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教育实践育人

2021-04-13李斌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大数据育人

李斌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绩,很多高职学院在不断探索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正逐步实现由外在向内在、由宏观向微观、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大數据价值引领并服务于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同样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动力。深入推动素质教育,开展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实践育人研究,探索高职院校实践育人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对于创新高职实践育人模式,建设学习型、实践型辅导员队伍,提高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  职业教育  育人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研究,课题编号:LJXJ20210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6-0001-02

一、大数据技术与职业教育结合的理论分析

实践育人是一种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受教育者生产劳动能力与感知社会的能力,是知识分子与社会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因此实验育人是高等教育与社会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自2004年实践育人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后,我国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即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其中科研、生产、调查、实习、军训等方式都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在十八大以来,实践育人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高校的志愿者服务实践、创新创业实践重要性与参与度不断提高。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对于海量信息有效化的采集、归类、分析、储存等多方面因素的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算力与服务器架构的飞跃式提升都将大数据技术推向了社会化、实践化、商业化。跟大数据技术常伴随出现的云计算技术是大数据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所在,云计算所采用的分布式计算将众多高算力设备并行使用,并通过分布式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储存,再通过云端实现数据与分析结果的传递。

大数据背景下实践育人,是利用大数据系统平台,所有参与育人的工作者都是系统平台的识别器。突破实践育人数据的采集、建模、分析、可视化等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大数据汇聚与服务平台,助力于教育向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发展,构建“校企协同、学科育人、校友引导、朋辈帮扶、志愿服务、实习实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创业大赛”等主要模块,从理论上探析各模块组建目的、组织架构、项目实施及目标成果。并利用大数据将问题进行细分,根据不同育人者的职位特征进行匹配,形成具体的育人任务工作单,以此实现全员参与育人,具体化育人,全面育人。

二、大数据技术与职业教育实践育人融合的研究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座谈会上提到青年要知行合一,这是对实践育人思政教育方式的充分肯定。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的核心是活动,育人的关键是培养目标,当两者实现充分融合,变成了教育教学的独特方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实践育人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动员每位学生、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牢牢把握实践各个环节,把育人活动落实到行动上。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高校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研究设计了不同的实践育人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西京学院打造“六大特色平台”、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素质教育“六大平台”和“五个训练模块”等,同时大数据技术所延伸出的价值在高职教育中也焕发了新的活力,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学生网络化生存语境下,教育大数据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新生的固定资产与创新动力,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生力量与发展智慧教育的重要基石。用好大数据这个利器,通过对各平台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挖掘,促进 “优化组合”、“有机绑定”,从而搭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新”平台,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和育人实效,开创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新局面。

但就普遍意义而言,目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的薄弱点在于平台搭建,由于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仍有许多有待研究的理论空间和现实意义,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性。

三、大数据背景下实践育人平台探究

教育大数据是一种来源可靠的数据类型,同时数据的用途十分明晰,并且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还在不断推行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制度化、规范化的构建,此外高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较为成熟,因此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职业教育实践育人平台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构建大数据汇聚与服务平台,助力于教育向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解决实践育人过程质量管理、学生学习成长监测、教育管理决策能力不足等问题提供强力支撑,促进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实现实践育人的高位均衡与公平。

在大数据技术的利用中,第一步需要进行的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主要阵地就是高职院校中的线上线下课程与考核结果、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心理咨询等,其中线上思政课程是大数据挖掘的重要领域,也是平台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将线上思政课程进行系统分类,实现数据挖掘的标签化,迅速发现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的热点、难点与盲点,数据挖掘是一个强正反馈的跟进式过程,通过对于教学的不断追踪实现数据挖掘,并作用于实现平台建设与完善、学生学习行为的掌控与引导、思政课程与实践项目的设置与调整,因此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低效率信息采集与低范围的信息挖掘,在平台构建与数据挖掘中,注重“课外”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管理、服务等功能的构建,对于注重对于受教育者课外实践情况的了解,并针对不同学生产生针对性的教学曲线,使规模化、统一化的职业教育转变为针对性的、定制化的教育,使大数据技术成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高效沟通的有力工具,是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产生绝对积极正面的意义。

数据的建模与分析是连贯的一体化行为,也是平台建设的核心技术,由于数据的分析结果所面向的对象是多维的,因此建模与分析也应该是多维度的,由于学生的学习轨迹与成长轨迹存在较高的重合性,同时职业教育中专业的分类与就业的定向性也使得数据建模与分析存在较高的重合度,因此建模与分析平台应该以数据源、前端分类器、神经网络分析、后端分类器、“微传播”输出平台构成,分类器的构建将成为大数据平台的重中之重。在对上海工程技术学院的大数据实践育人平台进行分析,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学生个性化课表、过程指导和考核在线化、实践基地管理动态化,校、企、生三方实时评价以及数据驱动下的实习教学管理可视化。微信小程序是“微传播”的主要载体,微信小程序可以实现学生的实习分布、签到情况、实习动态、行业分布及学生异常情况的监控,此外该校的信息平台还能够实现就业信息的个性化推荐,平台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自动给学生提供该专业的平均月薪、该专业近一个月的招聘人数、招聘人数前三的省份,就业选择的十大职位,较为符合平台建设的预期目标中关于构建校企协同、学科育人、志愿服务、实习实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等项目的要求,并从理论到实践上探析各模块组建目的、组织架构、项目实施及目标成果。

对于实践育人平台的可视化,为实现端到端的精准数据推荐,这是关系到平台效果的最后阵地,也是信息技术虚拟领域与现实领域衔接的重要阵地,在满足一般可视化的前提下,最优的发展路径是线上资源与线下教育的直接融合,内容呈现与虚拟现实交互的深度融合,实现这一方法的重要途径就是VR技术的引入。大数据技术在VR领域的运用即将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研判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特征进行深度比对,生动说法即进行“群体作图”和“个体画像”,根据教育需要与受众需求对线上线下平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从而达到数据、规划、教育、管理、评价的“一体化”,实现高效的教育端到端模式。

实践育人平台的构建既是一种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也是一种信息技术与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需要建立线上平台预警机制,不断规范线上平台的运营和监督,建立政府、社会、高校、学生之间多频互动的联动机制,促进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实现实践育人平台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吃苦耐劳、感恩回报、自信自强、诚信敬业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在实践中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本课题研究,既需要理念层面上的转变更新,又需要操作层面上的探索與实行,关系学院各育人部门,要从系统功能合力的角度,探讨实践育人平台的构建问题。本课题研究难点实现“两个覆盖”的问题,即:育人平台总容量要基本覆盖全体学生、育人平台的模块要基本覆盖实践育人各项工作。此外,实践育人的主体缺乏参与性,组织化薄弱,不利于数据的收集和平台的搭建。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实践育人过程进行质量检测,促进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实现实践育人的高位均衡与公平,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雨潇,李小华,曾淮宁,王恒.大数据在高校育人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2019(6):4.

[2]常小飞,王天, 王子安.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途径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9(2):3.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大数据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