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4-12杜金洋

商场现代化 2021年3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服务

摘 要:近几年,科技的进步促使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很快便进入巅峰阶段。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我国也开始重视起电子商务,甚至在各个高校建立电子商务专业,想要为我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商务人才,但校园环境不同,培养人才的方向、方法、模式也各不相同。在这个科技的时代,电子信息引领时代的潮流,电子商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乡村的电子商务仍没有得到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差异增大。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地方经济发展

引言:在信息时代,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大势所趋,为了能够发挥学生的优势,应该重点培养服务地方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提升地方经济,减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地方的电子商务发展。为了地方经济能够得到发展,高校应该重点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制定培养人才计划,实施培养人才方案,以培养高质量的创业人才。

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1.创新创业教育的产生及发展

国家大力倡导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随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各个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学生进行创新型创业。在我国实施创业教育前,一些发达国家便实施了创业教育。如今,教育发达的国家学校课程的重点已经是创业教育,而创业教育也成了学校课程的重点发展方向和内容。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在高校内,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在21世纪初,我国教育部门就已经在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的理念。随后,九所高校成为了教育部门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学校,我国也进入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在政府的领导下,逐渐进入多元化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发展逐渐被推广。

2.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共同组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式主要由创新教育培养,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品格要由创业教育来提升,与此同时创业教育还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在创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业层次;在创业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理念,创业能够更加具有价值、方向,创业变得有意义,不循规蹈矩,有新的方向。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同时诞生了创新创业教育,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从而提升综合国力。高校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电子商务专业互相融合,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电子商务实践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率,促进地方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地方经济水平。

3.培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义

电子商务教育应该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国家在进行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强调,高校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课融合,完善专业课程的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增加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理念。目前,我国各个高校都将创新创业理念加入课程中,但部分高校还没有将电子商务教育和创新创业理念相融合,存在分离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应清晰地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电子商务教育互相融合,在进行专业教育时向学生由浅入深地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在进行电子商务课程时,教师应该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以此来培养学生服务地方的意识,从而发展地方经济。在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学校应该结合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电子商务专业主要涵盖三项内容:技术、管理、经济,电子商务涉及的相关学科种类较多,许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创新都能极大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今,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迅速,极大程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多年轻人希望在电子商务行业发挥自己的特长,抓住发展的机会,从而发展自己创业的道路。在电子商务行业中实现创新创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各个高校应该重视创新创业理念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培养。

二、服务地方与创新创业教育

1.服务地方的含义

“服务地方”重点在于提升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需要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在政府的扶持下,高校培养电子商务的专业型人才,以此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于社会、政府、人民。高校的主要功能是为政府培养人才、为国家进行科研探究、为社会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三个功能。如今步入经济全球化阶段,加上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发展对地方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智力的辅助,地方也给学生提高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和地方相互融合,相互支持,在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服务地方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将服务地方看作教育目的,在培养地方人才的同时,高校获得了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二者互相进步、互相促进。大学课程强调培养人才,地方为大学提供了人才的需求、人才的方向,即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所以学校应该重点培养专业人才。要求高校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目前的发展情况,根据当地的需求,结合校园的优势,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培养方向,完善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营造学生进行实践、创新的环境,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服务社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定向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政府重视学校的发展,为学校提供多方面的便利,促进政府与学校的共同发展。高校在政府和企业的扶持下,在进行创新创业理念的灌输时会得到最佳的资源和便利,从而提升人才的质量,形成稳定的体系,为服务地方的电子商务发展做铺垫。

3.服务地方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电子商务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根据经济的发展,政府强调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为开展电子商务的工作,电子商务区在各个省市建立,我国的商家和企业逐渐向电商行业发展。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的模式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电商行列,同时也发展了新兴技术。商户和企业在电商领域中,必须跟紧时代的潮流,有一双洞察市场的眼睛,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能够抓住机遇。上述目标正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所以,在学校进行服务地方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满足地方的需求,发挥学校的优势,将每一位电子商务专业学子都培养成创新型人才,以便更好地促进地方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服务地方的高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

1.制定培养目标

学校在明确社会的需求后,应该制定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及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为目的,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在学校形成课程内容前,应该调查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电子商务的结构,并分析往届学生毕业后参与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率,调查地方需要的人才方向属于技术型还是创业型,分析现在电子商务的不足,结合社会的评价,以及教育部门给出的建议,以培养服务地方人才为目的,开展适合学生的专业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课程体系建设

教师在进行课程的教学时,应适当将电子商务知识和创新创业理念融合,完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念的渗透,改变学生传统的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用理论知识丰富学生对创业的了解,适当增加创业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流程,对创新创业理念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学习。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展开法律、产权、融资、税收等相关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在进行电子商务课程的同时,要求教师将理念和理论相结合展开教学,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内涵。在进行地方电子商务的工作汇总,需要的是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创新理念,从心理上增加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地方。电子商务课程除了理论学习外,还涉及到营销、支付、物流等方面的学习,各个高校应该丰富课程的内容,不断渗透创新创业理念,实现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一体化教学。

除此之外,学校可适当开设企业管理课程,在学生进行创业的过程中,企业经营和管理是面临的最多的问题,企业的发展不只要靠大的项目,还需要一个好的运营团队。学校在实施电子商务的理论课程外还应该传授学生管理能力,传授学生在团队、生产、财务、品牌等方面的管理知识,打破学生传统的创业认知,掌握丰富的创业知识,在毕业创业时能够尽可能地取得成功,减少创业时的坎坷,更好服务于地方,发展地方经济。

在跨专业课程中,电子商务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管理上的应用都具有极大的难度,对知识的要求也极高。因此,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课程前,要结合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开设跨专业的课程,例如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软文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从而服务于地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以培养目标为基础,在进行教学时,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知识中。要求学校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整改,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实践、创新经验,用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識。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品质、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在文化,将这种知识转化为意识。以服务地方为基础,将理论和技术相融合。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化,将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向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进行转化。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同时,融入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要想将学生培养成服务地方的人才,教育不能只在课堂中进行,应该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多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体验,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吸收创新创业理念。

3.实践平台建设

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地,给予设备、资金的支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建设实践场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学生电子商务的专业技能,有助于学生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以及工作模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参加实践课程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知识比赛的机会,学生在竞赛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创新创业的环境。在比赛准备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进行改进,以此来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除此之外,学校可与企业、政府进行合作,构建实践基地,研究场地,实现学校“教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结合实践。将学生带入企业,体验企业的运营模式,丰富实践内容,丰富工作经历。学校应该为学生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科技产业基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给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理论、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创新能力。

4.考评机制

坚持系统整体性、联动性发展,将评价指标从短期效果评价转化为长期效果评价,从内部考核转变为内外共同考核,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变成地方经济、制度发展成果,让发展成果丰富创业环境,共同增进社会发展,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代替过去的机械的评价标准,让个体利益融入集体发展,促进集体发展。在进行期末考核时,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也放在考核内容中,在考核中锻炼学生的能力技术,实施课外学习考核、项目参与考核、校外实践考核,并进行学分认证,将以上内容列入毕业要求中。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标准,建立激励体系,丰富考核内容,让学生重视创新创业的模式,丰富学生的同时培养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语

高校应该从地方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电子商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得学生步入社会后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社会与学生相互促进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电子商务授课时,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的现象。所以,高校要明确培养目标,在社会进步的同时创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体系,使学生和时代相互发展。在进行理论课的同时,应该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大学生在进行体验的过程就是知识向技能转变的过程,在实践的同时,能够了解电子商务的工作内容,对毕业后服务地方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狄娜.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环球市场,2019(007):225.

[2]何嘉扬,兰青叶.服务地方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4(10):271-272.

[3]严敏.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视角[J].科技经济市场,2017(9).

[4]乔瑞,余小权.基于南阳市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旅游,2019(003):1-2.

[5]冯宪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电子商务专业精英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009):137-139.

[6]张仁钟.服务区域经济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12):191-192.

[7]李俊.基于工作平台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4(022):132-132.

作者简介:杜金洋(1986.05- ),女,汉族,吉林白山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人才服务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毛遂自荐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为国家选人才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