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英语绘本在文本再构中的巧用

2021-04-12翁戎荔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期
关键词:绘本文本教材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本再构的必要性,提出了利用绘本结合教材文本进行再构的方法探索,并整理了绘本与教材文本进行再构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英语绘本;文本再构

【作者简介】翁戎荔,杭州市萧山区任伯年小学。

一、背景分析

上海英语教研员朱浦老师曾言:“文本再构将左右课堂教学有效性,文本再构将左右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和推进,文本再构将左右学生过程的体验,文本再构将左右学生阅读习惯养成。”通过文本再构,教师可以吸收和借鉴生动活泼的英语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对于教材的文本再构,英语绘本可以说是较佳的语言学习材料,它具有主题广泛,创作方式多元,绘本文字简洁,视觉效果鲜明等特点。它能吸引学生去尝试与接受英语挑战,而不再视英语学习为畏途。因此巧用绘本,结合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对现有的绘本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以适合不同的学生个体可谓是文本再构的一大途径。

二、案例探索

1.巧用绘本丰富教材文本输出语量。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同时收获心理成长,教师可以巧妙运用绘本与文本进行整合再构。该过程可以通过恰当的教材文本与绘本语量的恰当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语言输出,适当地加大教材文本的输入语量和输出语量。

教学PEP2 Unit3 “At the zoo ”B Let's talk时,笔者就对教材文本和绘本“It's OK to be different”进行了整合再构,使学生能在学完本课后有语言和情感上的双丰收。

【片段解析】

(1)绘本与教材的教学目标整合。课本的知识教学目标是使用“Look at the...It has...”句型介绍动物的特征。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新的教学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句子“It's OK to have a....”。教学中,通过逐步的处理课文的重难点,进而进行语言点的应用。在輸出语言的环节,对教材和绘本进行整合。

(2)依据目标设计语段进行过程再构。从热身复习,以旧引新,实现逐步扩大一堂课的语量的目的,到设置多个教学情景,坚持高复现率。一节课上通过设计动物园内不同的场所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巩固教材文本。独立语言文本的设计由参观Animal Training Area开始,Look at the panda, it's so funny. It has....到了参观动物秀场中,语段再度滚动加长:Look at the dog, it's so cool. It is brown. It has big eyes and big ears. It has a long body and a short tail.教学设计中情节衔接自然,语量逐步滚动而后进行输出。

(3)结合绘本融合教学目标输出。 在教材教学目标逐步实现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课的对话进行表演,而后导出绘本的中心理念,导入绘本的阅读和学习。

T: Look at the elephant, what can you say?(引导学生看绘本)

S1: It's so big.

S2: It has a long nose.

S3:…

T: It's OK to have a long nose.

T: How about the rabbit?

S1: It has big ears.

S2: …

T: It's OK to have big ears.

T: Great. Boys and girls, it's OK to be different. Just like us. We are different too.

在绘本的应用过程中,笔者针对学生的学情和特点,教材的文本特点,对相关的句型进行了再构,对绘本的原文进行了删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求学生对本课输入的内容进行有效输出。

2.巧用绘本贴合教材文本实现语用。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来学习真实、鲜活、实用的英语,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因此,教师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孜孜不倦地追求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原版的绘本为我们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为语言教学的语用环节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片段解析】

(1)基于教学主题巧选绘本。在教学PEP2 Unit 2 “My family B Let's learn”时,笔者为教材文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用所困惑,如何激发学生语用输出,让学生学有所得?关于这些问题绘本“ Piggy book ”很好地帮助了我。绘本是关于性别角色的严肃话题,但作者用简单的语言将故事讲述得趣味横生。基于单元教学主题,本书完全可以为教学目标的语用服务,于是选择了它作为教材文本再构的素材。文本再构时,改变了部分绘本原有语言,保留绘本的哲理精髓。

(2)基于教材结合绘本再构文本。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故事主人公在变成猪的形象后,整合外貌描述语言,对主人公的家庭做了一个表演式的介绍。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人物描述,练习了新词的拼读和输出。

Oink! Oink!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brother.

This is not my sister.

This is my dog.

We play together.

通过倒叙的方式,又引出问题小猪的妈妈呢?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进入阅读的环节。绘本语言如下:

Hi, I'm Arther's mother.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This is Arther. This is Arther's father. This is Arther's brother. Look, they eat together. But I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window, wash the plates, sweep the floor, 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 for them.

针对该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笔者对阅读的绘本内容进行了阅读判断题的设计:

() 1.Arther and mother help each other.

() 2.Arther's father and mother help each other.

() 3.Arther's brother and mother help each other.

() 4.They need the mother.

依据绘本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语用: Mom, come back please. Let me help you! Let's help each other.

最后,课堂上还设计了绘本故事之外的思考,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相册,介绍了自己的父母。经过绘本和教材的整合学习,教师巧妙设计信息沟,一次次语量的输出,都是为了达到“语用”的最终目的。

三、再构思路

1.关注绘本与教材文本的内容理解。在应用绘本进行文本再构时,要做的是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发展程度及学习特性,选择合适的英语绘本。笔者搜集了一些英语绘本素材及相关的信息。而后依据生词和句型,语法知识的复杂度,文本的难易度,插图对内容的支持,故事寓意深浅度,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等给这些英语绘本进行分级考量。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相应的与教材内容主题契合度大,学生阅读兴趣强的绘本进行整合再构。

2.关注绘本与教材文本的整合再构。

(1)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选择绘本,进行教材文本的再构创编,增加语言的输入输出量,并有效地增加学生语言运用的机会,这是语言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方式。

(2)在绘本与教材文本再构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适度,新的知识必须接近孩子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即:最近发展区。

(3)关注在教学中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绘本与再构的文本应当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基于教师的基本素养,否则可能造成学生的英语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3.关注绘本与教材文本的情感体验。

(1)选择合适的绘本与教材文本进行整合再构。

(2)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再构成品,都要经过不同的教学呈现方式,以期取得更优秀的效果。

(3)重视再構文本教学中的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是指在绘本故事赏析之后所伴随的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鼓励学生表达感受与想法,并将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做连接,同时发挥创意与脑力激荡。常见的延伸活动有角色扮演、重述故事与戏剧表演、写作等,这将更有利于激发升华学生在文本学习中所获得的情感。

(4)选择合适的媒体辅助教学也将有效地增强文本的情感体验。透过信息科技的辅助,选择恰当的辅助工具,可增加故事的效果,如图卡、玩偶、放映媒体、听觉媒体等。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是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个鲜活的思考者,文本的再构者。教材的设计和使用便是如此,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学会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化教材,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绘本资源在文本再构中的利用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合作进行备课资源共享,以期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学习更加轻松有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慧宏.牵手“图片语言”激发“文本再构”[J].小学教学设计,2014(7).

猜你喜欢

绘本文本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绘本
绘本
绘本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