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高本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21-04-12马婧于军王明霞王友青窦欣汤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衔接课程体系问题

马婧 于军 王明霞 王友青 窦欣 汤伟

[摘 要]中高本衔接其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其衔接的依据是《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本文以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国内国外中高职教学计划的比较,德国学习领域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比,分析了中高本衔接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为学校构建中高本衔接体系和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高本;衔接;课程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1)01-0078-04

Abstract:The core of the link between the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is the convergence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basis of the convergence is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Standar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airdressing and image design majo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parison of German study areas and national vocational skills standar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onvergence of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vergenc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schools to build a high school-based bridging system and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Middle and high school; Convergence; Curriculum;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我们看看目前中高本与职业标准衔接的情况如何?

(一)我国目前中高职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中高职专业目录对比

以美发与形象設计专业为例,对比《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8)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可以看出,有的要求美发师“中级”、艺术化妆师“五级”,而有的中均未注明“职业等级”。但2015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中职标准2015》中“美发师(四级),化妆师(四级)”,标注的很明确。而2018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高职标准2018》)中也未标注职业等级。说明在制订专业教学标准时,中高职之间各自为政,没有相互沟通,或者就没想到要沟通对接。

(二)中高职学校与德国职校课程设置对比

某省中职(2005年)美容美发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美容院经营管理、素描、色彩、礼仪、普通话、化妆品知识、PHOTOSHOP、营销知识/核算知识、心理学/公共关系和应用文写作/英语听力会话等16门;(2)专业课:基础美发、专业护理、发型设计、中医按摩、文饰美容、晚妆设计、艺术摄影、形象设计和影视舞台妆。

2.《中职标准2015》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美术基础、盘发造型、化妆基础、服饰与造型、整体造型、化妆品营销、服务心理与礼仪、美容美发创业实务店和美容美发软件应用;(2)专业(技能)方向课:◇美发设计方向:洗护发技术、烫染发造型和吹剪造型。◇影视造型设计方向:化妆造型、舞台影视艺术造型和人物整体造型。(选修课程略)

3.《高职标准2018》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基础课:形象设计概论、人物形象设计表现技法、形象色彩设计、美容医学基础、职业礼仪、化妆品应用和美容美发经营管理;(2)专业核心课程:服饰形象设计、化妆设计、舞台影视化妆、发型设计、皮肤护理和人物整体造型设计;

德国某职校(2005年)美容美发专业课程设置:

职业基础课、头发/头皮的清洁、头发/头皮的护理、剪发、造型设计、染发工艺、指甲护理、皮肤化妆和皮肤护理。

德国1996年颁布了“学习领域”的课程改革方案,它“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课题单元”,即“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其“学习领域”的名称(序号和主题)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是一致的,这一名称通过相应的学习难度范围加以补充说明[1]。学习领域课程对每一门学科可能是不完整的,但对每一个职业行为来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2]。

某省中职(2005年)的课程体系显然是按学科体系的内容编排的,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中职标准2015》和《高职标准2018》的课程体系,虽引入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技能标准》),但与其和德国双元制“学习领域”课程相比,一是仍未脱离学科课程体系,二是课程设置与其不相融合,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后,企业仍然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这就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培养目标对比

《中职标准2015》“六、人才规格,(二)专业知识与技能”中,“7.具备选用和营销化妆品能力;9.掌握企业管理的几大基本要素,具有管理门店的基本能力”。

《高职标准2018》“六、培养规格,(三)能力”中,“4.具备一定的外语听、写、读以及口语交流能力;11.具有一定的美妆与美容产品营销及运营管理能力”。

而美发师《技能标准》“工作内容”中,“二级‘4.2技术管理;一级‘3.2经营管理”,说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不符,且定位模糊,人为拔高。

从德国“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其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技术工人,每一个学习领域即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头发的清洁、剪发等,学完这门课程,学生就可以直接在岗位上操作。而我们的定位显得有些高大上,是技术工人、技师还是管理者?因为我们的课程既有操作性的美容医学基础等,又有创造性的发型设计等,还有管理所需的经营管理等课程。我们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想拓宽视野,夯实基础,为学生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多面手。但实际却可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失去方向,不知到底该干什么,甚至使学生什么也没学精,什么也没学专,反而什么也干不好[4]。十几年的职教改革仍未摆脱学科体系,这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借鉴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做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四)《国家职业资格》与德国学习领域对比

美发师《国家职业资格》[4]“职业描述”中“主要工作任务:(1)洗发、修剪;(2)吹风、梳理;(3)烫发、染发、漂发;(4)进行肩、颈、头部按摩;(5)净面;(6)护发、固发;(7)束发造型;(8)整理发型”。这与德国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基本一致。

美发师《技能标准》“工作要求”中“职业功能”分别包含在“技能等级”之中,如五级/初级工的职业功能为“1.工作准备;2.接待服务;3.洗发与按摩;4.发型制作;5.染发;6.头皮与头发护理”。

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中“职业能力”可以《技能标准》为纲,对从业者提出职业岗位工作领域界定、工作技能规范及工作功能定位等要求,从而为用人单位及学生提供内容客观、形式规范及标准统一的从业资格要求,即中高本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5]。

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

学校办学定位

《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中提出,“学校定位准确,能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是学校升格的问题。中职想升格或并入高职,高职想升格为本科,本科想改名为大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原则上现有专科高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普通高等学校”。“原则上”给了很多高职升格的梦想,工作重心发生偏移。

二是职业院校科研的问题。很多应用型本科及职业院校强化课题、论文等工作,从而弱化了教学工作。

三是学校专业设置的问题。部分高职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又求多求全,导致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师资队伍短缺,教学质量下滑。

(二)专业定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是一种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关系,专业因产业需求而建,产业因专业人才而兴。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始终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定位的价值追求[6]。

杨进研究员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业院校中青年干部班的问卷调查结果,部分说明了学校领导不重视或不关心学校专业和教学。他提出“正确地做正确的事!”。所谓“正确的事”,即“适应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正确地做”,即“有效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我们工作的重点始终停留在“教学方法”方面,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校级,各式各样的教学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等等。那么如果“适应需要的专业和课程”不正确或不合理的话,再“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白白浪费学生的时间。

(三)课程定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定位体现在,一是强调需求驱动,完全根据行业协会发布的用人企业对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而不是根据专业本身的结构、条件考虑课程设置定位;二是强化政策引领,完全根据各州培养计划框架和考试大纲要求。把“强基础、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课程定位标准[7]。目前,职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热火朝天,笔者认为在线开放课程更适于本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差。同时,在线开放课程还是以“讲授”为主,体现不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技能标准》明确了“职业技能等级”,那么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就应以此为依据,中高本衔接也应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衔接。

(四)生源情况分析

目前,职业院校生源来源,一类是高中生,包括综合评价和高考学生;另一类是初中生,包括“三校生”单招学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连读”五年制高职学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主要是高考学生、专升本和“三校生”单招学生等。生源情况分析,一是自我约束力较差,二是学习能力较差,三是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四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较差。中高本衔接必须要进行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学校自身着手,对全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科学的论证,确定本校各专业的设置特点。

重新审视定位的问题

依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应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始终坚持教授治学育人的中心地位。专业设置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也是专业办出特色的根本出发点,同时,还是专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必须坚守的核心指标。课程定位于强基础、重实践,培养独立、负责任、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技术技能人才[8]。

(二)重新明确目标的问题

依据《技能标准》明确各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要深入分析研究生源素质情况,因材施教;二是要避免盲目拔高人才培养目标,造成教学质量滑坡;三是采取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即,“在做中学”或“边做边学”的职业教育特色。

(三)重新确定衔接的问题

中高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衔接应以《技能标准》中“職业技能等级”为依据。

(四)重新建立标准的问题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学习”定义为,“个人通过经历、实践、探究、听讲而在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技能、胜任力或者行为方面的获取或改变”。

因材施教,就应该扬长避短,不能采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正视学生的优点,学生会变得很强大!严把毕业关,要有毕不了业的压力,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以此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2][3]成光琳.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1).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管理(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http://www.osta.org.cn/

[5]龚剑.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

[6][7][8]王明伦,等.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

[责任编辑 张宇龙]

猜你喜欢

衔接课程体系问题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