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NGF、NSE水平的影响

2021-04-12陈维军王晴晴陈世振赵小峰

关键词:达拉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陈维军,王晴晴,陈世振,赵小峰

(上海中冶医院康复科,上海 200941)

神经功能损害是脑梗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一旦发病就会出现感觉、运动及语言等不同程度的障碍,该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且多发于中老年人[1]。阿加曲班属于凝血酶抑制剂,具有理想的抗血栓效果,但是治疗后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低。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有效保护脑组织,该药物可改善患者神经症状,缓解患者生活功能障碍。在患者体征稳定,疾病无进展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保持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中冶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9~80岁,平均(73.86±2.7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7~83岁,平均(74.03±2.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知情并同意本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3]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者;发病1~2周者;经临床头颅CT诊断证实,存在责任病灶者等。排除标准:重度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本研究者;合并脑出血、颅内感染等严重疾病者;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者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18,规格:20 mL:10 mg)治疗,初期剂量为60 mg/d,与5%葡萄糖溶液混匀后,经24 h持续滴注,治疗2 d后调整用量为10 mg/次,静脉滴注,3 h/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07,规格:20 mL:30 mg)治疗,30 mg/次,与5%葡萄糖溶液混匀后静脉滴注,12 h/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

1.2.2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两组患者均行早期康复训练。①体位变换:患者定期翻身,保持良好肢位。②步行训练:当患肢负重良好时,促使患者进行迈步训练,并纠正患者步行姿态。③平衡训练:平衡患者膝关节稳定性,为强化肌力做上下楼梯训练,改善自身平衡能力。康复训练内容根据患者病情而定,30~40 min/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临床疗效,治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出现恶化情况。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②在治疗前与康复训练后,采用NIH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其分值范围0~42分,分值越低,神经功能越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5]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③分别于治疗前和康复训练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使血清分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NGF、NSE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s)与[例(%)]表示,分别采用t与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NIHSS、BI评分 与治疗前比,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I: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组别 例数 NIHSS BI治疗前 康复训练后 治疗前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 30 29.02±0.68 11.93±1.01* 56.15±2.58 83.67±4.53*对照组 30 28.89±0.75 17.25±0.72* 55.72±2.93 71.85±3.49*t值 0.703 23.492 0.603 11.32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BDNF、NGF、NSE水平 与治疗前比,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BDNF、NGF、NSE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BDNF、NGF、NSE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组别 例数 BDNF(ng/mL) NGF(pg/mL) NSE(U/L)治疗前 康复训练后 治疗前 康复训练后 治疗前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 30 2.81±0.72 5.93±1.74* 114.73±12.91 146.68±15.49* 52.68±9.74 22.37±7.69*对照组 30 2.85±0.67 4.72±0.25* 115.02±12.58 127.84±13.52* 52.51±9.83 34.58±8.43*t值 0.223 3.770 0.088 5.019 0.067 5.86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脑组织血管闭塞形成血栓,侧组织循环无法进行代偿供血,导致脑组织受累出现缺血症状。阿加曲班属于凝血酶抑制剂,其通过与凝血酶活性位点进行可逆性结合,抑制凝血酶催化与诱导过程,从而抑制血栓、血小板聚集,但是临床用药不良反应明显,存在一定局限性。

依达拉奉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并抑制白三烯炎性因子活性,同时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部组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联合用药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6]。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不同的康复治疗,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可预防长期卧床引起的关节肿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治疗联合训练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7]。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BDNF与NGF是神经营养因子,主要作用是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分化、修复及存活,可减少脑组织自由基含量,避免自由基攻击神经元,血清BDNF、NGF水平升高利于神经功能恢复;NSE存在于神经元的细胞质中,当神经细胞受到损害,神经元细胞膜受到破坏导致大量的NSE因子释放,血清NSE水平越高,表明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越严重。依达拉奉可以抑制脑梗组织周围局部血流量的减少,清除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修复神经元,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给予任务导向性与功能性训练,与神经轴突和侧支循环建立联系,可改善大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参与神经反应的相关因子水平表达[8-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DNF、NGF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患者可减轻患者神经损伤。

综上,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神经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达拉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