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2021-04-13姜春艳张玲赵鹏起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创新

姜春艳 张玲 赵鹏起

【摘要】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正处于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无论是高校的办学理念,还是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明显转变。面向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做好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工作,能够显著提高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可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现代社会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才的基本需求,持续增强高等院校的办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基于此,文章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必要性,在分析了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  应用数学专业  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4-0001-02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必要性

首先,能够全面增强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数学专业教学活动时,往往将数学理论知识、数学解题能力、数学思维培养等方面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引导与养成干预。围绕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学工作,可以显著增强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尤其能够比较好地应对师范类学生岗位需求饱和问题。学生只有具备了比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创新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人文素养水平等方面,才能真正为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创造更为宽阔的就业道路。

其次,能够与社会建设发展的人才需求产生呼应。从我国当前的人才缺口实际情况来看,各个层级数学教学岗位,除了需要大量硕博等高学历人才,更需要较多的数学应用型人才,尤其是既掌握丰富的数学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又具备比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数学应用意识的高水平大学生。做好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对于应用数学专业现代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更能优化当前高校应用数学专业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一直以来存在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失衡问题。从而真正促使基层岗位数学学科教育,实现多元化、应用化发展目标,进而优化我国数学教育领域的综合教育质量,不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备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数学人才。

二、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础素质能力不够理想

由于各个高等院校都在陆续开展扩招活动,这样便会使应用数学专业的数量快速增多。虽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数量需求,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的入学门槛,很多并不具备比较强的数学基础素质能力的学生,会进入到高校应用数学专业进行学习,这样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此外,由于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性,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也会带来比较突出的影响。此外,很多高等院校都存在教师师资力量不过关、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一问题在民办高校中尤为突出,再加上学生自身因素带来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不够科学

尽管我国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总体教育水平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数学教师仍然存在比较多的不合理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以及教学理念,比如,缺少“人本理论”的落实与应用、并未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教师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过于集中在课本上,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的“教学做合一”学习体验比较薄弱,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养成,这样便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就业效果,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此外,很多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填鸭式”教学手段依旧普遍存在于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活动中,这样便会造成很多学生存在严重的“学习依赖性”问题,往往依赖教师直接将数学解题思路或者技巧传授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变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自主能力的提升[1]。

三、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创新

新时期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要想实现对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必须要尽快实现对教学目标的优化创新,这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整体水平的关键所在。首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彻底改变过去以理论知识以及数学解题技巧为教学核心的教学问题,着重对学生从全局角度入手进行教学与培养。从整体上来看,除了要对学生应用数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数学解题技巧的教学任务,更要从数学学科情感态度、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展开比较全面的数学教学活动;其次,教师在对数学教学目标创新时,应当着重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比如,学生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教学岗位中,开展更高水平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能力与素养,为学生步入基层数学就业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教学实践的落实推进

首先,教師应当做好教学理念优化创新,除了要针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更需要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自主分析、自主思考以及自主实践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要落实“教学做合一”以及“生活即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在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实践体验等学习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水平。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与个人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有独立发现数学知识、数学原理的能力,也可以强化学生数学生活实践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更可以实现对高质量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此外,教师在开展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活动时,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独立自主的实践与体验空间,比如,可以面向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开放数学实验室,给予学生在研究数学与分析数学过程中更多的技术支持与硬件保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实验中完成更有深度的数学学习。

(三)围绕学生素质能力进行培养

从新时期的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教育培养情况来看,教师应当围绕大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着重培养。比如,积极开展数学建模能力学习活动,通过数学建模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从更深层的角度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打破学生数学学习实践学习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更为主动的环境下完成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数学建模的实践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数学理论知识运用、数学逻辑思维调动、数学实践应用意识强化的重要阶段。学生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数学建模练习,才能真正提高个人数学逻辑思维、数学应用意识水平,在调动学生数学学习意识与学习兴趣同时,开展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应用数学专业教育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此外,教师还应当在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开展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教学课程,也可以在校园内部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大奖赛”等趣味活动。

(四)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首先,高等院校应当着重提高教师队伍的入门门槛,积极招募有素质、有能力、有远见的教师资源。更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基本保障服务,比如,适当提高教师队伍的岗位薪资待遇,这样有助于高校留住更多优秀教师。而且,高校还应当采取“考核上岗机制”,对所有数学教师进行能力测试,不仅要从数学理论知识方面入手,还需要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数学实践应用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只有考核过关才允许上岗,否则不允许上岗,甚至对于个别能力较差的数学教师,应当采取解聘处理。

其次,定期對现有教师资源进行强化性的教育培训工作,比如,从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意识培养、教师素质道德等方面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工作,更要通过大量教研活动,提升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此外,高等院校尤其应当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应用数学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能力,更要具备超强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应用型”能力的大学生。高校教师还需要主动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当前阶段以及下一阶段社会对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四、结语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目前社会建设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实战型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为此,高等院校在开展应用数学专业教育教学创新活动时,应当紧紧围绕学生的就业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尽快实现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对现代应用型、创新型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培养。通过优化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高大学应用数学专业教师综合水平,注重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并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以及应用意识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等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教师力量。

参考文献:

[1]杨轶.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2):87-89.

作者简介:

姜春艳(1975年2月-),女,汉族,黑龙江省宝清县人,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分方程。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创新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