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中预见性护理的重要性
2021-04-12蒋月华
蒋月华
预见性是人们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手段对事物未来状况预先作出推知和判断的思维特征。什么是预见性护理呢?预见性护理即超前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新理念,指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护士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护理人员在手术护理中要有预见性思维,引入预见性护理方法,预测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护理的重点,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风险,保障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手术室中可预见性的护理安全问题
1.接错患者。因接待患者的护理人员查对错误、患者术前过度紧张或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医务人员的问话等,易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情况。
2.碰伤、摔伤或者坠床。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未保护好患者头部及手足,移动患者至平车或手术台时,因固定不当、无人协助或手术推车、手术床功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患者在此过程中出现碰伤、摔伤、坠床等意外。
3.手术部位安置错误。由于医护人员在术前没有做手术部位标识或标识不清楚,没有仔细核实患者的病历、X线片、CT等检查结果导致手术部位安置錯误。
4.用药、输血错误。术中为患者进行用药或者输血时,由于医护人员核实信息错误、药物标识不清误用或错用以及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状况,导致用药或输血错误。
5.电外科损伤。手术过程中,未对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如体型、皮肤、体内植入物等进行评估或电外科设备存在问题,导致手术医生在使用电外科设备时造成患者电灼伤。
6.神经功能受损。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为患者绑定的约束带过紧,或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体位安置不标准导致患者的局部神经受压迫,从而使神经功能受损。如上肢过度外展损伤臂丛神经,导致上肢麻木;眼部受压迫导致视力模糊等。
7.手术患者低体温。患者术前、术后转运途中、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保暖措施,导致患者核心体温低于36℃。
8.压力性损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体位安置不合理,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或者骨隆突部位长时间受压而诱发压力性损伤。
9.异物遗留。由于护理人员慎独意识不强,在清点手术使用器械、物品等时清点不仔细,没有按照规定的清点原则及清点流程操作,导致异物遗留在患者体内。
10.导管脱落。手术过程中导管固定不牢固或者护送手术患者时保护措施不当致使导管脱落。
11.病理标本放错、错送或者遗失。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查对病理标本失误,导致手术标本错放、错送或者遗失。
12.手术室医院感染。由于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薄弱,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物品消毒灭菌不合格、不严格执行手卫生等,导致出现医院感染。
13.燃烧、爆炸。在使用各类气体、酒精等易燃、易爆品时,由于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或者没有定期巡视与检测手术间的物品及电路,埋下安全隐患,造成燃烧和爆炸等意外事件。
手术室中的预见性护理措施
医院要完善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加强业务技术培训考核,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1.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以及法律意识教育的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为其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尊重与关怀。
2.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在接患者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准确无误的核实,包括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前用药、病历以及检查结果等资料,防止接错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不得中途换人,必要时需要进行交接,务必做好器械、敷料等物品交接,清点完数目之后共同签字确认。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房时,医护人员需要与病房医护人员做好工作交接,包括患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管道、皮肤完整情况以及术中情况等内容,确保术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3.严格执行手术室核心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明确核查的人员、核查的时机及核查的内容,确保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完善物品清点制度、原则和流程,制定物品清点不齐的应急预案,明确清点的责任人、要求、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所有相关医务人员均应遵照执行,防止异物遗留患者体内。严格执行用药制度、输液输血制度。药物应摆放有序、标识醒目,以免混淆;严格执行口头医嘱,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麻醉医生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并将安瓿、药瓶保留备查;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八对”制度,防止输错血;输血时要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留24小时备查,及时做好输血记录。严格执行标本管理制度。及时与手术医生仔细核对标本名称、部位及数量,妥善保管标本,及时固定标本,及时送检,并与病理科做好标本送检交接登记,防止标本保存不当或遗失,影响患者病情诊断。
4.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伤的发生。接送患者时,保持手术推车功能的完好性,防止碰伤、摔伤;做好患者约束,防止坠床发生;摆放手术体位时应正确使用体位垫,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因体位不当而致并发症;加强患者皮肤管理,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在损伤高危部位黏贴减压贴,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加强管道护理,做好评估,妥善固定各种管路,特别是在转运患者、全麻诱导期、复苏期防止管道脱落、返折等,一旦发生管道异常脱落,针对不同的管道,严格按照应急流程正确处理;术中采取综合保暖措施,提高室温、采用加温毯、暖风机、液体加温仪等,防止或减少低体温的发生。
5.认真观察病情,把握术程风险环节,提高应对措施。了解患者病情,熟悉手术方式及手术步骤,提高对手术风险的预判能力,备好术中意外事件所需器械及物品,有效落实应急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90%的护理差错是可以通过预见而预防的。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诱发严重的后果。预见性护理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测,同时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规避潜在的风险,保障整个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单位:渠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