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角色扮演中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

2021-04-12陶爱宏

幸福家庭 2021年4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主题性移情

陶爱宏

 利用主题性教育活动丰富幼儿利他行为的感知体验

主题性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幼儿在主题性活动中兴趣更高涨。主题性活动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幼儿感兴趣的相关内容为主题,应彰显系统性、灵活性。比如以“爱父母”为主题的活动,教师可以让幼儿谈谈如何爱父母,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幼儿去演演“全家福”,让幼儿去唱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歌曲,让幼儿去画一画“我的爸爸妈妈”,让幼儿去诵读诗歌《原来是你》等,通过这类系列性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尊敬父母,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加深了爱父母的感知、理解、体验,在幼儿的心中便自然而然地播下了爱的种子,从而让幼儿能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人。

 鼓励幼儿进行同伴间互动,以唤发幼儿利他行为的情感共鸣

交往互动是幼儿个体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所有人的需求。伙伴关系是幼儿游戏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兒可以借助与同伴间的交往互动,学会了解他人,从而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学习如何接纳他人、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等。比如,在以“大带小”为主题的活动中,幼儿通过互相扮演兄弟姐妹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互换,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如何利用生活、利用劳动、利用游戏等活动体贴别人、如何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等,从而唤发起幼儿利他行为的情感共鸣。在“大带小”活动中,年龄大一些的幼儿由于懂得集体的重要性,在有关活动中通常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觉性与良好的意志行为,懂得如何理解他人、如何帮助他人等,这就为年龄相对小一些的幼儿提供了示范,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大班幼儿在六一儿童节开展的“六一Party”活动中,其他大班幼儿从家里带来了大量形形色色的糖果,有的带来了糕点,有的带来了水果,还有的带来了饮料等,将这些丰富多样的食品集中在一起,俨然成了一个美食超市。同时,大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角色扮演,兴致勃勃地扮演起美食超市的服务员、顾客等。幼儿相互邀请,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学会了不少礼貌用语,学会了如何接待客人,学会了如何进行交易,如何进行交往互动等,幼儿明白了与人交往时应顾及他人的利益与需要,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利他行为。

 日常生活巧渗透,提升幼儿利他行为的意志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对幼儿进行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培养应巧妙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以通过幼儿的一日生活不断地激发幼儿利他行为的兴趣,以激发幼儿利他行为的意识。

比如,幼儿园午餐环节,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同时,为幼儿构建与之相适宜的生活环境氛围,让幼儿进行有关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从中学习人与人间如何关心对方,如何体贴他人、如何谦让,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利他行为。

又比如,一些幼儿对担任“值日生”这一角色不感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幼儿缺乏责任感。因而,教师可以让幼儿轮流担任值日生,从而不断地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让幼儿对值日生工作感兴趣,让幼儿学会关心班集体,学会关心他人,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幼儿的利他行为。

 通过区域游戏发展幼儿利他行为的“移情”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下幼儿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共同体验挫折,获得成功的自信,并敏锐地识别他人情感的发展变化,发展幼儿利他行为的“移情”能力。“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是幼儿利他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比如,科学建构区域游戏活动中,当幼儿不顾别人的感受私自拿走别人的游戏活动材料时,教师不应立刻责怪幼儿。此时,教师不妨让幼儿进行角色互换,这样会让幼儿通过“移情”学会如何为别人着想,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等。

总之,幼儿利他行为的培养需要教师探索多样化的策略,以让幼儿切身体验人世间的真情所在,让幼儿品尝利他行为的愉悦,以不断地陶冶幼儿的高尚情操,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主题性移情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