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前幼儿教育困难家庭资助的思考

2021-04-12吕学佳

幸福家庭 2021年4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家庭

吕学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九年义务教育让所有适龄孩子都能进入校园接受教育,但是九年义务教育不涉及学前教育,很多家境困难的家长选择放弃孩子的学前教育。为此,本文便对学前幼儿教育困难家庭的资助展开思考。

 幼儿学前教育目前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近年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越发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学水平越发优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处于弱势。

(二)非公办幼儿园费用高

公办幼儿园对入园儿童有户籍限制、人数限制。民办幼儿园收费偏高,对于困难家庭来说,幼儿园开销十分巨大,很难承担。入园费用成为幼儿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一大障碍。

(三)一些幼儿园教学质量相对较低

一些乡镇或者街道的民办幼儿园自身基础建设欠缺,加上生源不固定,难以招收足够的学员维持幼儿园的日常运营,难以吸引优质的师资力量。教学力量的不足加速了生源的流失,一些民办幼儿园陷入了“越办越难”的恶性循环。

 对于学前幼儿教育困难家庭资助工作的建议

(一)优先资助欠发达地区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学前教育资助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优先资助农村或者偏远地区人口密集、困难人群较多的地区,可以选择条件允许的地区试行涵盖学前教育的义务教育,待时机成熟再逐步扩大范围,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幼儿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笔者所在单位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以班主任为成员的幼儿资助小组,全面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资助工作。

(二)实现困难家庭精准资助

现今,学前教育困难家庭资助的对象通常为残疾的儿童、孤儿或者享受低保家庭的子女。要增加社会资助范围,让更多的幼儿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可以依据事实情况,增加学前教育的帮扶对象,例如烈士子女、单亲困难家庭、家庭成员有隐疾等情况都可以列入资助名单,增加学前教育资助的受众面,真正做到解决困难家庭“上学难”的问题,增加学前教育资助的成效性,实现精准资助。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评审小组根据下达的资助名额,对家长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定,并做好审评记录。在确保资助孤儿、残疾儿童入园的基础上,优先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革命烈士、经济困难家庭。并按照上级安排,第一时间落实好各种资金的评定、发放,采取打卡发放的方式将助学金发放到幼儿监护人的账户。相关部门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救助策略,并及时和幼儿监护人沟通,真正把学校资助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申请与发放程序

申请与评定在每年秋季学期起,按学年进行,由幼儿家长或者监护人向就读的幼儿园提出申请,填写学前教育国家资助金申请表,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资助对象每学年评定一次,春季学期根据资助对象变动情况进行个别调整和判定,经园长签字同意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至学区汇总。对未列入资助政策范围的其他特殊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幼儿园可依据实际情况给予部分资助或实行全额资助。资助经费由政府、社会共同筹集,资助申请由幼儿园组织有关人员组成审核组进行审核。

(四)善于思考,完善资助

幼儿资助工作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如何保证资助资金的正确使用,如何保证生源的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如何确保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助经费有序发放,如何构筑顺畅的幼儿资助工作体系,如何对贫困幼儿既进行资金物质方面的资助又提供道德精神资助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总结自身的典型经验,学习其他地區的优秀做法,听取学校和幼儿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办理程序和相关政策,研究幼儿资助经费的发放机制,研究探索将资助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方法和途径等,做到政策清楚、道理明白、方法得当,并且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五)不断学习,提高资助工作和水平

幼儿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习是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也是保持正确的工作方向、提高管理水平、打开工作局面的有效方法。相关人员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对政策的把握,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更好地做好资助工作。中心在全体学校干部中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贫困生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让他们不能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想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基础,就必须培养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未来才能在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呼吁社会帮扶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倡议社会人士参与学前教育帮扶工作,定期组织资助活动,确保困难家庭的幼儿能得到关心和帮扶,让幼儿体会到社会的温暖,还可以拓宽资助渠道,引导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爱心资助。给予困难家庭幼儿的帮助不仅是资金方面的,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关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帮助。这样能够有效确保困难家庭幼儿的身心健康,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建立帮扶他人回报社会的观念,让其今后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日常学习生活。

(七)扩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

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困难家庭幼儿学前教育资助的宣传力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比如电话、走访等,让相关政策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资助氛围,确保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关部门还要继续优化政策,明确对于困难家庭学前幼儿的资助制度,规定每学期专项资助的资金费用,完善学费减免制度,可以从各类学费收入中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提取,然后将这一部分资金用于困难家庭幼儿学前教育费用的减免中。

加大宣传力度,各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工作,充分认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制度的重大意义,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群众广泛知晓受助的权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扩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政策

相关部门要重视困难家庭幼儿资助管理工作,切实肩负起监督的职责,要对资助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这一政策真正帮助更多家庭困难的幼儿。教育局工作人员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尊心、性格特征等实际问题,关注贫困幼儿的心理问题,不能给幼儿造成第二次的心理伤害。培养贫困幼儿的感恩意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养成高尚的意志品质,从而让幼儿意识到贫困只是一时的,既是自己生命中的考验,也是无形的财富,是促进自己提升的动力源泉。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用真、善、美的去面对父母、同学、教师及他人,自强不息地快乐生活。

总而言之,对于学前幼儿教育困难家庭的资助不仅需要政策层面以及资金方面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确保每个幼儿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作者单位:白银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