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家庭为中心袋鼠式护理对产妇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的改善效果
2021-04-12方春宁邓西艳宋庆华韦玉娟
方春宁 邹 湖 邓西艳 宋庆华 蒋 汛 黄 玲 韦玉娟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 530011
剖宫产是近年来大多初产妇分娩选择的主要方式,尽管可帮助产妇顺利分娩,但术后因伤口疼痛影响,且限制饮食摄入,导致产后乳汁分泌受到影响[1],需要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产妇的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情况;因此,为了可以有效提高我院剖宫产初产妇的预后效果,本文将采用以家庭为中心袋鼠护理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医院内收治的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初产妇,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均值为(27.5±2.5)岁;实验组中,产妇的年龄均值为(26.9±2.8)岁;纳入标准:(1)所有产妇均给予剖宫产术分娩,为足月初产妇;(2)无妊娠期合并症,且无拒绝母乳喂养情况;(3)产妇及其家属均表示对本次研究同意配合。排除标准:(1)患有HIV 阳性、梅毒阳性、肝炎、肺结核活动期等传染性疾病者;(2)有妊娠合并症,有情绪不稳、精神障碍拒绝沟通参与调查者;(3)因母婴健康因素影响母婴同室或拒绝哺乳者。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完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对产妇及新生儿均采用产科的常规护理,具体方式如下,在新生儿出生后,由助产士清理呼吸道、剪断脐带,棉布擦去血迹,擦干身体,测量身长、体重,带手环(住院标识),留脚印,注射维生素K1,进行两苗接种(乙肝与卡介苗疫苗),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穿纸尿裤;产妇进行乳房按摩,会阴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告知产妇并教会产妇怀抱婴儿的姿势,促进早接触早吸吮,加快建立吸吮反射,再次强调纯母乳喂养的必要性,及时解答疑问,规律巡视病房,密切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1.2.2以家庭为中心袋鼠式护理 实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征求产妇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取得家属的配合,协助产妇更换舒适衣服,脱去内衣,暴露胸腹部,取舒适的仰卧位,研究者手把手教会产妇及家人给新生儿穿脱纸尿裤,松紧度适宜,戴好帽子以防着凉,新生儿以俯卧位趴在母亲裸露的胸前,使头部平齐双侧乳房,并偏向一侧,舒展新生儿的四肢,以防血流不畅出现紫绀,及时覆盖新生儿及产妇的身体。指导产妇一手托住新生儿臀部,另一只手包绕其背部,确保婴儿不至于从母体身上滑落,造成新生儿的损伤。让母婴持续地进行皮肤接触,期间不给予任何干扰和刺激,保持接触的长久性也使产妇逐渐习惯这种护理方式。另外,除了仰卧位的姿势,也可以在坐位实施,当母亲坐起来时,使婴儿头部转向一侧,处于稍微延伸的位置。这个稍微延伸的头部位置可保持婴儿呼吸道的通畅,且允许母亲和婴儿之间眼睛到眼睛的交汇。避免在前进过程中使婴儿头部过度伸展和弯曲,臀部应该弯曲,腿部应延伸在“青蛙”位置,臂也应当弯曲。此时,坐位时应警惕包裹婴儿的布应紧紧地绑在一起,确保布的紧密部分在婴儿的胸部而不是腹部,宝宝的腹部不应该被收缩、挤压,应该处于母亲上腹部的水平。这样婴儿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腹部呼吸。
1.3指标观察 对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程度(24h、48h)以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进行观察记录。
2 结 果
对照组母乳喂养率(80.00%)<实验组(90.00%),且实验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效果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3 讨 论
袋鼠式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2],其主要是指出生较早的低出生体重儿或是提前出院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便与产妇或其监护人进行持续性的皮肤接触,并采取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方式及出院随访等一系列措施。
应用袋鼠式护理模式,给新生儿提供类似子宫内的刺激,母亲的手臂及身体如子宫一般将其紧密拥抱,母亲的气味、呼吸、心跳、血流声有规则、温和地安抚着新生儿,增强其安全感。另一方面,当产妇将自己的孩子拥入怀中,有了真实感受,能较快地进入母亲角色,承担起母亲责任。
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初产妇而言,采用以家庭为中心袋鼠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产妇子宫复旧程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利于广泛传播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