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探讨

2021-04-12杨娟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行各业都对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多难以实现,为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重点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杨娟(1980.03-),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内涵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习语言。任务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如此不仅能让学生全面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谈谈对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 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一直以来,明确教学目标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学生在目标的激励和刺激下,大脑神经时刻处于兴奋状态,为了实现目标,多会自主、积极融入课堂,变传统的“被动学”为“主动学”,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让学生以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为基础,明确努力的方向,进而有意识、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注重加深对任务的记忆和理解,如此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英语水平不一。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规模不断增大、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教育条件也不同,导致大学生英语基础和水平不一。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较好,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较强;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教育条件也跟不上,学生更多接受的是词汇、句型、语法方面的理论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大学英语教学难度。

2. 英语教学内容片面性。大部分高校多依赖于英语课本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但是英语课本内容侧重于讲解语篇知识,注重传授词汇、语法等基础理论知识,但忽视了口语交际、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其次,很多英语教师多以英语课本为基础制作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设计,但课本中的知识点难度不一,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另外,教师教学多局限于课本,很少进行拓展延伸,无法开阔学生眼界、发散学生思维,难以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3. 教学方法陈旧。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今后就业中会遇到大量的英语交际环境,因此要侧重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很多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学生缺乏思考、交流的机会,极易丧失学习兴趣与热情,最终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成效。

三、 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

秉承的原则。第一, 真实性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应源于生活,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在降低理解难度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实际,并积极融入社会。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应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任务环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并获得真实的情感领悟,如此能提高任务完成效率与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切忌将真实的日常生活搬入课堂,而是要求教师基于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完善教学任务,让其能够真正满足课堂教学需求,进而提高教学成效。

第二, 兴趣性原则。大学英语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興趣与热情为主要目标。大学英语知识覆盖面广,且句型、语法知识多晦涩、抽象难懂,学生极易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要注重设计趣味性、生活化较强的任务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三, 执行性强原则。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任务的可操作性、执行性强是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顺利安全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学习任务时,应事先考虑到任务实施过程中潜在的各种问题,并制订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将一些会威胁任务实施的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中,如此有利于提高任务的执行性,进而不断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成效。

1. 科学设计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任务设计水平的影响。基于此,作为英语教师,要基于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任务。首先,应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口语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实际情况;其次,要结合英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任务。根据教学课时、教学计划等将这些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并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知识与技能。如,在讲解“Sailing Round the World”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即“认真研读课文,制作Chich-cstcr环游世界的路线图”。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英语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成后,要求每组选派一名代表用英语向全班同学介绍讲解本组所制作的路线图。该任务简单明了、难度系数低,但其中涵盖了课文全部知识点,需要学生认真研读、分析课文才能完成,与此同时,还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成效显著。

2. 仔细分析任务。英语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中多涵盖大量的章节知识点,因此,学生在接到任务后,首先要仔细分析任务,第一时间解读任务内容,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而保证任务顺利完成,提高学习成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全程参与、监督任务教学驱动法的实施过程,及时为学生提供引导、指导,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发掘任务中的全部知识点,并积极与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融合,构建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如此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英语水平。

3. 注重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多依赖于英语课本开展教学活动,局限性强,难以拓宽学生视野,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应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等方式搜集更多与课文息息相关的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眼界。如,在学习“美国历史”相关知识点时,教师要先设计学习任务,如,课下了解海湾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学生经网络、相关文献很快发现,尽管海湾战争人员伤亡较少,但是这场战争中随意使用贫铀弹,伤害了大量美国人。当代美国人多通过“Behind victory are victims”和“Behind marshals are maartyrs”等来纪念海湾战争。如此一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英语知识和技能,也熟悉了美国发展历史,更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其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成效。

4. 综合评价。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大学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综合评价,可创新运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学评价等手段,总结学生任务完成水平、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手段。作为教师,也要深入思考任务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基于最终的评价结果来调整和优化后续教学。积极表扬、肯定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学生再接再厉的同时,也能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5.具体教学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需要英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进而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与水平、学习生活经验等实际情况,并基于此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以“There i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章节为例,深入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对策。首先,该章节知识主题是“生活不止工作”,通篇都是围绕生活态度、生活追求展开讨论,深刻揭示了当代青年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态度,并要求教师具体通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生活与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精神追求与物质享受的关系。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坚持“三步走”战略。第一,在任务准备阶段,教师要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基于具体问题、具体任务进行预习,掌握文章大意、主旨思想,教师要通过收集资料、交流沟通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实际生存生活情况。第二,在任务实施阶段,教师可基于学生专业学习,让学生思考并表达对所学专业的看法,若现在有机会重选专业,你会怎么选,原因是什么,提高新课导入效率。教师再提出一些与文章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文章,在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文章大意、主旨以后,让同桌两人来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探讨选修课的选择对于自己专业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的影响。接着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学生讨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如此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創造性思维能力。第三,任务结束阶段。英语教师注重布置课后作业任务,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调查本校其他专业学生选择本专业原因的异同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新形势下,英语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一切围绕学生展开,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秉承真实性、兴趣性、可执行性等原则,提高任务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不断优化和完善任务的实施过程,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如此能够全方位、多角度不断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1]杨青.谈大学英语课堂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有效性[J].长江丛刊,2018(016):147-148.

[2]李志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117-118.

[3]李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19,491(51):18-19.

[4]张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10):373-374.

[5]王景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天中学刊,2016,31(02):147-149.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