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在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中的探究

2021-04-12胡凤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期
关键词:单元复习对分课堂初中英语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培养。基于此,本文先介绍当前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再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案例相结合进行具体分析,包括教师讲授、内化吸收以及课上讨论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不仅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对分课堂;单元复习

【作者简介】胡凤,南京民办育英外国语学校。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应该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设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与对分课堂主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一致的。

二、对分课堂的内涵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将教学过程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时间上相互分离但在内容上相互关联的部分。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表面看起来,对分课堂只是一种将讲授式与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实它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从而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孙红叶,2016)。

三、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单元复习课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提升;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的巩固等多方面复习任务,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单元复习目标,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节奏安排教学任务,课堂上“不放手”以及“不信任”而以讲授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

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教学案例的具体分析

笔者以译林版《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Good manners”单元复习课为案例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当堂探究,研究对象为初二8某班学生,小班教学,学生20人,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组成员5人,课堂时间45分钟。

1.教师讲授。在讲授之前,设定好本堂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Language aims:

To review the usage of some important words like avoid, litter, polite etc.

To consolidate the grammar rules in this unit, adj./adv. enough to… ;too adj./adv. to…;so adj./adv. that…

Ability aims:

①To learn and use some other sayings that study skills in unit 5 don't have.

②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Emotion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 manners in their daily lives.

本单元话题是学习举止礼仪,笔者顺应单元话题成为本堂课的“服务生”(指导),学生相当于“顾客”(主导),笔者设计的学案(见表1)为接下来学生的内化吸收及小组讨论环节作铺垫。

第一,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授谚语“Well begun is half done”。在英语学习中,动词的用法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笔者让学生根据书后单词表找出所有的四会动词并写在他们的学案上,笔者精讲这些动词的用法。例如:① avoid doing sth. We should avoid talking loudly in public. ② warn sb. not to do sth. My mum warns me not to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 然后继续找出四会名词、形容词、副词,笔者继续讲授其用法及注意事项,例如:① litter为不可数名词。②polite 作形容词,加前缀im-构成反义词,这样的形容词还有possible、patient。③ polite后缀加-ly构成副词,大多数形容词都是加后缀-ly构成副词。在以上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在学案上做些笔记。如此一来,《课标》要求掌握的四会词汇基本讲授到位。

第二,设计适量的題型巩固精讲部分的知识点。

①改错题,教授给学生谚语“Learn from mistakes”。

②翻译句子,整句翻译需要学生兼顾到时态、搭配、语法等多方面,需要学生谨慎思虑,教授谚语“More haste, less speed”。

③同义句转换,巩固语法规则,教授谚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

④材料任务型阅读(每空一词),需要学生通过追踪原句、归纳总结等确定好所填单词的词性、词形,教授谚语——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2.内化吸收。笔者的讲授过程在20分钟左右完成,接下来要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内化吸收。学生根据学案上对于四会词的整理归纳,需要自主编写四题,一题单词两题(包括看中文写单词及根据括号内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一题翻译句子(整句翻译),一题同义句转换(每空一词),要求学生根据表(1)内词汇的用法进行编题,尽量避免怪题偏题的出现。学生需经过筛选词汇、预测答案等过程完成编题,这一过程恰好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学案上的具体格式如下:

自主编题 (根据表1中所列舉的重要知识点,编四题。)

(1)看中文写单词。

(2)根据括号内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3)翻译句子。

(4)句型转换。

在充分内化过程中,笔者环视学生的表现,大都可以完成编题任务,历时约8分钟。

3.课堂讨论。设立小组竞赛模式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个体在某一方面所产生的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迁移到其他方面,从而使其对自己整体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其好胜心也得到提高。因此,适当的竞赛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好胜心水平(孙丕鹏等,2006)。在讨论之前,笔者将评价标准告知学生,每组挑选出小组成员认为各题型最佳的四题,然后实物投影在电子屏上,笔者先核对四题题目是否有错误,无错误每题加2分,反之扣2分,然后由该编题组指定另外一个小组来接受挑战(不重复指定,以确保每个小组都参与挑战),答对加2分,反之扣2分,再由组内另一位学生答题,答对加1分(成员不可重复答题,以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答题机会)。最后,得分最高组获得得分最低组的小礼物。教授谚语“Friendship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此处,笔者给出充分的讨论时间以确保小组成员完成对每道题目的过目、筛选、纠正错误等任务,看似每位学生只编四题,实则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个成员包括自己的编题在内一共需要浏览20题,并给出答案才能完成精挑细选,学生的好胜心总是会驱使他们精益求精地完成任务。经过激烈又充分的讨论后,各小组基本能够完成筛选、汇总、纠正等任务,共历时10分钟左右。在投影过程中,需要笔者纠正的题目共3题,第一、二组五位成员均参与答题,第三组共六次答题,其中Q同学参与二轮答题,第四组四次答题均一次答对,所以L同学未能参与。最终四个小组的得分分别为:13分、11分、8分、14分(见表2),竞赛环节历时7分钟,直到下课,时间较紧。

编题分 答题分 总分

group 1 8 2+2+(-2+1)+2=5 13

group 2 6 2+(-2+1)+2+2=5 11

group 3 6 (-2+1)+2+2+(-2+1)=2 8

group 4 6 2+2+2+2=8 14

表2

五、结语

45分钟的课堂时间,教师讲授20分钟,学生内化吸收8分钟,讨论10分钟,竞赛7分钟,对分课堂的巧妙之处在于将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地内化吸收,学生在课堂上承担着主体作用,教师只是促进者和指导者,只有真正做到“放手”和“信任”,教师怀学生才能从“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模式中解放出来。对分课堂在枯燥的单元复习课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把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学生几乎全员参与课堂,个体差异性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红叶.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理论观察,2016,4:174.

[3]孙丕鹏,卢建津,李幼穗,卜安康.中小学好胜心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301-305.

猜你喜欢

单元复习对分课堂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小学语文单元复习的重要性分析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单元复习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