在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不论哪一门课程都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育德功能,不论哪一门课程的讲授者,都要肩负起育德铸魂的重要责任。
思政课程是有一支专门的师资队伍所承担的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人们养成良好习惯、树立高尚情操、坚定理想信念,通过课堂教学,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的一段渠和责任田,作为思想政治课老师无疑要守好自己的这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里,遵循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认真梳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结合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不同特点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八个相统一”的原则,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力争从理论的高度把“有意义”的课程讲的“有意思”,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政治性、意义性入脑入心,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但人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在这个全方位的时空中,一切客观存在,对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格、胸怀格局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学科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其思想情怀、价值取向、言谈举止等都会影响着受教育者三观的形成,所以其他所有的课程也都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守好各自的一段渠,种好各自的一块责任田,使教育形成了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课程育人的大格局,为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还要使理论掌握群众
理论掌握群众,就是用理论武装群众,解决广大群众思想问题,以达到群众掌握理论的目的。毛泽东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理论也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使实践获得成功。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不论是课程思政的理念或实践,都不可能离开现实的社会状况而独立独行,它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广大群众配合,需要突破行业界限,使课程思政理念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绝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群体的一厢情愿。如果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就难以确立,课程思政的实践也不能顺利地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弱化是有其社会原因的,人们重知识技能学习而轻视政治思想教育有其现实的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国家恢复了中断十余年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考选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各类人才的制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知识改变命运,人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往往把获取专业知识作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思想教育价值引领道德培养则逐渐从课程教学中分离了出来,成为思想政治课程的专有物。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虽然我们十分重视高校的两课教学,两课教学也确实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逐渐庞大的学生群体以及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形势,传统的单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还是无法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也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但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要求社会理解、配合这种转变,使社会所有成员认识新形势下课程思政教育观的意义,从而理解、配合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学生不配合、家长不支持、社会不理解,老师就很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只有整个社会成员认识到位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才会没有阻力和羁绊,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到育德铸魂、立德树人的正确轨道上来。
(三)各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
课程思政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又必须通过全员思政来实现,全员课程思政的积极主动性就成为落实课程思政思想的關键环节,只有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之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要充分调动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不能让课程思政的实践成为消极被动的刻板执行式的实践。
充分调动全员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充满活力的全员思政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到实处,实现课程思政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育人的战略目标,重要的是要恢复教育的权威师者的尊严。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授,它不仅仅是说教引领,还有批评、纠错甚至惩戒,教育无权威、师者无尊严,教育者就没有积极主动性,也不敢有积极主动性。没有积极主动性,课程思政就只能是专家学者的一厢情愿。
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也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使我们教育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传统的评价标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对我们的教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把教育放在“立国之本”的高度,强调了教育之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教育这个行业却又不怎么受待见,一方面我们十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不怎么受欢迎,学生、家长、社会都不太容忍批评之声;一方面说教师是教育之本,另一方面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又不被尊重,一方面说校规校纪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行为规范,也是学校维持教学秩序的措施手段,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另一方面校规校纪形同虚设,对于学生老师不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如此等等,这都影响教育立德树人、育德铸魂的积极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只能选择佛系,在领导专家规定的方式方法中从事教学,除了完成应有的专业知识教学任务以外,就不愿意在学生的心性品行胸怀责任等方面进行批评和引导了。老师失去自我,教学失去自主,教育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积极主动性,全员思政课程思政也就失去了动力和基础,就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运行和落实。因此,牢固树立并落实德育为先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形成一个全员、全课程、全方位铸魂育人格局,就必须调动教育教书育人的积极主动性,一个能够管理、敢于管理、愿意管理的社会氛围一旦形成,全员思政就会水到渠成,德育为先的课程思政也就自在其中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2020-10-12.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0-58.
[3]刘学智.欲事立,须是心立[N].光明日报,2018-02-22(第3版).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
[5]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7.
[6]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2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8.
[8]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77.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6-107.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5-22.
[1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第2版).
[13]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6-12-09(第4版).
作者简介:
邹林,安徽太和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