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1-04-13阳玉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

【摘要】当前,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开启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在改革过程中,抓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机遇,积极地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的方法,兼顾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立足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想指导基础,指出思政教学模式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助力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思政课程  教学模式  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2-0047-03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教育行业来讲更是如此,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逐步深入课堂,在思政教育进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显然是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的。为了能够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化,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势在必行。

一、高職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立足点分析

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时代下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总体来讲需要牢牢把握住两个方向:第一个是要明确思政教学改革模式的目标,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心中;第二个方向则是立足于高职院校本身的育人特色,在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和技术技能兼备的人才。

(一)与“四为”育人目标相结合

教育行业的根本目标在于明确要培养怎么样的学生、怎么培养学生,为谁培养学生的问题,高校的一切工作的重点和标准就在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高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承担着高职院校培育思想正确、技术过硬人才的重担,应当坚持教育“四为”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想保障,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二)实现产教融合,兼顾育人和育才过程的有机统一

高职院校致力于培育高素质与技术技能相统一的人才,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本身也应当立足于此基础之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必须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相统一。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应跟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相互适应,共同协作搭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让思政意识深入到高职院校教学育人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各高职院校也应借机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助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落实好思政课程教育的引领作用。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习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高校对各类课程进行思政改革的方向,也明确了各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加强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性和时代性,为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想法和路径。

高职院校现阶段正在逐步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致力于把思想政治融入教学全程,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正确的科学素养观,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现状难点众多,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进程中间显现出一些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三、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充分挖掘各类“思政元素”

在高职院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能够在课堂中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具备初步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显现出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部分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也只是具备了外在的素养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改革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未能充分地挖掘符合所上课程的思政元素,未能把握思政课程的重要引领作用,并让思政元素很好地融入在思政课程教学之中。

(二)思政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性

目前,在高职院校各个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相对比较传统,课堂上以讲解理论为主,思政老师在课堂中为主导地位的模式居多。即便在信息化思政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逐步进入到课堂之中,部分高职院校也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在实行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实施手段单一、传统的问题,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一直属于较为被动的地位。面对没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自然也就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另一方面,在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老师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融入信息化的元素,这样一来,即便是有再好的教育理念也难以有效地传达到学生。

(三)思政课程教学环境传统单一,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现阶段的思政教学环境中,老师依旧占据着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加之未能很好地融入当下的信息化元素,导致学生难以在听课的过程中形成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学生只能一味地接收老师输出的知识,自己的想法容易被禁锢,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无法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创新想法,提升实践能力。

(四)思政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思政课程一直以来就具备着比较强的理论性,学生总体对该课程的印象固定在晦涩难懂的阶段,一到思政课堂,状态相对都比较低迷,更不会主动地打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究思政内容,所以,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接收效果一直不明显。这也就说明了仅仅通过课堂的讲解是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接受思政内容的,这也就成为了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四、依托于信息化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究

(一)依托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营造新的教学环境

为了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程,我们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来给我们的学生营造出一个新型的教学环境,并以此适应教学模式的变化。我们要积极地从这一方面入手,以求能够利用信息化互联网技术来改变教学环境沉闷的局面。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极力保证校园内无线网局域的全覆盖,让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多的教学和学习的资源;同时,高职院校的学习硬件设施也要相应地跟进,提供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机房等教学设施,为讨论式和情景式教学提供教学基础资源,给学生和思政教师创造一个信息化学习的环境,共同营造出互联网学习的氛围,创造一个新型的学习环境。

(二)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课程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大体认为思政课程枯燥无味,我们研究后发现,其原因也比较清晰,一个是因为思政课本身的课程内容就有理论性知识较多的特点,另一个是思政课教学模式陈旧固化,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形成了刻板的固有印象,思政教师往往先入为主的要求学生要按照自己设定好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并没有给到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我们在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也应该针对这一现象做出创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搭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课前学习,进行小组在线讨论,形成课程学习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一切行为主要是围绕着学生的行为来展开,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再是直接地去干预,而是通过点拨让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独立解决问题,形成自我学习为主的状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三)通过远程指导思政实践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考虑在中。仅仅通过课堂的讲解是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接受的,我们还需要借助实践教学使学生对思政理论理解更加深入。思政实践一般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的实践,一旦教师没有亲自带队或者指导不到位,效果就难以保证。其实,这也为我们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的信息化指导,即在具体的思政实践过程中,教师不必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而是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自主地去选择实践项目,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渠道向教师汇报实践的心得体会和实践进度,思政老师再通过得到这些信息远程指导点评,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提高课程的实践教学效率,提升思政融入学生课堂的程度。

(四)结合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评价考核方式相结合

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反映的重要依据和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能力技能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学生的教学评价和考核也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模式,而是应该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来考核评价,只有将两者充分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课堂评价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课堂表现、实践态度来形成科学量化的标准,优化思政课程的评价效果。

五、结语

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于当前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为了充分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势必要经历改革,不仅应当在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改革,更应该对教学的环境和教学行为方式有进一步的创新。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师也要进一步明确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任务,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不断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完成高职院校信息化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达成思政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华琼.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6):155-156.

[2]郝勇.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班级、团支部协同工作机制研究[J].作家天地,2019(20):131-132.

[3]朱继东.坚持问题导向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红旗文稿,2017(4):25-28.

[4]黄颖晴.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及其贯彻路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0:78.

[5]陈晓璐.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220-221.

作者简介:

阳玉明(1978年11月-),男,汉族,广西桂林人,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