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的现实困境与突围策略

2021-04-13方婧沈才有孔祥源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育变革在线教学融合发展

方婧 沈才有 孔祥源

【摘要】在线教学启于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教育变革,成为技术赋能教育的未来形态,为教育“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随着近年来停课不停学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教育信息化进入改革深水区。回溯在线教育发展路径,发现课堂结构的固化是制约教育变革、约束教育行为的关键;解构全线铺开的在线教学情况,暴露出平台建设待优化、师生角色未适应、在线监管不到位、线上资源仍匮乏等现实困境;为解决问题,实现在线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深入融合,提出了重塑理念、健全体系、培育团队、建设资源的突围策略。

【关键词】在线教学  教育变革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2-0185-02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大规模普及,5G大数据等概念的提出,在线教学走进了千家万户,为教育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因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近几年线上课程全线铺开,全国14万所学校、300万个班级、1.8亿学生、上万名教师投身到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回归常态,面对现实困境,如何实现在线教学与常规教学的融合发展,以直面智慧教育变革,应对危机挑战,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在线教学的发展状态

在线教学是教育变革的产物,伴随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提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揭示了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变迁体现为资源形态的变迁、教学形态的变迁、学校形态的变迁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1]。新的智慧教育格局逐渐形成。

(一)国内外在线教育兴起之态

20世纪开始,国外远程教育、在线教育陆续兴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用10年时间在互联网上公开所有课程资源,供全球免费试用,堪称典型[2] 。到21世纪,以“MOOC”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掀起改革的新浪潮,在线注册量超百万人次。美国有关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数量,从2009年的44%增加到2014年81%,到2018年,网络学生人数超过面授人数。

我国在线教育在21世纪进入快车道,许多高校领衔的网络教育学院也相继出现,如清华网络学堂,中国大学COOM等。2018年至2019年,中国教育部、国务院陆续发布了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从政策层面要求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59亿人,与上一年相比增长3122万,占网民整体的27.20%。

(二)在线教学持续修补的症结

尽管如此,因课堂主阵地仍然是面对面教学,课堂结构未发生实质变化,即使是MOOC,也依然采用行为主义教学法,教育服务理念仍旧是课程中心,而非学习者中心。信息技术还停留在技术手段层面,相当一部分老师将在线教学理解为“课堂教学+网络资源”。从中国有关高校调查中证实,接受“在线教学”的学生量不足30%;网络课程平均占总课程数的 5.5%左右。在线教学学生结构跨度较大,网络课程考试、学分认定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尽合理且亟待完善之处。真正意义上的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并没有发生,信息融合的教育教学行为还停留在尝鲜阶段。享誉世界的网络与远程教育大家John Daniel,也不免发出“尽管信息技术具有改善和扩展教育的潜能,但绝大多数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效果都令人失望”的无奈感慨。

二、在线教学全线推进的现实困境

《美国 2010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指出:“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实施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性的修修补补。”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倒逼教育信息化从传统渐进式修补迈入质变是改革深水区,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考验,从而暴露了一系列问题。

(一)网联网+教学平台建设有待优化

在线教学是对各个互联网平台技术累积的一次强有力的考验。大规模在线教学的爆发导致访问量暴增,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网络卡顿,很多平台陆续出现服务器支撑不力,出现崩盘。就连实力最雄厚的钉钉,在最困难的时候,也需要连续云扩容10万台服务器,才确保全國师生能同时在线上课。显然,技术平台还经不起时代强节奏的考验,折射出我国互联网+教育的脆弱,折射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健全。

(二)师生角色未完全适应在线教学

沉浸在传统课堂模式的教师们,其角色变化、功能转换、教育理念都未跟上迅速推进的在线教育节奏。在角色上,教师还没有从“主播”变成“导播”,多数停留在主讲角色,未能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助学者;在功能上,教师没有从教学设计功能拓展到课程开发功能,还停留在试图熟悉并寻求技术与资源支持的状态;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对教学的关注“学什么”依然超过关注“怎么学”。学生也表现出知识自我建构能力薄弱、学习方法缺失。

(三)在线课堂监管还不够到位

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虚拟距离感,看似一起却不在一起的感觉导致课堂教学管理很难实现有效监控,目前很多在线教学通过点对点提问、举手来验证学生是否实际在线,但覆盖性还是有局限的。长时间的在线教学容易让师生眼睛产生疲劳,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除了技术上的支撑,更需要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氛围的营造。大部分教师还处在探索在线教学平台操作与课程教学体验上,未能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活动,未能实现教学有效监管与全员参与,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在线教学资源还很匮乏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否充分是在线教学开展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网络教学资源还存在整体使用率不高、分层分类不够细致等问题。因此,在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考验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匮乏和零散仍旧是需要持续关注。学校之间的资源基础差异很大,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课程资源不能符合在线教学的需求。作为教学单元的“学校”急需要从制度建设上推进线上课程研发与资源库建设,为在线教学做足准备。

三、在线教学融合改革的突围策略

在线教学的全民实践客观上迅速提升了师生对在线教学的重视度和投入感,也训练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回归常态,应从重塑理念、健全体系、培育团队、建设资源的角度来促进在线教学的深入融合。

(一)改变观念,重塑教改核心理念

改变观念,重整学习资源、媒体运用、师生关系、教学策略等教改要素。在课程资源上做好线下课程的数字化改造,线上课程的结构性优化,推动精品融合课程常态化建设。在媒体运用上更强调支持学习,包括辅助展示、互动体验、评价反馈等教学核心环节中的应用。在师生关系上营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关系,提高教师新型教学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在教学策略上考虑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比例问题,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育人优势,确保知识技能与情感交流的和谐统一,力求达到“最大化效益”。

(二)至上而下健全保障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政策导向、协调和指导作用,在评价体系、管理体制、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方面自上而下提供政策支持。首先,建立新型教师考评体系,将信息技术运用、课程开发与融合作为必备条件,为教师开展新型教学改革提供保障和激励措施。其次是优化学分管理体系,打通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学分互认壁垒,逐步形成新教学业态。再次,整合社会力量,提供成熟的技术平台,助力智慧校园大数据建设,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

(三)精准培育,组建优质教改团队

一切教学效果的实现均需依靠教师的实践。全民在线教学加速了教育部门在线教学治理水平,应重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融合创新团队建设。首先确定融合团队包含教学专家团队、技术保障团队、创新改革团队、资源共建团队等。其次,制定分层分批培养计划,如研讨、竞赛、支教等。再次,精准采集教学数据,保障教学质量科学提升。如此,使在线教学优质模式在团队带动下起到示范、帮扶的作用。

(四)多元供给,建设富足线上资源

线上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关键在于积累与整合。宏观上,教育行政部门从政策上鼓励学校、教育机构、相关行业等密切合作,以实现在线教育资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内容上,针对特定群体开设特定类型在线教育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微观上,基层教育单位建立信息化资源质量考核制度,激发教师制作在线教学资源的热情,同时将优质电子资源评优推广,增加其使用率和传播率。

总之,在线教学不应该只是发挥救急作用,而应是在致力推动中国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未来学校一定是信息现代化学校,未来教育也一定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育变革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甚至引领时代进步,教育改革不能不顾未来“信息人”的生存习惯,更不能脱离教育本质,因此,在线教学始终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始终应与传统教学保持互补共赢的状态,以最佳匹配模式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杨银付.“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2016,37(6):4-8.

[2]罗儒国,宋琦.国外教师网络教学研究的回溯與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11):54-58+45.

作者简介:

方婧,女,金华高等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沈才有,男,金华高等研究院合作管理部部长,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高级教师,浙江省教育信息化评价和应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教育变革在线教学融合发展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