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高校师德建设路径探究

2021-04-13黄翠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黄翠华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完善高校师德建设路径,增强高校教师的自我约束能力,促进高校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将目光聚焦于地方高校,分析地方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教师崇高的职业意识、构建多样化的教学竞争机制等师德建设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地方高校  师德建设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001-02

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策略探究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从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这两个方面着手,注重教师道德习惯与道德传统的培育,这样才能够真正落实新时代地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本研究将立足于这一核心思想,首先分析地方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新时期地方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方高校在开展学生道德培育工作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不仅是大学生受教育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其步入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在这个重要时期,不仅需要教师带给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培训,也需要带给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思想品德观念等方面的培育。所以,以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端正教师个人态度既有利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严格约束自己,按时按量完成相关知识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育,又有利于教师规范自身言行、端正自身态度、为学生做好良好道德表率,间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地方高校建设过程当中,教师个人职业道德的培养直接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知识提升。[1]

(二)师德建设是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教育改革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时期的教育。国家教育部门在强调教学思维、调整教学形式创新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例如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工作当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地位的确立,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有传统的课堂地位适当转化,更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机会。

二、新时期地方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方高校师德建设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一部分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立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突破和培养,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高,但是在师德培养方面没有构建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体系,也没有采用持续稳定的方法来进行推进。例如,一部分高校一般都是通过一种规则约束的形式,促使高校教师保持良好的职业规范。规则约束固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完全依赖规则约束而不去转变教师的个人思想、构建完善的职业道德培训体系,最终也很难使现代化高校教学工作的建设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工作潮流[2]。

(二)社会环境变化对教师造成了较大冲击

随着现当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于是有很多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开始思考如何进行转型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一部分教师开始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职业,悉心敬业的职业信仰因为现实生活问题而发生动摇,在发生这种意识转变的同时,也意味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开始受到侵蚀。很显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之下,教师忽略了本身职业的重要价值,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也只追求完成教学目标,缺乏更高层次的追求。最终很容易导致教师职业的世俗化,有一些地方高校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不注重进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将直接影响我国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甚至危害高校大学生的未来职业选择与发展。

三、新时代地方高校师德建设路径

(一)注重强化教师崇高的职业意识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离不开其自身对于教师职业的理解,只有教师把该职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键途径,才能够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不断规范自我思想,约束自我言行,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断促进个人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要强化教师对于职业本身的认识,增强教师崇高的职业意识。比如,学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师职业观念的培育,在教師职业观念培养的过程当中,不断帮助教师明确职业本身的崇高性,强化教师职业对学生未来能够产生的影响、对于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带来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3]。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身的工作能够得到学生认可,所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这有利于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在学生心目当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导教师保持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我心目中的最美老师”征文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位自己认为的最美教师进行文章撰写,在文章撰写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说明自己与教师之间的相处事件、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和思想。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发布优秀文章,通过学生对于教师的观察与体悟引导教师规范自身职业道德。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在教师节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活动,引导社团针对教师这一职业展开节目征集和排练,为高校教师量身定制节目晚会。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方法,既能够增强高校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理解,又能够使教师在职业生涯当中获得更多成就感与价值感,最终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全面培育。

(二)构建多样化的教学竞争机制

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获得足够的价值感,如果仅仅依赖教学质量很难使所有教师都认可教师职业并愿意为其奉献终生。因此,学校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竞争机制来增强教师的自我认同感。第一,通过教师在职业教学当中的具体表现和教学质量评比优秀教师和道德模范,以此增强教师对于自身工作的热爱,帮助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第二,进行多样化的学术竞争机制构建,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可以依赖教学质量来进行竞争,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类学术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具体办学条件,进行各类学术活动的开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丰富教师在校就职的经历,提升其教学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最终形成。总之,在探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和地理优势,全面提高教师在职业生涯当中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促进教师自我认同感的提升。

(三)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完善师德建设的途径,需要学校始终将理想信念作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主题,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工作,将培养教师的师德作为学校长期开展校园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推动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对于刚进入教育行业的青年教师,学校除了要对这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提升外,最重要的是要着重强调师德教育,加大对该部分教师的师德教育工作的力度。其次,在师德培训的方式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学校可以邀请有关的教授和专家到学校开展系列讲座活动,通过专业人士的讲解,让教师更加明确师德的重要性,明白在教学工作中,什么行为可为,什么不可为,使得教师注重自身师德的建设,从内心约束且规范自己的行为。再次,在培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能仅让教师接受培训,而不注重培训结果的验收,因此学校可以让教师以周记的形式,每周对本周内的培训结果進行总结,使教师不仅得到了讲座的培训,还可以结合自身进行思考,将培训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注重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

部分教师在师德建设中会产生无所适从之感,难以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从而使道德建设成为字面功夫,不能在自己的日常活动和教学行为中践行。在此情况下,学校应该看到道德模范对于人的引领作用,树立道德模范,可以使得其他教师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学习的目标。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要进行鼓舞以及奖励,可以举办相关的讲座活动,邀请在师德建设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教师谈谈自己对于师德建设的看法,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为其他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借鉴。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当中,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已经逐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在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上享有绝对优势,为实现教育质量的突破、增强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借助良好的平台设施,注重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引导教师认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帮助教师在职业生涯当中获得更多成就感与价值感,采用制度约束与思想引导等多样化的方法,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姚玉香,孙志林,刘津池.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实践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2):17-19.

[2]闫江涛.以卓越教师为指向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体系构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6):100-104.

[3]高丽萍,马晓娟.“卓越教师”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17(11):55-57.

猜你喜欢

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