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2021-04-12王嵘
王 嵘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妇幼保健院外科,湖北 黄冈 438200
女性恶性肿瘤表现中,乳腺癌排在首位,最近几年我国女性的患病率在逐步增加,同时发病人群发展为年轻化特征。以往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全乳切除术,可是手术创伤比较大,同时乳房缺失会增加患者精神压力,不利于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所以保乳手术备受关注,乳头乳晕复合体作为乳腺的一个有机组成分支[1],针对患者乳房重建与手术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影响,可是因为乳头乳晕复合体是乳腺导管系统的组成部分,保存是否潜在肿瘤复发的风险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基于此对比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效果,选取100例患者加以医学调查与研究,具体的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8.10月-2019.12时间内100例乳腺癌患者加以医学观察,纳入依据:肿瘤呈现单发特点,肿块直径小于等于3厘米,不存在和胸肌以及皮肤粘连的现象;病灶边缘和乳晕边缘距离大于3厘米;患者资源参与医学研究。排除不愿意参与医学研究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最小年龄是23岁、最大年龄是63岁,均数(43.65±2.69)岁。肿块直径在1厘米到3厘米之间,均是(1.84±1.47)厘米。临床分期情况:Ⅰ 期63例以及Ⅱa期37例。对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平均划分两个小组,每组均是50例患者,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2],(p>0.05),签订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对传统治疗组进行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保留治疗组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患者局麻实施小梭形切口,切除上方皮肤和附近组织在2厘米左右。手术过程中引进冰冻检查方式判断恶性肿瘤类型,通过病灶上方皮肤的切缘检查明确是阴性[3]。找到乳房外侧象限肿块,通过病灶的中心点实现纵梭形切口,定位乳房中上与中下象限肿块,将病灶定位中心点加以横梭形切口设置,保证梭形切口和病灶边缘距离大于2厘米。借助电刀游离皮瓣,对应方法和根治术相同,然而要使用刀片对乳头乳晕进行游离处理,防止灼伤。最后以电刀进行腋窝清扫,排除乳头乳晕组织,观察乳腺组织和皮下脂肪以及胸肌筋膜,横向切取乳头乳晕下切线组织,进行冰冻病理检查,了解有无癌浸润的情况。另外在患者腋窝下进行留置管负压吸引,完成切口包扎处理。
1.3观察指标 手术之后对所有患者实施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化疗操作,一共进行六个星期。针对雌激素受体呈现阳性患者,增加内分泌治疗。手术半年对患者随访,复查项目涉及肝脏彩超和全身骨扫描,了解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现象和肿瘤远处转移的情况,明确无瘤生存实际时间。统计两组美容学效果,良好是指患者双侧乳房对称、外观正常和不存在乳房瘢痕现象;不佳是指患者双侧乳房不能对称,手术一侧皮肤相对粗糙,存在一定瘢痕现象。
2 结 果
2.1对比患者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是比较成功的,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现象。在随访过程中,保留治疗组2例复发、1例远处转移,且无瘤生存期均是(16.32±3.66)个月。传统治疗组4例复发、3例远处转移,且无瘤生存期均是(13..98±2.22)个月,经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表1 比较随访结果[例,
2.2对比患者治疗美容学情况 保留治疗组评价为良好的患者43例、占比86.0%,数值大于传统治疗组患者,传统治疗组美容学评价良好的患者36例、占比72.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外科手术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首要手段,为了更好的保持乳房外观美誉生理功能,对应乳腺癌手术实施的范围在逐步缩小。乳头乳晕复合体是乳腺的一个组成内容,要想实现再造存在难度,所以要尽可能的进行患者乳房重建[4]。本次研究中对100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医学调查,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结果明确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美容学效果表现上,保留治疗组评价为良好的患者43例、占比86.0%,数值大于传统治疗组患者,传统治疗组美容学评价良好的患者36例、占比72.0%,p<0.05,所以要首选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结合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排除患者对疾病治疗产生的困惑,增加患者生活质量,进而全方位提高乳腺癌治疗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