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有效培养

2021-04-13肖勇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自主能力培养对策小学生

肖勇

【摘要】“学会学习”成为高年级学生自主发展中所具备的主要能力,引起了教育教学的高度重视。培养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借助原来知识结构,开展自主探索、提问质疑、求异创新,进而使学生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主动获取更多知识。文章通过开展预习阶段指导、课中问题引导、课后作业分层引导和知识归纳总结等,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升六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自主能力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113-02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中也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即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从而为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基础保障。文章从启发思考-趣味教学等入手,不断激发六年级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一)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是小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任务、完成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小学生通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表、规范自己学习行为、自主养成预习习惯、积极开展自主测评等,以进一步提升学习的质量。例如,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提出的质疑,在自主思考和探索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课前预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向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课上认真倾听自己不懂的地方;课堂中积极开展趣味实践活动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欲望。这种自主学习模式相比于“填鸭式”教学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数学知识,发散学生思维。

(二)均衡学生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自学模式的运用和培养为学生开展知识再造、提升创造能力等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由于自学模式与传统“直接讲授”模式有很大的区别,能够增强一些学生日常学习的自信心。众所周知,不同学生受到智力等方面影响,在学习方面会有很大差异性,而在课堂中通過结合分层自主学习模式,以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进行挖掘,有助于这部分学生对自学有新的认识,在自主的探索中拥有更多学习的机会,进而解决课堂中的难点和重点。

二、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信息技术的融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标准》中提到: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数学学习内容或者数学方式的影响,为学生提供更多有用的学习资源,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改进当前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更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开发,网络资源网站越来越多,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家长监督下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开展课前预习,使得学生学习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借助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开展自学,全方位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在课件制作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微视频、微课、音频等,以丰富更多学习资源,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对视频中的资源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达到拓展学生资源,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构建起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六年级数学《负数》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前布置好预习的任务,通过制作成一个小的视频,让学生们在预习新知时,有一定的学习方向。学生通过图片的了解和视频知道负数是如何表达的。尤其是视频中播放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更易于学生了解到负数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如视频中天气播报人员讲道0℃、-10℃,学生们对于视频中的内容提出质疑。其次,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做教材中的练习题或者自学提纲,然后学生将自己不懂或者错的习题等进行总结和记录。最后,教师在课堂中了解学生自主预习和反馈的情况,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降低教学的用时,增强教学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学生在自习时更加主动、掌握更多自主学习的技巧。[1]

(二)问题驱动和思考,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欲望

设置疑问作为学习的开端,问题不仅能够驱动人们的思考,还能够让人们在相互讨论和合作中获取更深度的认知。合作学习是当前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其也是开展自学的主要渠道。这时借助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们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以构建合作学习的模式,以问题为驱动,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合作探究,从而使学生对于自学产生极大乐趣。例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内容时,教师通过在课堂中逐步分析图文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方程思想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解题的思路。而是否能够完全掌握,教师可以采取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下,增强对这些数学思想的理解,达到巩固的目的。教师提出相关问题:“钢笔单价为铅笔的6倍,小明需要买1支钢笔和3支铅笔,他一共花费10.8元,这时小明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钢笔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让学生们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在组建成不同的小组进行问题探究和思考后,得出不同的自主学习结果。

学生1:设专门的一个未知数,铅笔为x,钢笔价格为6x,根据教师所讲解的方程思想,方程可以列为6x+3x=10.8,最后,得出x为1.2。铅笔价格为1.2元,钢笔的价格为7.2元。

学生2:借用“转化的思想”,一支钢笔可以转化为6支铅笔,小明相对于买了9支的铅笔,费用为10.8元,这样就可以直接算出铅笔的价格。

学生3:借助数形几何的方式,很快就将这一问题化解了。

由此可见,学生们在组成不同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时,然后教师提出疑问“你是怎么这么快计算出来的呢?你们能够向班级同学进行讲解吗?这时小组成员中更乐于所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考,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展数学解题的思路,还对学生开展自学,提升自学质量,掌握更多知识储备等发挥出重要作用。[2]

(三)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情境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在学习一些知识点时,一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一些接受能力较弱。这种情况下,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开展自学,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养成正确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学的目的,另一方面让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体验中获取成功的乐趣,进而对于自主学习活动产生较大认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整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将作业设计变成了自助餐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选择题型,这不仅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自主学习氛围,还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如A类题(星星餐,写出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

2/9×3=        3/18×6=

B(月亮餐:填上合适的数):

(2/9)×3=2/9+2/9+2/9=6/9=      2/9×3=2×3/9=6/9=

通过计算出不同的数,学生们通过根据自身学习水平,以高质量完成对应的题目,然后再根据这两道习题的不同,找出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教师“故作深奥”,让学生们以“小老师”的身份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解,通过分析自己的算法,讲解相关过程,帮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快理解分数乘整数的内涵和性质,即先约分在计算。同时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找出相应的规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养成回顾的习惯,梳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自主的探究和交流等,以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后,养成回顧知识、反思知识的习惯,让知识内化,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学会归纳和总结已经成为学生自学能力养成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在对知识开展综合的整理后,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种小结不仅是对一节课的小结,学完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内容时,学生们通过梳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等,自己运用思维导图绘制出“树形图”,通过对各个面积公式进行推导,以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认知的知识结构体系。[3]学生们在经过总结、归纳、比较,找出圆锥和圆锥的不同,以比较便捷的方式和清楚的逻辑储存在大脑中,这种知识压缩或者知识沉淀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自学能力养成的表现,是学生在开展自主发展过程中需要养成的重要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养成更多必备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六年级小学生而言,这些能力的形成关乎到初中知识的学习,他们在教师正确引导下,掌握更多自学技巧,养成自学习惯,进而为之后开展数学学习,理解更深奥的数学知识等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建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天津教育,2019(25):152-154.

[2]苟瑞丽.小学数学教学要提升学生的“三种能力”[J].甘肃教育,2019(6):64.

[3]郑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17(14):134.

猜你喜欢

自主能力培养对策小学生
浅析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
刍议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