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2021-04-12高艳平

成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运用分析案例教学法中职院校

高艳平

摘 要: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针对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以往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进行创新改革,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可以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开辟出新的天地。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中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分析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少年走向青年的重要时期,其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心理特别容易出现矛盾和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诸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不仅可以向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案例教学法、活动训练以及自我探索等等,其中案例教学法是常用的教学模式,其可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以此来规范学生们的各种行为[1]。

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与优势

1.1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模式又称之为“范例教学法”,主要就是借助真实的事例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运用原理即为讲明道理,其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案例教学模式很早就已经提出,在提出之后深受师资培育的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对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2 案例教學法的优势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案例教学模式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区别,其十分重视运用真实的案例来开展教学,而案例的选择通常都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也是学生熟悉和了解的[2]。所以,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知识教授中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欲望。另外,借助案例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陈述与课堂辩论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索问题,学生通过对课本基本原理与理论的运用,可以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原理和理论的理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目的。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为以下几点:其一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3]。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案例教学模式还可以发挥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实现与时俱进;其二有利于促进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于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来讲,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将课程原理与规律以生动且真实的事例来进行展现,教学的出发点即为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对案例事实进行思考,这种学习方式不是条条框框的,可以使学生对生动的事物进行理解,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可以为中职生带来诸多能够展现自我的机会;其三有利于培养中职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模式并不重视找到正确的答案,而是关注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心理问题,方式方法也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答案[4]。在教学中,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和学生讨论都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2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其一应做好隐私的保护。心理健康教育较为特殊,教师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涉及到一些个人因素。基于此,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做好隐私保护,这一点十分重要。例如学生在向教师咨询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进行录音或录像,那么一定要经过学生的同意,如果教师不重视和关注这些问题,那么就会对学生带来诸多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或当事人隐私的保护;其二案例教学设计需要加入情感因素。教师在设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加入情感因素,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情感的唤醒是教育的根源,情感的体验即为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将情感渗透到案例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其三案例设计应科学选择人和事[5]。人和事的科学选择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是否成功,所以,教师需要谨慎选择人和事。通常来讲,失败的人和事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但也并不是绝对的,一些成功的人和事也有着一定的价值,而研究价值的关键就在于选择是否科学、合理。

3 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3.1 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1.1 科学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主要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隐含着诸多心理学原理和可以引发深思且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真实事例,这种事例可以启发学生们的心智。可以说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其中存在很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的原因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而这种问题的解决对策也是多种多样的。案例的选择可以是经典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周边的鲜活案例。

3.1.2 案例的分类

针对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来讲,课时的安排与教学难重点进一步确定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以及就业心态等几个章节,教师可以根据这几个章节来开展案例教学[6]。针对于人际交往类案例来讲,主要即为解决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出现的自负、自卑以及害羞等心理问题,着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与共情的能力;针对于情绪管理类案例来讲,主要即为解决学生抑郁、焦虑以及出现嫉妒情绪等心理问题,使学生可以保持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针对于就业心理类案例来讲,主要即为解决学生应对困难等心理问题,着重培养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意志和品质以及执行能力。

3.1.3 案例教学模式的课件制作

教师在选择完案例之后,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真实的案例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创新,可以后期添加图片或视频,使案例课件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触动学生心灵,以此来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1.4 组织建立讨论小组

在班级中,教师可以组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为的四到六人。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小组成员的均衡性与互补性,避免小组内部过于沉闷或异常活跃。小组组长需要具备较强组织能力和亲和力,这样可以使小组更加团结[7]。另外,教师还需要设置时间讲授小组讨论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可以使组长更好的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同时详细记录小组各个成员的观点,以便在自由讨论中进行全面交流。

3.1.5 熟悉案例

首先教师需要对案例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不仅要对案例实际情况了如指掌,同时还需要认真设计案例讨论问题,使问题讨论对学生来讲难度适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与学生学习过的心理知识相互融合。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可能提出的某些问题做好引申的预案和相应的准备;其次因为教学时间的影响和限制,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时间有限,为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可以将案例的文字资料和问题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案例内容进行了解,也可以方便资料的查询,进而针对于案例内容来准备课堂中的发言材料[8]。

3.2 课堂的实施过程

3.2.1 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应符合中职生心理和认知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案例讨论主题的不同来选择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如口述、图片、现场模拟或课件等方式来进行呈现,使学生可以了解和重温案例内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在这样氛围中,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到案例情境中,进而调动学生想要讨论的激情。另外,教师还可以依照案例设计讨论问题的多少与问题难度来运用呈现案例、讨论,在呈现案例、再次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可以逐步深入交流。也可以反复多次呈现出案例中的关键点或争议点。

3.2.2 组织讨论

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中情绪管理的案例教学来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任何和预防抑郁为教学重点,可以选择影视明星的事件为案例,如张国荣。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展示多组心理疾病的图面,使学生讨论当下危害最大的情绪疾病是什么。这一问题就可以让各组组长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带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借助数据来说明多种情绪疾病类别与发病比例,同时进一步说明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数据来阐述事实的能力[9]。下面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于张国荣自杀的影视资料,让学生讨论和探索张国荣因抑郁症自杀的心理原因。之后,教师就可播放不同类型抑郁症患者的视频和相应的治疗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如抑郁症的成因和相应的心理调适方式。这一环节即为案例讨论课程的核心重点,教师需要重点启发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从多层面来探索抑郁症的成因,如社会、家庭以及兴趣爱好等,然后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改善。最后小组组长需要总结出自己小组的讨论观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他小组可以就问题和观点进行提问或反驳,借助这种思想上的撞击,可以使分析和论证更加深入,以此来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3.3 教师的课堂教学总结

教师的总结在案例教学中十分关键,可以说教师总结是讨论阶段性的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结束的点评小结,这一环节在案例教学中不可或缺。教师课堂教学总结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即为:对学生讨论观点和视角是否正确的总结;对学生讨论完成之后形成共识的概括和学生理论知识提升的总结;正确归纳案例中启示和方法等等。心理学家布朗说道:“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部分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的活动的产物。”基于此,说明学生的经验世界对他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会因为学生们经验世界的不同,他们讨论和探讨问题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而教师在总结时,需要认识和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然后将总结的重点放在分析案例之后的启示和方法中,这对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提升十分关键,教师总结是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考研[10]。所以說,教师想要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素养,同时在此基础上丰富课堂教学经验,以此来提升自身教育专业能力。

4 结语

结合全文,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内容,同时还可以以丰富灵活的方式展现教育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一个全新且广阔的空间。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还可以使学生牢记知识内容,深入理解一些真实事件中的心理学原理,这对于提升中职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旸,曹昱,赵志刚,等.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06):439-442.

[2] 李宝弟.心理教育与高中古诗文渗透的案例研究——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研究[J].新课程,2019,000(004):1-1.

[3] 王翠丽,高奇峰.角色扮演在中职护理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35(002):112-113,135.

[4] 林宏宇.刍议团体辅导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2(011):33-34.

[5] 鲍岩.创设学习项目打造精彩课堂——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工程学院学报,2020,009(004):P.6-6.

[6] 刘志磊.基于易班优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研究——以《完善自我》专题教学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5):51-52.

[7] 沈艳红,杨一飞.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及需求分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8(004):73-76.

[8] 陈雪飞.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MOOC教学策略初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9,107(05):128-130.

[9] 周静.教育硕士必修课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构思[J].现代职业教育,2019,000(010):40-41.

[10] 梁瑛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0,000(020):77-79,83.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 (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

猜你喜欢

运用分析案例教学法中职院校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