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4-12朱英英
朱英英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很重要。学生的数学思维往往和数学学习效率有直接关系,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及创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一定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数学思维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对学生学好数学知识非常重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后,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数学思维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十分重要,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个问题,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同时,学生为了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于问题缺少主动思考,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抽象和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习惯通过形象思维去感知事物,同时对数学学习还没有形成太大的兴趣,所以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由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常见的场景、实物、画面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数学问题[1]。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其含义。笔者根据教学的知识点创设情境:“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春游或秋游,这些活动其实还蕴含许多数学知识。假如我们班现在去春游,老师把大家分为多个小组,并准备了一些食物,每组2个同学,2瓶水,2个苹果,1个月饼。现在这2个同学拿到食物就开始商量怎么分,同学们能帮他们平均分一分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回答问题。学生1:“每个人得到1瓶水,1个苹果,半个月饼。”教师接着提出:“半个月饼用数字怎样表示?”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笔者导入分数的概念就顺理成章了。
2 鼓励学生质疑,发展数学思维
质疑是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能表现出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是一种数学学习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产生疑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将疑问说出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再次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只有通过质疑、教师解惑,学生才能更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整百整十除法的口算方法,并学会正确计算。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学会了口算除法,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25÷5”这类习题,让学生解决“把36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得几支?”的问题。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口算得出答案。但當教师提出“如果把37支铅笔分给6个班,怎么分?”的问题,学生口算后发现“37÷6”有余数,就会对直接使用口算计算除法算式这种方法产生疑问。学生的疑问正是教学的重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带着疑问,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探索问题答案。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疑问,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不要急于直接给出答案。对于学生的正确猜想要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及猜想开展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对得到答案的过程有深刻印象。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并鼓励学生针对所学知识提出一些看法及疑问,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筛选,从中选择学生共有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另外,为让学生保持质疑的热情,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及猜想予以肯定,让数学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带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主动思考学习,逐步培养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形成数学思维
数学各知识点联系密切,学习数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及抽象思维。在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因为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没有整体性,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其次,教师要采用逆向思维教学,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假如教师采用定式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形成定式思维,造成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尝试采用逆向思维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一定帮助,能使学生在逆向思考中对知识进行创新。再次,教师要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创新。因为学生习惯从掌握的知识中直接得出规律,当问题稍微复杂时,学生就难以拓展延伸,从掌握的知识中获得答案,所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中不断分析、思考、探索新的知识。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角的分类”的教学中,学生掌握了锐角、直角、平角、钝角、周角等基本知识后,教师可设置问题:“小于360°、大于180°的角是什么角?”并让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探讨交流,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得到答案“优角”,还能提升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复习中探索新的知识,举一反三,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又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逆向思考,从已知的两个量去推导其他的量,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4 引导学生解答,强化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而强化发展思维能力需要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这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终极目标。学生在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还能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能激发其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长期坚持这样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将得到不断发展。
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后,教师可提出问题:“长方形分别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是毋庸置疑的,但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是真的吗?你们能证明一下吗?”学生很容易会对教师的提问充满探索求证的欲望,并积极验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讨论验证。在学生验证时,教师要对每一组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完成验证后,教师可让学生分别展示所采用的验证方法,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法集中展示,让学生在掌握自己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生的思维及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有利于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同时,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品质也能得到培养,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更积极思考、分析、验证、得出结论,并在解答中强化思维,实现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极其重要。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理念及方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渊.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20(16).
[2]王维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