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虚寒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12牟永成张卫华
牟永成 张卫华
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开发区分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与过敏反应相关的血管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变主要发生于皮肤,但也可发生于胃肠、关节、肾脏、心、肺、肝、头颅内的血管,引起器官损害及出血[1]目前,临床治疗上一般是对症治疗,抗凝、抗血小板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西药治疗起效快,但易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治疗紫癜方面安全性较高,因此中医治疗本病有潜在的优势。本文研究了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虚寒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开发区分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确诊患者,均符合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关于虚寒型的辨证分型标准;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在对照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1-48岁,平均(31.2±1.1)岁,病程6-30d。在观察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9-49岁,平均(33.4±0.9)岁,病程7-29d。两组一般资料能比较(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根据《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①膝、肘、腕、踝关节伴有明显肿胀且活动受限;②皮肤紫癜,臀部及双下肢等部位多伴有皮疹;③胃肠道出现腹痛、消化道黏膜出血等症状。中医诊断根据《中医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即主症:起病突然、皮下存在密集型瘀斑瘀点且呈暗红或鲜红色,次症:发热、鼻衄、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
1.3纳入标准 患者入组前无激素类药物治疗;血小板计数及血清补体均正常;经胃镜检查显示有胃肠黏膜损害,且以水肿、充血、糜烂等为主要表现;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严重紫癜或尿血;过敏体质者;并发肠穿孔、肠套叠、肠梗阻;对治疗依从性差。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临床中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使用甲基泼尼龙进行抗炎治疗,口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氯雷他定抗过敏治疗,关节疼痛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其组方是 :炙黄芪30g、桂枝6g、白芍15g、生姜6g、当归12g、通草6g、细辛3g、甘草6g、大枣12个、饴糖约10g冲服,水煎服,每天服 1 剂,在早晚分 2 次服下。腹痛甚者加吴茱萸3g,腰膝酸软加旱莲草20g、女贞子20g,两组患者用药 4 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
1.6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皮疹、腹痛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部分患者出现大便潜血阳性。无效: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症状消退时间 观察组皮肤紫癜、便血、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中医学 “紫斑”“肌衄”、“血证”“呕血”“腹痛”“便血”等范畴,历代医家多将本病归因于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破血妄行、气不摄血、火热熏灼、血溢脉外为主要病机,中医多以补气摄血或凉血止血为主要治则[2]。但笔者在临床中遇到部分患者血热之象不显,反而一派寒象,此时用凉血止血之法只会加重病情。究其原因,反复发作,“久病多虚”者有之;滥用西药,过度治疗者有之;素体虚弱,“气不足便是寒”有之。《内经》认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因此,对于虚寒性紫癜症的治疗,当以温补为主。
黄芪建中汤在温中补虚的同时亦可益气升阳,方中黄芪补益脾胃,建立中气,益气生血。清·尤在泾云: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胶饴补益脾胃,生化气血,缓急止痛。芍药养血补血,缓急止痛。桂枝温阳化气,辛散升举。当归养血活血,细辛温阳散寒,兼可止痛。通草通经脉,畅血行,《本草正义》有云“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生姜温胃散寒止呕,甘草益气和中,大枣补脾益气。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力。又暗合当归四逆汤之意,取其温经散寒,养血和脉之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肝功、血脂功效[3]。当归不仅可以活血、补血,还具有抗菌、抗氧化等作用[4]。生姜可降低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抑制脂肪生成和血小板聚集[5]。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效果优于西药单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