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护理管理在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4-12姜国荣
姜国荣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北京 101300
医院中的消毒供应室属于重要科室之一,其负责各科室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同时还负责发放无菌物品,本科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消毒供应室的器械消毒情况与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手术治疗效果具有密切关联。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手术器械不良器械,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需要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1]。本文收集本院手术室用过的180件手术器械作为观察样本,具体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5月-2020年7月本院手术室用过的180件手术器械作为观察样本,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件。对照组:58件手术刀,37件止血钳;研究组:60件手术刀,30件止血钳。对比2组手术器械类型,组间差异均衡,P>0.05,可作此次公平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消毒护理管理,安排相关护理人员在术后清洗、消毒、包装器械,再送到消毒供应室予以消毒,保证手术器械可以实现回收利用。研究组行一体化消毒护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结束手术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负责到手术室去回收手术器械,进行清点、核对后安排专业消毒人员分类、清洗、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对手术器械进行初次清洗时无需在无菌条件下,对器械件数进行清洗后再包装、密封,最后送往消毒供应室;②手术器械送到后,由消毒供应室专业人员在隔离环境下将密封的器械打开,以流动清水第2次清洗,确保各器械的清洗次数≥3次,必须保证全部手术器械是在使用后1h内完成清洗,以提高器械清洗合格;③彻底清洗手术器械后,以性质为依据分类放置,例如玻璃器械组、金属类器械组,全面无菌消毒手术器械;(4)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完成后,消毒供应室人员对其数目、类型等进行查点,将相关数据统计并记录好,于专用无菌柜中密封保存,将标签贴上,保存日期注明,推送到手术室后方便下次手术时使用。科室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学习、培训,确保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
1.3观察指标 专业医师检查2组的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情况,判定标准:器械包未潮湿、包装完整、化学指示胶带色变无异常[2]。评定器械表面、物体表面的采样情况。安排专业医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估手术器械消毒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其中85分以上用以表示非常满意,60-85分用以表示基本满意,<60分用以表示不满意。非常满意的百分比+基本满意的百分比=满意度。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表面、物体表面采样情况 组间给予比较,研究组器械表面、物体表面采样情况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表面、物体表面采样情况
2.2对比两组手术室器械消毒满意度 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器械消毒满意度的比较,其中的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手术室器械消毒满意度[n(%)]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和优化,越来越多的手术器械投入到临床手术室的手术治疗中,然而多样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导致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强度、压力、精神负担等明显增加。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切实提高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和工作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需要选择科学、合理、安全的消毒方式[3]。医院消毒供应室传统消毒模式和管理方法,并不能对消毒合格率进行有效保证,容易导致医疗事故。一体化护理管理则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促使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明显提高,减少院内感染情况,保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4]。实施一体化护理管理,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在隔离环境下才能打开接到的器械,初次清洗完成后还需要用流动水二次清洗,清洗次数需要在3次以上,将手术器械彻底清洗后在归类消毒和密封保存,运送至手术室备用,这样的方式可促使医疗人力资源利用率有效提升,减少手术室工作量,为下次手术操作进程提供保证,将手术时间显著缩短,促进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严格消毒手术器械,可更好的保养器械,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保证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5]。
在此次试验中,研究组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表面、物体表面采样情况、手术室器械消毒满意度同对照组间进行比较,数据上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充分表明,手术器械消毒供应室中应用一体化护理管理有利于保证手术器械的消毒效果和应用质量,具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