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4-11路劲松
路劲松
梁山县人民医院,山东梁山 272600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临床两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病,老年人群体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青壮年,这是由于老年人年龄偏大,身体各项机能出现衰退导致的[1]。另一方面,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发生明显改变,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数, 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发展。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尤其在重要靶器官表现明显,如心脑血管、肾脏等,维持患者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等相关指标的稳定,是加强疾病控制,避免风险的关键[2]。 该文择选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该院收治的80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就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了实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 其中,对照组40 例患者中,患者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1∶19;最小年龄61 岁,最大年龄82 岁,平均年龄(68.74±6.33)岁;平均病程(9.22±1.39)年;患者接受治疗前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的 平均 值为(152.37±14.74)mmHg 和(95.28±8.13)mmHg。 研究组40 例患者中,患者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3:17;最小年龄62 岁,最大年龄84 岁,平均年龄(69.13±6.94)岁;平均病程(9.53±1.35)年,患者接受治疗前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的平均值为(156.29±14.64)mmHg 和(97.28±8.72)mmHg。 分别就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线资料信息,在两组患者中实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参与该组研究的80 例患者,高血压诊断结果均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WHO 组织标准相符合,糖尿病诊断结构均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相关标准符合。 所有患者均了解该次研究全部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相关药物过敏患者、排除严重心脏和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性降糖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一接受血压、血糖和胰岛素相关检查。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20066835)治疗,用药5.0 mg/次,1 次/d。
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性治疗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基础上, 进一步接受缬沙坦胶囊 (国药准字H20010811)治疗,用药80.0 mg/次,1 次/d。
1.3 观察指标
血压检测使用同一水银柱血压计对患者胳膊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测量,每人检测3 次,每2 次间隔4 min,计算3 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血糖检测分别取患者清晨空腹状态和服药前状态的肘静脉血样本, 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指标、餐后2 h 血糖(2 hPG)指标以及空腹胰岛素指标(FINS)。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药后血压下降幅度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治疗前均有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后血压下降幅度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服药后血压下降幅度对比[(±s),mmHg]
组别收缩压下降幅度 舒张压下降幅度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27.35±2.16 17.62±2.77 17.519<0.001 22.83±3.24 13.76±2.23 14.584<0.001
2.2 服药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变化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均得到了控制, 但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服药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服药后血糖与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 FPG(mmol/L)2 hPG(mmol/L)FINS(mIU/L)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5.56±0.72 7.62±0.83 11.857<0.001 8.12±2.71 10.04±3.06 2.970 0.003 9.87±2.93 13.55±2.64 5.901<0.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现代人的饮食结构、生活模式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呈逐年上涨的发展趋势[3]。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机能下降,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的群体。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健康的重要威胁,可能导致心脑血管、 肾脏等重要器官组织的疾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4]。同时,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用药缺乏科学性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疾病的潜在风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单一的药物治疗方案,很难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多种药物的科学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目的[5]。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 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用性广等特点,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发挥两种药物的优势,加强对患者血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控制。
氨氯地平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降压药物,对于各类高血压均适用,是钙离子拮抗药物,在降低舒张压方面效果显著[6]。氨氯地平的具体疗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氨氯地平具有降低后负荷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心率、血压与心脏做功乘积的下降,优化心肌氧需求,增强缺血供血能力;②氨氯地平对于钙离子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而细胞外钙离子密度与心肌、平滑肌的收缩联系紧密,借此可实现对钙离子通过特异性离子通道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阻断[7]。缬沙坦则是血管紧张素Ⅱ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对于AT1 和AngⅡ的受体结合有着直接的抑制作用,可以进一步控制醛固酮与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实现血压的降低和控制[8]。同时,缬沙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肾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肾血管阻力,进而提高肾小球滤过度,减少蛋白尿,保护患者肾脏的基础上,阻止疾病的恶化进行[9]。另外,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相关疾病恶化表现,具有较明显的逆转作用[10]。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为(27.35±2.16)、(22.83±3.2)mmHg,高于对照组 (17.62±2.77)、(13.76±2.23)mmHg (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5.56±0.72)mmol/L、餐后2 h血糖(8.12±2.71)mmol/L、空腹胰岛素(9.87±2.93)mIU/L 低于对照组的(7.62±0.83)mmol/L、(10.04±3.06)mmol/L、(13.55±2.64)mIU/L(P<0.05)。 这与耿文荣[10]的研究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6.68±1.65)mmol/L、餐后2 h 血糖(9.15±2.74)mmol/L 低于对照组的(9.53±2.57)、(10.03±4.31)mmol/L(P<0.05),基本一致。 这一结果证明,给予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 可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治疗效果,控制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降低幅度,加强疾病控制,避免疾病的恶化。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 可进一步加强对患者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的控制,维持相关指标的正常和稳定,减少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