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应思维:融通语文课堂的“教”与“学”

2021-04-12孙传云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场域

孙传云

【摘要】语文课堂的本质是一个感应系统,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易经》“天人感应”的核心思想,建构“感应”场域的动力系统,形成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文本等交互感应的运行方式,打通师生在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感应思维 场域 课堂感应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主动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特级教师张庆先生评价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时提出:“语文课堂就是师生的一种感应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克服教师“垄断场”、学生“不在场”等各种“教学不同场”现象,要构建师生交互感应的场域,以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感应思维”的内涵诠释及建构基础

“天人感应”是《易经》的核心思想,“感”与“应”存在于一切活动的变化之中,课堂教学也离不开感应。

1.“感应思维”的内涵厘定

“感应思维”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里,呈现出一种阴阳交互、相交而和的状态,是教师与学生的遭遇与会通,非线性的持续过程。以学生为主要感应点,与教师、文本等为交互感应点,之间相互连接与传导,形成“感应思维”场域。语文课堂的本质也是一个感应系统。

2.“感应思维”:基于《易经》视角的课堂系统建构

课堂感应倡导语文教学以儿童为中心的多元共振。师与生如同《易经》中的“乾”与“坤”,在交互的感应场中经历学习的随感而应、随感而通的成长过程。

(1)课堂是系统融合的感应场域

《彖》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特定的学习过程,也存在感应现象。课堂是“教”与“学”生成扩散、相互融合的感应系统。师生作为感应的端点,“教”与“学”应互为感应条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在融合中得以体悟和提高,形成融通的感应场域。

(2)师生是交互依存的主体关系

《彖》曰:“天地交,泰。”可见师生如同乾与坤,上下会通课堂教学才会有生机。语文课堂中师生要形成一种“交互主体关系”,明确二者关系有利于实现师生平等的、有感应力的零距离对话。教师要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实现感应场中师生的交互主体的存在,增强双方的感应力,实现对学生课堂学习潜能的挖掘、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3)感应是非线性的持续过程

《易·乾》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在课堂的感应空间里,师生通过信息、信号的传递共同经历随感而应、教学感通的生命历程。其场域中存在的“感应力”呈现非线性的持续过程,师生只有在“同频道”上,才能在非线性的持续过程中相互感知与交互。教师要关注儿童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教学相长的感应场中实现自我体验与自我建构。

二、“感应思维”的价值旨归

1.“感应思维”传承传统文化:指向教文立人的追求

《易经》被喻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观照当前语文课堂,提出“感应思维”的思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堂学习的融合创造,对学语言、用语言的重视,使儿童在历练语言修养中,领悟了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感应思维”秉承教文立人,搭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给予儿童在优秀的文化中感悟、成长、成人的机会,引导儿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2.“感应思维”坚持儿童立场:实践教学相长的诉求

相似论专家张光鉴教授提出:“蹲下来看学生,就是要求老师要和学生相似。”这一观点生动地阐明了课堂上师生的基本立场,就是要和学生相似,要有儿童立场。师生之间要想到达共振、形成感应,教师在主导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情感需求、成长规律,更要尊重儿童学习语文的基本权利,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调动儿童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儿童从“学会”走向“会学”。儿童在学习中成长,才是教师教学的价值体现。

3.“感应思维”落实新课标精神:提升语文素养的要求

新課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作为评价的指标,教师要融通语文课程的各个维度及要素,要在动态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与“学”形成良好的互动融合氛围。要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历练语言,增强表现。在语文学习中触摸、感悟、研习语言文字,从而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修养得以发展。

三、“感应思维”场域的整体架构与策略

语文课堂是一个感应系统,实现师生有效的交互感应,提示学生的语文素养,需合理构建“感应思维场”及可视化、可操作的策略。

1.“感应思维场”模型的整体架构

语文课堂是一个特定空间的“感应场”,是学生、教师、教材等交互感应的动力系统。在特定的“场”中,内外感应系统里流动着能量、交换着信息,学生在感知能量、接收信息中,不断调整着自身的知识、情感、能力组成的语文素养。

2.“感应思维场”的运行机制

“感应思维场”是内外感应系统、虚实并存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存在感应的可视化存在;另一方面,学生进行信息提取、发展高阶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内在建构与外在感应系统的交互。

(1)“实场”之道:同频共振

在外在的感应系统里,要坚持以儿童为主要感应端,教师、文本作为相互渗透的感应端来开展相关任务活动。教师对于文本的整合,是指向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应,要从语言学习、语文素养提升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入场”,吸引学生“在场”,减少学生“离场”,最终实现“感应场”中的良好互动和良性循环。

(2)“虚场”之法:固本培元

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提升素养,展示价值的有效载体。积极的师生情感是内在感应系统的内驱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是感应系统的主要目标。在课堂这个“感应场”中,要以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为根本,循环往复的情感互动为保障,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立体互动。

3.課堂“感应力”培植策略

“感应思维场”的动力系统和运行机制,为培育课堂“感应力”奠定了基础,语文课堂要让学生与教师、文本、学习方式、学习氛围等要素在交互过程中能“因感而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实现自主成长和素养提升。

(1)指向生长,探寻儿童与文本共鸣的“感知力”

儿童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也是感应场中最重要的一端。让儿童与文本之间产生共同语言、发生共鸣,就是儿童不断感知自我、感应他人的认知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用“结构”的观点,从系统的视角去观照语文要素和人文主线。

①把握“适度距离”,巧搭“生长结构”

要让新的学习素材与儿童认知结构之间有适度的空间,这是激发儿童感应力有效方式。教师要搭建起学生与不易发现却很重要的文本内容之间的适度之桥。

比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白鹅》一课教学时,文本中“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作者对白鹅形象的整体认知。还有具体对白鹅形象的描写,“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些对白鹅的形象描述与儿童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是有一定距离的。这正是教师应该发现并利用好的“适度距离”,充分激发学生对文中白鹅形象的认知的内驱力。

②找准“认知节点”,形成“生长能级”

教师要利用文本的特点、相关的教学资源,找准儿童认知与文本要素紧密感应的切入点创造条件,为儿童更好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做好服务,为儿童语文关键能力提升、更好成长服务。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肥皂泡》教学时,描写肥皂泡形与色的语句:“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乱转。”学生不好理解,是学生认知的难点,教师充分利用文本特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利用课前准备的吹泡泡的工具,现场操作,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感知。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文本的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已有的生活体验,更好地对文本进行学习。

(2)创造条件,培植儿童与教师相长的“交互力”

教师与儿童是语文课堂中发生“交互力”的两个重要端点,教师要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他人”,为儿童与文本相遇创造条件。师生的交互也能成为教学相长的有力抓手。

①咀嚼反刍:发展儿童的“思辨点”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往的重要载体、也是思维的重要表现方式,不仅能呈现画面、还能表达情感态度等。教师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立场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字交流。

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天窗》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提出了两个小问题:“这时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是“唯一的慰藉”?让学生通过咀嚼文字来体会理解。学生很快发现这时候是夏天看雨、还有晚上看夜空的时候,然后,通过对文字“闪电一瞥”“锐利”等反复咀嚼,学生慢慢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体会到作者的孤独和失落的心情。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就是儿童咀嚼文字的方向和支架,教师指明的方向就是儿童理解文本的“重要他人”。儿童在指引下,与文本感应、与作者的情感感应,也是在和教师的思考感应。

②积极复现:找准感知的“共生点”

“积极复现”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借助教学语言、板书等对儿童已学内容进行“闪回”和“即时追问”。教师要在儿童语言理解的困难处,情感体会的受阻处进行积极的闪回,让教师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他人”。

比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猫》一文时,第一自然段中描写猫老实又贪玩,贪玩又尽职,作者采用矛盾性格对比写这一表达方式,非常有特点,第一自然段采用“说它……吧……可是……”这一句式,不仅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更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当教学到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用上刚才所学的句式来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这时的“积极复现”,让学生对文字体会和句式的运用能力快速提升。教师对文字的“共生”,才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

(3)任务驱动,打造儿童与学习方式共振的“适应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设置、组织成活动,探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感应点。根据感应点构建适切表达的内容,有效的活动方式,才能让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进行深度的融合。

①情境交互:让经验与方式融合

情境是激活儿童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存在方式。情境的创设既要切入儿童的生活经验,也要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线融入其中。要将儿童置身于言语情境之中,让儿童用整个身心参与语文的感知,自主体验言语生活。儿童与文本所营造的特有的情境交互。才能让儿童更好理解文本。

比如,笔者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第二自然段有关爬山虎的叶子时,没有简单的读读说说描写叶子的语句,而是课前准备了爬山虎的叶子的贴纸,让学生到黑板前贴贴叶子的排列,再和书上文字作比较来理解“一顺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对相关文字的理解也会精准。可见,教师所设置的动手情境,充分激发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和运用语言变得轻松。

②问题链接:让知识与方式融通

问题是儿童语文学习的“脚手架”,教师要利用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链接,以便让儿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花钟》第一自然段时,有一句是这样描写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学生很容易找出有几种花。笔者及时用问题跟进,作者为什么要用“吹起”“绽开”“醒来”来描写各类花?学生从花的特点、花的名字交流体会。教师通过问题链接文字,让学生发现文字隐藏的用意,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而且逐层递进、活化了言语。

(4)动态多样:引领儿童与学习氛围融合的“内生力”

课堂教学中,要以儿童的认知特点为基础,教师和儿童共同营造一个共情、共生、相融的学习氛围,儿童在这样动态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激活儿童的语文思想,让儿童与语文走向深度融合。

①统筹儿童视觉的“认知方式”

儿童的语文学习和认知往往是视觉的“生活化认知”,教师应该用统筹的眼光系统的、全面地关照语文要素和人文主线,针对不同文体创新“认知方式”,发展儿童的“语文化认知”。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说理文体的事例论证图式,先让学生探究第三自然段几个事例的选择有什么特点,再进行小組讨论,学生发现三个人的事迹介绍都很简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成就的。通过研讨,学生逐渐明晰了说理文体的表达图式。可见,教师关注儿童的认知方式,对于儿童的阅读力提升、表达力的形成都有快捷的帮助。

②显化语文学习的“共情场域”

儿童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感知与理解文本中的情感,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共情场域”。教师要教给学生识情、悟情的方法与策略,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体会,让学生能真正感知到文本与情感的融通之处。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走月亮》时,第九自然段的文字:“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总体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感受,“奇妙”一词更是想象的源头,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笔者将赏析语言、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相结合,营造了一个走进作者内心的情感场域,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效果。可见,课堂教学时,师生共存的学习氛围和场域,也关切到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应效果,教师应努力创设表达的场域,让学生去感应、去表达,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

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感应思维”更多的是隐性的存在,而其非线性的多元的“感应力”是可以“具象化”呈现的,以“感应思维”观照语文课堂,要求我们要适切运用课堂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感应点,发生的感应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不断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忠艳.万物相感而化生——“感应语文课堂”的建构探微[J].教育视界,2018,(7):35-39.

[2]李卓群.浅议《易经》泰否两卦的哲学意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2).

[3]姜树华.“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8,(2):21-25.

[4]蒋军晶.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05:58-87.

[5]沙华中.学为中心:理据、特征与策略——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18(Z1).22-23.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场域
老师,你会使用场域效应吗
德育场域视域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从个体雕塑出发看传统雕塑中场域构建的关系与呈现
场域理论下网络打赏现象分析
查无此人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食物链
关于空间与场域关联性的探讨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如何构建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