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2021-04-12冷景旭张俊然
冷景旭 孙 娜 张俊然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超声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肝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较高,位于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率前三位[1]。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此,在临床中较为重视。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但在患者确诊时,受到癌病位置、面积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切除无法进行,且进行手术全切除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随着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是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采用数字随机法将13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66例/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35例女31例,年龄40-70岁,平均(56.13±3.23)岁,病灶直径在1.4-5.7cm,平均(3.64±0.58)cm,在66例患者中,22例患者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2例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13例患者采用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19例患者采用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博消融治疗。试验组男42例女24例;年龄在41-73岁,平均(46±2.86)岁,病灶直径在1.5-5.9cm平均(3.49±2.95)cm,在66例患者中,23例患者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1例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15例患者采用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17例患者采用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博消融治疗。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全面的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患者病灶的大小、位置以及数量。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检查,确定患者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数量。患者在术前8小时内,禁止食用任何食物,保持空腹,将2.4ml声诺维造影剂及10ml生理盐水注射给患者,并采用探头对患者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在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MVD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增强时间、增强强度以及治疗效果。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病灶增强时间、MVD敏感度以及病灶增强强度比较 根据表1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病灶增强强度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病灶增强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MAD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病灶增强时间、MVD敏感度以及病灶增强强度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表2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2]。在临床过程中,肝癌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且肝癌治疗费用较高,通常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3]。目前,临床长采用手术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有些患者的病灶位置、大小和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患者不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随着医学计数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计数不断进步,介入治疗这一理念被应用于癌症治疗中。利用超声造影技术,能够精准定位手术位置,且易于操作,应用效果较好,对于CT扫描时很难检测到的小病灶,也能够明确显示。根据研究数据显示,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扫描结果更加准确,能够更加精准的反应患者病灶情况。且价格较低,对患者经济负担较小。
综上所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超声造影计数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