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及规划研究

2021-04-11陶志祥陈旭

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2期
关键词:线网目标值市域

文/陶志祥 陈旭

市域(郊)铁路是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结果。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都市圈的空间形态经历了单核集聚、外围拓展、产生新城的过程,需要市域(郊)铁路支撑其空间格局的形成及满足通勤客流需求。

我国市域(郊)铁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先期“探索期”。早在2010年左右,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等率先开展了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的探索,利用金山铁路等开行市域(郊)列车,规划建设“放射状”市域铁路网,如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二是新时代“加速期”。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层面密切出台政策支持并规范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7]1173号);2020年12月,国办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国办函[2020]116号)。在此背景下,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进入高潮。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最高、市域(郊)铁路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线网规划及报批、线路建设、线网运营等方面分析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新时代市域(郊)铁路规划,总结相关经验,以期为国内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及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先期“探索期”南京及杭州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线网规划及报批

线网规划方面,先期“探索期”市域(郊)铁路网以“放射状”布局为主,与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多点换乘”。如南京都市圈规划了“七射、一联”线网格局,线网里程为427公里;杭州都市圈规划了“八射、一联”的线网格局,线网里程为372公里。

线网报批方面,先期“探索期”缺乏特定报批流程,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利用市域(郊)铁路名义报批,仅有温州获批;二是纳入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如《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4-2020年)》、《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三是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如上海机场联络线、上海16号线。

(二)线路建设

目前,长三角已经率先在建、建成了一批市域(郊)铁路项目(表1),不同线路在线路长度、设站数量、站间距、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及车辆选型、车辆编组等方面均有差异。速度目标值方面,可以采用100至160公里/小时不同标准;系统制式方面,可以采用直流、交流2种制式;车辆选型方面,可以采用A型车、B型车、D型车、CRH6等;车辆编组方面,可以根据客流需求灵活编组。

表1 长三角地区部分新建市域(郊)铁路项目

此外,长三角地区积极利用金山铁路、萧甬铁路等开行市域(郊)列车,从线路、车站、售检票等方面对既有铁路进行了改造。

(三)线网运营

(1)运营服务。利用既有铁路方面,除金山铁路开行37.5对/日外,大多数线路在10对/日以下;新建线路基本在50对/日以上。

(2)客流水平。利用既有铁路方面,除金山铁路为3.04万人次/日外,大多数线路在1万人次/日以下。新建线路平均客运量为4.7万人次/日,最高宁天线为10.8万人次/日,最低宁溧线为0.68万人次/日。

(3)运营补亏。利用既有铁路线路收入以政府补贴为主,大部分线路亏损。新建线路运营收入以票务收入为主,平均收支比为19.7%,全部亏损。

二、发展规划

新时代,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布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进入了“加速期”,长三角主要都市圈均开展了新一轮市域(郊)铁路网规划。

在既有“放射状”线路的基础上,注重穿心快线、环线的规划,形成“穿心、环线+放射”的线网格局。根据初步研究成果,南京都市圈规划形成“九射、一联”的线网格局,总规模约630公里;合肥都市圈规划形成“一环、七射”的线网格局,总规模约507公里;杭州都市圈规划形成“八射一联、双十字”的线网格局,总规模约634公里;宁波都市圈规划形成“双V双环、十字穿城”的线网格局,总规模约484公里;温州都市圈规划形成“三线成环放射”的线网格局,总规模约257公里;台州都市圈规划形成“两环五射、两联六延伸”的线网格局,总规模约579公里。

此外,《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国办函[2020]116号)明确了市域(郊)铁路报批途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敷设方式、工程投资等条件限制了线网报批,二是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统筹协调存在难度,三是参照城市轨道交通报批的流程不够明确。

三、经验借鉴

总结长三角地区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及规划,总结经验如下:

(一)线网规划

应重点研究线网规模、线网形态、敷设方式等问题。线网规模应当与客流效益、地方财力相匹配;线网形态应重点考虑穿心线路,可以实现外围客流快速进入中心城区,但同时也面临工程投资等问题;敷设方式方面,地下敷设时车站造价是地铁的1.3倍,区间是地铁的2.5倍,地上敷设时是地铁的1.05倍左右。

(二)线路建设

应重点研究线路设站、速度目标值、供电制式及车辆选型等问题。设站方面,以城市板块定站,功能优先;设站不宜过密,保证市域(郊)铁路的旅行速度;速度目标值为100/120/160技术标准时,平均站间距分别为3/4/8公里,原则上不小于3公里。速度目标值方面,受到站间距、衔接线路、时间约束、费用约束(隧道系统+机电系统+车辆购置+区间风井+运营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供电制式及车辆选型方面,速度目标值在100公里/h时,全部采用DC1500V,大多采用B型车;速度目标值为120公里/小时时,多采用DC1500V,可灵活选用车辆;速度目标值为140公里/小时及以上时,全部采用AC25kV,地方主导项目多采用市域D型车,国铁集团主导项目多采用CRH 6型车。

(三)线网运营

利用既有铁路时,旅行速度大于同向公路。新建线路时,应当考虑与城际铁路互联互通。注重公交化运营、票务地铁化、优化客运组织、付费区换乘等问题。结合客流情况、主支线情况可采用多交路运营。

四、结论

长三角地区在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线网规划从“放射状”向“穿心、环线+放射”转变,但面临着工程投资、敷设方式约束等问题。报批程序逐步规范,但面临着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调、报批程序不够明确等问题。市域(郊)铁路建设、运营应充分汲取既有线路的经验教训,合理确定线站位方案,合理选择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车辆选型等,推进网络化运营,实现市域(郊)铁路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线网目标值市域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新型线网城轨乘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轨道交通COCC线网信号系统设计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紧凑型大都市区轨道线网形态配置研究
准移动闭塞系统针对市域快线的适用性分析
自动售检票线网化维修管理系统的构建
轨道交通市域线越行站配线设计研究
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的降脂目标值——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