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某幼儿园一起水痘疫情调查
2021-04-12王晓军赵月红
王晓军 赵月红
1.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1212;2.北京市平谷区疾控中心,北京 101200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和接触方式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发病,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1]。在学校和幼儿园的传染病疫情中,水痘发病位居第3位,仅次于手足口和流感[2]。2018年11月本辖区某幼儿园发生一起水痘疫情,与区疾控疾控共同完成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1 对象与方法
1.1病例定义 水痘暴发标准为: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水痘病例的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38度)、典型皮疹(斑丘疹、疱疹、结痂)呈向心性分布,诊断符合水痘的诊断标准。
1.2病例搜索 通过查看幼儿园因病缺课、晨检记录、及保健医登记信息等,查阅幼儿园辖区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和中国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并访谈教职工等开展病例搜索。
1.3病例调查 按照北京市统一个案件调查表,对病例逐一进行开展调查,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就诊史和既往史等。年龄较小的病例调查由任教老师或电话咨询家长补充完成。对象该园全部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该园有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小班分布在一层楼,大班和中班均分布在楼房二层。共有7个班级,学生210名,其中男生112人,女生98人,所有学生均不住宿。此次共有32人发病,总罹患率为15.24%。其中男生20例,女生12例,本次发病学生全部分布在大班和中班。教职工31人,教职工未有发病。
2.2发病情况
2.2.1首发病例 这起疫情首发病例为该园大(三)班6岁男孩,在2018年11月18日该患儿面部前额出现疱疹,之后发展到躯干、四肢,大约20几个,同时伴有咽喉肿痛,无其他症状,到区医院就诊后,诊断为水痘。该园校医发现该患儿后,让其离校,居家隔离治疗。此次疫情经历32天,共有32名儿童被诊断为水痘,至2018年12月20日后再无续发病例。经区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判定为一起水痘疫情,针对该园疫情情况,立即采取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2.2时间分布 自2018年11月18日出现首发病例后,整个流行过程为32天,至2018年12月20日后再无续发病例。
图1 平谷区某幼儿园水痘疫情发病时间分布
2.2.3班级分布 首发病例和部分病例均集中在大三班,尽管于2018年11月19对该班进行了停课处理,但疫情还是波及了5个班级。
表1 平谷区某幼儿园水痘病例班级分布
2.3临床特征 所有患儿均有疱疹,其中伴有发热症状的11例,咽喉肿痛8例,全部病例均在三级级以上医院确诊,所有患儿均在家进行医学观察,并进行了对症治疗。
2.4就诊史及免疫史 32名患儿均到三级以上医院就诊,其中30人有首剂水痘疫苗免疫史,占患病学的93.75%,免疫时间在3到5年;是否有2次加强接种有些家长记不清了。无免疫史2人,占患病学生的6.25%,这2名患儿均为新迁入的外地儿童。
3 讨 论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多发,传染性强,传播快,是托幼、学校集体单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本次疫情中发病年龄基本在4到6岁,虽然93.75%病例有免疫接种史,但有资料显示:1剂水痘疫苗接种3年后抗体浓度年限下降[3]。鉴于接种1剂水痘疫苗后容易发生“突破病例”[4]。因此2剂次免疫程序可显著降低水痘发病率[5],因此国内多位专家建议在首剂水痘疫苗后3年加强接种1剂。
水痘目前不属于法定传染病,但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很强,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病例隔离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本次疫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早期对患儿发现不及时,造成了传播机会;二是冬季教室通风有限,学生密切接触,空气流通不畅可增加水痘传播机率[6];三是此次例年龄集中在4-6岁龄段儿童,抵抗力低,尽管大部分患儿有免疫接种,但抗体浓度也许下降,也是造成发病的可能原因。
因此,建议学校加强晨、午检制度,加强疫情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例,尽早采取控制措施。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规划,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同时3年后进行加强复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