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商务决策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1-04-13谌楠
【摘要】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背景下,研究应用型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传统商务决策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该课程团队“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商务决策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商务决策分析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113-02
一、引言
自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种各样新的业态与职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原生住民”的群体,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本身具有网络熟悉度高、新生事物接受度强、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因此,大学生群体也成为国家创新创业计划中的主要群体之一,为社会整体的业态与职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但是,相比现有的专业的职业选择,创新创业这种选择投入成本大、风险高,严重限制了大学生群体中有想法但同时没有能力的那部分人群。如果,高职院校能够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视角下开展教学教育工作,就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降低试错成本,提高大学生这一充满活力与潜力的群体的参与度。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中,通常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就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6个层次;从另一个方面看,这6种学习目标也可以称为学生能够具有的学习能力,每一种能力不能凭空产生,要在前一种能力的基础上发展,逐渐深化。今天,当我们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时,其实并没有脱离布卢姆阐述的这6种能力,而是更加强调这6种能力全面而系统的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可以说就是学生在对大学课堂所学知识识记、领会的基础上,首先,将知识运用在新的实际的情境中,分析实际问题中复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次,尝试形成自己的方法论,解决复杂事物相互作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能够对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价值判断。可见,尽管通常人们认为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高深的实践能力,但其实,这种能力需要以专业知识的识记、领会作为基础,应该是一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复合型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进行培养。
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有国内学者曾指出[1],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高校生的充分就业,培养的目标应该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创业潜能。笔者认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技术迭代的速度大大加快,新业态、新职业都在不断涌现,现阶段可能不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也应该根据学校、学员、专业、就业等学生需求的不同而灵活变动。笔者本人来自一所应用型高校的国际经贸学院,因此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为团队合作能力、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国际视野分析能力以及商业计划书提案能力。
三、传统商务决策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缺乏时代性
在新文科领域,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专业课程,如数字经济学、商务智能分析、数字营销学等。但是,传统商务决策分析课程对于数字经济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加偏重经典案例的案例分析,而这些经典案例中的代表性企业通常不是今天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数字企业,两者之间在企业运营、行业分析、营销策略等企业决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并不能很好展现具有时代特色的提倡创新的教学理念。
2.教学设计缺乏互动性
“以教师为主体”按照教材开展教学[2]的现象一直存在于傳统商务决策分析课程当中,这导致学生课堂互动意愿不高,但是,有学者证明了课堂互动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3],因此,可以说课堂缺乏互动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的教研团队设计了启发式教学课堂,积极利用提问法、讨论法、学员发言法等教学活动提升课堂互动效果,但从学生表现来看,能够显著提升的是本来就愿意进行课堂互动的学生,而对于大多数本来课堂互动参与感就不强的学生,启发式教学依然无法很好调动其积极性。
3.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
有学者提出[4],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并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中学生既实践不足,又理论知识不深的两难困境。这种两难困境背后的原因在传统的商务决策分析课程中也比较常见,商务决策分析应该是一门非常联系实践的课程,学生在学习后应该对企业的营运与决策形成自己的分析与评价能力。但是,一方面,老师对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囿于书本,无法让学生动态分析、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学生无法真的创立或者加入一家企业进行实践,因此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运用与综合分析。总体来看,这样的教学过程是缺乏实践性的。
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商务决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商务决策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前提和最终目标的,让学生拥有创新创业这种就业能力是大学教育的直接目的。基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以解决目前商务决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1.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提升商务数据分析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风险,只有快速抓住时代的脉搏——“用数据说话、做科学决策”,才能促进企业搭上数字时代的快车,继续向前发展。有学者就指出[5],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将成为经管类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因此,课程应设计出专门针对提升大学生商务数据分析能力的教学模块,并且这些数据分析案例一定要结合数字企业而展开,才能不脱离时代,以此作为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前置能力。
2.以创新创业为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大学生毕业后要么参加工作,要么继续深造,通常那些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会获得更好的工作或深造机会,这是因为本文一开始说的那样,创新创业能力是6种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创新创业能力不是一种单独能够培养或激发出来的特殊能力,只有在综合性、系统性发展各种学习能力之后才会逐渐表现出来。因此,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目标,一个发展学生6种学习能力的目标,大学生缺乏这6种当中的哪种能力,就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很早就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被广泛讨论,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而今天,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实际生活来想,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就是拥有就业、深造的能力,即创新创业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一定要以创新创业为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6]。
3.以大赛作为考核参考标准,从实践中提升学生能力
有学者曾提出[7],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将来的创业工作积蓄力量,笔者认为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应如此。响应国家号召和满足社会需求,现如今的大学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非常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诸如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大赛,这为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土壤。例如,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中要求提交的商业计划书内容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行业与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营销策略等模块,而这些模块正好也是企业商务决策的不同业务部门决策,按照大赛评分标准作为课程考核用的评价标准不仅紧密联系实际,让理论知识有了实践性,并且小组竞争的模式也让课程更具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目前,笔者已有学生在相关课程后参加了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并入围市级比赛,说明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能够让一些学生更快获得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可以继续改进与优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吴志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 2017(28):230-230.
[3]归樱.从SLN看网络课程中互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外语电化教学, 2004,(1):50-54.
[4]何昊.创新创业背景下中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储运2021(8):2.
[5]陈玲霞,李志长.经管类专业商务数据分析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農村经济与科技, 2019(8).
[6]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6):98-102.
[7]阎婧. “双创”背景下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8(10):133-134.
作者简介:
谌楠(1986年4月-),女,讲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