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生态的吉林省同城化耦合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以长春和公主岭为例
2021-04-12于林英
常 颖 魏 巍 于林英
(长春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1 引言
202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显示,截止到2020年末,我国现阶段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3.89%,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接近。随着人口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同城化”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各地政府也纷纷把“同城化”作为促进本地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吉林省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探讨“同城化”发展模式,在长春和公主岭两座城市之间率先开展探索研究。2019年,吉林省政府发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通知》,提出《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规划(2019—2025)》的战略方针,使两市“同城化”发展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 文献综述
“同城化”的概念是由国内提出的,国外没有这种提法。但是国外的大量基础设施均与都市圈、都市连绵区有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其中:克鲁格曼(Krugman)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概念[1];杜兰顿(Duranton)通过纳入交通等因素,对城市模型进行拓展,在理论上研究了城市群,提出发展共享、学习机制和互补等三种类型的微观基础[2];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从直接和间接两个层面,研究了日本新干线,包括新干线自身的高收益以及新干线在时间价值、环境效益和科技效益方面对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等。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同城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较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刑铭认为,同城化是指通过共享城市化而带来的发展成果[3];彭震伟等认为,同城化是一种通过共同配置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要素,使城市之间形成统一的机制和高速协调发展[4];张建军等认为,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因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形成紧密联系,使城市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管理、产业开发和政府管理上,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的机制[5]。
基于上述概念作者认为: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城市,为了实现抱团发展和合作共赢,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方向,通过行政力量的推动,使城市和城市之间治理政策互为协同、产业发展互为补充、生态环境共同向好、居民地域意识淡化,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城市发展模式。
3 吉林省同城耦合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3.1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因此,通过改善公主岭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长春市、公主岭市基础设施的协调管理、功能共享,切实解决长春市、公主岭市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此外,两地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问题、设备互通互联有效配合衔接等也不容忽视。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规划,积极促进两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朝着整合化、协同化和一体化的良性方向发展。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涵盖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教学、文化等方面,同样需要信息化建设作为助力和保障,促使长春市的城市服务能无障碍延伸到公主岭市,使两地居民可以平等享受便捷、快速的社会服务[6]。借助大数据、信息化的手段,为长春-公主岭城镇化空间设计与布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与升级、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3.2 不断强化信息化主体意识
优化信息化建设中内生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建设,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组建的过程是长期且艰巨的,政府从宏观层面考虑,要设立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做到从各个方面出发,确保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理论培养和实际操作的相关训练,并做好相关优秀人才的储备和长远发展工作,这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第一,扩展相关人才的培养方式。①不断强化职业院校信息化专业技师的团队建设,确保师资力量的储备达到标准,加强对在校学生的线下理论培训和上机实操,大力促进并引导相关社会办学机构开设相关的信息化短期专业培训课程班级,普及实施远程线上的信息化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不断加大人才培养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力度。②在高等教育方面,加大对职业教育学校在公主岭市建设分校的支持力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实质性的鼓励和表彰,从而带动更多相关学校向目标院校学习,致力于将公主岭市打造成为职业教育的综合示范市,将培育重点落在智能制造信息化高科技人才上,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专门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新途径。第二,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支援力度。实施“组团式”的信息化服务方式,加大对公主岭市各方面的援助,不断为其输送专业的信息化优秀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为长春-公主岭同城化提供全方位保障。
3.3 利用信息化手段健全协调机制建设
基础设施投建、产业规划布局、空间发展战略和社会与生态的维护与治理政策是长春市、公主岭市两个城市共同规划与部署的统一目标。为加速两市的市场融合,统一的规范、法规、政策与标准必不可少,基于此实现以资质、认证等为导向的两市市场准入的互认制度。为使两个城市的人民更加便利地查询信息、缴纳费用,打印多种许可证书和证件,实现生活与社会服务的跨市办理,进一步推动长春市与公主岭市的一体化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两市应对各自的产业现状精确分析,对本市的产业带精准布局,努力搭上国家加快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机遇的顺风车,加快产业结构的改革,共同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示范区,为成片改造的城市树立一个典范,在国外,通过“进博会”获取先进经验与多方线索,继而开展与法德等欧洲国家、与日韩等亚洲国家的经贸交流活动。在长春市,可开设全面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学习活动,如农博会、东北亚博览会等。在公主岭市,要坚持以“发展”为主线,在文化、经济、卫生、教育等方面加强沟通,协同共治,以省里搭建的多种平台,如以玉米产业博览会等为契机,并以提高城市品质和改善城乡面貌为目标,全面提高两市的竞争力。
4 吉林省同城耦合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吉林省委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长春-公主岭同城化耦合发展工作流程和机制,负责重大事项的统筹和管理。建立由相关主管与行政部门联合主导、长春-公主岭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配合的领导部门和机构,负责制定具体规划并进行落实工作,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工作。争取国家的政策扶持,将长春-公主岭的发展规划列入国家的整体规划当中,建立长春-公主岭多层次的政策协商合作机制,加强两地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共同负责重大任务和项目的执行工作,构建全新的、深层次的长春-公主岭同城化耦合发展的崭新局面。健全长春市、公主岭市同城化发展协同办公流程设计,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吉林省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专项工作推进组的通知》(吉政办函〔2018〕169号),统筹吉林省省直部门、长春和公主岭市政府、辖区内大型国有企业等,统筹进行长春-公主岭同城化耦合发展工作的推进。设置由长春市政府、公主岭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同城化耦合发展协调工作小组,采用集中办公、集中规划等形式统一规划布局、制定政策措施等重大事项。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依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按照程序积极推动公主岭市划归长春市代管,对所需划转条件,相关部门予以积极支持。谋划成立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参照长春新区,赋予经济合作区管委会投资、规划、土地等领域地级市审批权限。
4.2 推动信息同城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数字吉林”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春-公主岭同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之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搭建两地信息共享、共用的信息化平台,是长春-公主岭同城化耦合发展的关键。长春与公主岭市应紧紧抓住此次机遇,按照国家统一的部署和要求,根据“数字吉林”的建设要求与规定,打造长春-公主岭一体化综合信息化平台,尤其是数字政务平台。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加快推进两地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断降低各项成本,尤其是发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实现两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整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并拉动两地就业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两地同城化耦合发展的第一任务,政府应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如长春市政府应加快信息政府资源的开放与整合,实现长春-公主岭信息的互通、互认,消除两地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升两地耦合化发展程度。
4.3 强化财政和金融支持
长春-公主岭同城化耦合发展离不开财政和金融的大力支持,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保障:
4.3.1 建立同城化发展专项子基金
根据吉林省产业投资布局的引导政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立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建设基金,基金采用现代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重点扶持和投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新兴高科技产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基金来源多元化,通过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如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使得社会资本参与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建设中去。
4.3.2 逐步清理相关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
全面落实国家和吉林省有关清理规范相关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相关政策,并逐步推进清理相关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负担,对于由省级相关部门制定的、有浮动幅度的收费全部按最低标准收取
4.3.3 推进同城金融服务
可探索在长春、公主岭两市建立专项的发展基金,或尝试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在两市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的多个领域行业进行逐步探索。
4.3.4 加强金融信贷支持
在各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使其把经济合作区列为业务发展和信贷支持重点区域。加大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对经济合作区建设的信贷投入,为能源、环境保护、主干线公路等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对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银行和金融机构应为项目建设提供中长期贷款,并注意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及还贷能力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集群建设方面,在经济合作区内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内的信贷支持力度,如农产品精深加工、农田水利、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等领域。
4.3.5 创新金融支持模式
在经济合作区内,联合重点企业、投资公司、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推行产业与金融结合的运行模式,设立经济合作区产业发展基金,设置合理的利益分成机制。为了支撑经济合作区建设,探索设立经济合作区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