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4-12程飞飞
程飞飞
天津市环湖医院 神经内科三病区,天津 300000
老年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神经内科疾病,患病后会严重影响患者脑部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患者发病后应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改善,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进行辅助治疗,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方式应用方式以及应用价值,最终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置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1±3.1)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年龄均值(71.9±3.2)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主要措施包括观察评估并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辅助患者正确用药、科学饮食;对患者进行规范运动指导,并为患者提供适合康复修养环境等。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①病情评估:定期对患者神经功能、语言功能和运动功能等进行评估,掌握其身体状况,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以及疾病相关指标,以此为依据制定适合护理规划,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进行调整;②健康指导:取得患者家属协助,详细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状况和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式、护理措施、预后状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等,发挥家属作用。并在患者精神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基本回复后再次使用适合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认知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并促使其配合治疗;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用流质性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蛋白等食物,并对患者身体和脑部营养状况进行评估,适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④不良事件预防护理:日常对患者进行口腔、呼吸道护理,降低感染发生率,保持呼吸道通畅性,并考虑可能导致疾病加重因素,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控制。⑤康复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早期康复训练,如辅助患者进行卧床抬手、抓握等简单肢体训练,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并根据患者病情好转程度,适当增加训练难度,延长训练时间。⑥心理干预:做好对患者心理评估工作,并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长期保持积极健康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几项指标评分,评分标准[1]分别参考Fugl-Meyer评测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评分表(NIHS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
1.4疗效判断 护理优良率根据患者和ADL改善效果进行判定[2],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81%-100%,患者生活可基本自理;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20%-80%,日常生活需要他人辅助;差:神经功能缺损降低不足20%%,生活难以自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检验法,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FMA、NIHSS、ADL和SF-36几项指标评分 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MA、NIHSS、ADL和SF-36评分对比分)
2.2比较两组优良率 观察组优良率为88.89%,对照组为71.11%,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n,%)
3 讨 论
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其运动功能、语言能力、生活能力等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发病后应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有效治疗,同时为降低疾病对患者负面影响,需要配合使用有效干预措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近些年来,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临床中常用干预方式,通过对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完善和改进,并对护理措施进行规范,能够提升对患者作用效果,利于优化护理质量[3]。
本次对脑梗死患者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ADL和SF-36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优良率(88.89%)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经证实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说明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作用更加显著,更加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不仅利于缓解患者脑部神经功能缺损,加快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恢复,而且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家庭负担,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