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

2021-04-13吴燕飞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主要是教师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要依据,对一组已知的事实、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教学、辅导等方式,提高学校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活动。在这其中,主要是以心理健康相关教师作为主要核心,对学校全员进行心理健康服务,预防各类心理健康疾病。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服務体系的建设,这对于我国校园危机预防有着很大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4-0011-02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本质上也就是教师以心理学相关理论及其对应的方法作为重要依据,并根据已有的事实、经验、结果加以解释,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学等活动,提高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较为专业的活动[1]。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技能相对较强,理论、方法、技能的发展对于今后心理健康服务方向有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技能培训也较为重视,开始对其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核心部分,其中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引导,严格按照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及其基本规律,向学校全员提供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并以此为中心,对其进行适当的资源投入,进而构成一个系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其对应目标以及任务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心理健康自评价体系和心理健康他评价系统

从本质上来看,评价作为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基础而存在,收集对象服务主要是对其提供相对完整的信息,也是后续服务工作质量能够得以提升的关键。在对个体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仅仅只是根据自我报告或者是进行自评进行数据收集,很容易导致所收集的信息出现偏差,但是可以通过他评的方式对其进行弥补[2]。由此可见,该系统主要是从我国现有的国情以及文化背景为基础,并严格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建立一个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制度,进而获得更加完整且全面的信息。

(二)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健康教学系统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服务,这是一个主要渠道,而且主要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服务。从之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应当更加全面,落实到校园全体师生,而且服务也应当更加综合。该服务系统对于不同学校的服务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进行开发,并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加以优化;同时还需要分析不同年龄层面学生的特性,设置不同模块。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情感层面的体验,一切以提升学生心理品质为主,帮助学生塑造一个更加健康的人格。

(三)心理辅导系统和心理咨询服务系统

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心理辅导与咨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该系统主要是对教师提供专门的服务,可以对心理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对其授予一定的方法,使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疏导,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3]。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努力地挖掘好其自身潜能,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其专业能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四)心理疾病预防系统和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进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干预,通过与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积极运用一些社会机构的力量,关注、发现并解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可能早日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这一系统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优势更为明显,学校可以主动进行筛查,及时找到学生,为其提供有用的服务,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降低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助力。

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其发展

(一)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对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需要对其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进行严格要求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拓展性服务,例如:学校需要专门针对部分心理问题严重的青少年进行一定的干预计划。而且面对不同类型的群体,可以让不同的人员为其服务,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遇到不同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还可能会出现重复鉴定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从业人员还可能因为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进而出现一些恶性竞争的问题,进而增加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与外部不同心理咨询机构的矛盾。

(二)信息整合需加强重视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精细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需要不停地整合各类不同的信息,一方面是人员与部门的整合;另一方面是不同数据及其信息的有效整合。但是在对进行信息整合期间,保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部分学校较为忽视,导致学生很容易在不同机构进行治疗,治疗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对学生提供有用帮助。而且对于心理健康服务效果评估,也在不断探索。

(三)评价方式需要从静态转为动态

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的评价之中,大部分时候都是使用心理量表的方式加以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方式相对片面,所了解的信息也较为片面,存在明显不足。而且心理测量从本质上来看,主要是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判断;但是发展性的评价主要是结合人的需求,对人的心理状态加以解释。这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评价所关注到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发展和探索的一个方向。

三、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编制本土化心理健康评价工具

在早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基本上都是借鉴了国外一些心理健康量表,然后进行修改,再投入使用。但是随着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学生需求,编制更为精确有用的评价工具,这是我国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部分。

(二)开发心理健康课程与教育资源

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有计划性的开发,对其需要以学生自身需求为主,例如:在国外的心理健康相关内容之中,主要是以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等为主,这也是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部分。因此,关于未来所需要做的工作,也需要更加系统化;同时,课程教学形式的侧重点,也需要具有自身特色,可以通过心理训练、辩论等方式,让学生都能够参与,进而使其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室建设

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之中,心理辅导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首先,需要加强对心理辅导室的认知,一方面,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避免心理健康教育浮于表面;另一方面,在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之中,一旦发现对方存在心理危机,就需要将其转移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学生的心理持续恶化。而且心理辅导室相对系统,想要真正发挥出对应的作用,需要为其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同时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健康意识,这也是目前的重要工作。

同时,还需要提高心理辅导室相关从业者的专业水平,这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其发展面临的一个阻碍。心理辅导者的专业能力与心理咨询的效果有着密切联系,主要是由于,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来访者的心理层面大多数都比较脆弱,如果为其提供服务的教师专业水平太低,而且相应资质及其技能也较为缺乏,很容易放大来访者的心理创伤。因此,需要通过定期检查和培训,提高心理辅导者的专业能力。

(四)完善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

一方面,需要做好日常的危机预防工作,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的重点;第一,初级预防,主要是以全体学生为主;第二,二级预防,主要是以潜在心理危机人群为主,这种一般需要对其进行观察和定期咨询;第三,主要是以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为主,这类学生一般都需要进行危机干预阶段,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影响,这也需要学校建立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

另一方面,还需提升应对危机发生的解决效率,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出现自杀、校园暴力、精神分裂等一些心理创伤,这些事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使其心理处于一种危机状态。由此可见,做好危机干预的应对措施就十分重要,可以使学生提高应对并解决心理危机的能力,使其心理状态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而且在这其中,社会资源以及人际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单纯只是借助校园力量比较局限,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危机应对联动机制,确保能够与外界联合,并在危机发生之时,及时进行救助。

四、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逐漸转变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这是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学的一个非常必然的趋势,同时也符合世界心理科学发展的趋势。近些年来,积极心理学所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更加重视对校园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使得全体师生心理健康素质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对其发展方向予以一定的引导。目前更加倾向于建立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这对于我国心理学教育模式发展以及心理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斌.新时代背景下“医校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9(5):5.

[2]卢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170-171.

[3]黄云清.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广西部分高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 2019.

作者简介:

吴燕飞(1993年6月-),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情绪心理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