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2021-04-09孙民治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指导思想篮球队篮球运动

陈 钧,孙民治

1895 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但由于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当时开展的篮球运动仅局限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大城市,竞技运动水平也非常低。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篮球运动得到迅速普及与发展,我国篮球运动员、篮球教练员和相关从业者,以高昂的革命热情,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迅速提高了篮球运动竞技水平。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初期,我国国家篮球队曾多次战胜一些世界强队,一度接近世界强队的水平;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我国男篮和女篮常年位居亚洲篮坛“霸主”地位;20 世纪90年代,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中,我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分别获得过第8 名,国家女子篮球队更是获得了2 次亚军。进入21 世纪,随着我国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先后进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尤其是在北京2008 年奥运会中,我国篮球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将我国的篮球运动推向新的发展高潮。

近些年来,我国国家篮球队的男子运动员和女子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均居世界前列,且运动队的人员保障充足;以CBA 为主的我国篮球职业联赛和CUBA稳步推进,其影响力不断上升;各类业余篮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全国;据腾讯体育报道,目前我国的篮球人口已达1.4 亿,“泛篮球迷”有5 亿之多。毋容置疑,作为“三大球”之一的篮球,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令人不解的是,政府和社会投资多了,职业篮球联赛“火”了,喜欢篮球运动的人也多了,而我国篮球运动的竞技成绩却出现了下滑。在伦敦、里约的两届奥运会中,中国男篮一场未胜;2019 年中国男篮在本土举办的“世界杯”小组赛中即遭淘汰,失去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在2015 年的女篮亚锦赛中,中国女篮输给日本35 分之多,里约奥运会跌出前八,排名第十;更让人堪忧的是,在2019 年U19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在小组赛上输给法国队63 分,输给塞尔维亚队49 分,排名最末。

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以史为鉴,能知兴替。本文旨在以历史的视角,从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入手,回顾、梳理、审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脉络,透过现象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探析新时代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略。

1 新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

1.1 新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阶段划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期间有高潮,也有低谷。根据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历史特征、竞技成绩、重大历史事件,将新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分为以下4 个阶段。

1.1.1 推广、学习与提高阶段(1949—1965 年)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基本方针指引下,体育运动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篮球进入了学习、推广和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由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合力推动了篮球运动迅速普及,当时在北京、上海、天津等30 个城市的职工篮球队的数量达到12 074支,全国修建的篮球场达到16 549 块。另一方面,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组建了国家男子和女子篮球队及各大区篮球队;制定了国内篮球竞赛、运动员等级和裁判员等级制度;积极参加国际性的篮球赛事(1949 年8 月派出第一支大学生男子篮球队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第10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并邀请一批东欧国家篮球队来访,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了我国对竞技篮球运动的认识;组建体育学院(1952 年陆续在北京等6 省市建立体育学院;此外,在一些综合类、师范类大学建立体育系),邀请苏联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培养我国第一批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为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组织一线教练员和研究员就我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技战术风格展开大讨论。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我国竞技篮球运动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比赛中多次战胜苏联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强队,这一阶段成为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阶段。

1.1.2 停滞、困惑阶段(1966—1976 年)

1966 年 5 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持续了 10 年,中国体育的发展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各项事业处于一片混乱状态[1]。这一阶段,体育专业队被迫解散,几乎所有国际体育赛事都被取消参赛。篮球运动也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终止了一切训练和竞赛。一些曾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篮球从业者,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都受到批斗[2]。“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篮球运动整体遭受重创,竞技运动水平大幅度下降。

1.1.3 复苏、提高阶段(1977—1994 年)

20 世纪70 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体育领域也全面拨乱反正。1978—1980 年,原国家体委召开了3 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举国体制的形成,集中国家一切力量,以竞技体育带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此时又恰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篮球后备人才训练体系迅速建立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篮球队在奥运会和世界篮球锦标赛等国际赛事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一阶段是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第二个历史高峰阶段。

1.1.4 改革、攀登阶段(1995 年至今)

20 世纪90 年代年以来,伴随着金牌战略、《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篮球运动的三级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逐步被打破。1995 年,在原国家体委“坚持正确方向,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改革,发展体育”的精神指引下,坚持“积极、稳定、健康、有序”的改革政策与外资企业合作,以当时的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的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开启了中国篮球职业联赛改革之路。同年,原国家体委篮球主管部门与原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现首都体育学院)成立了第一所“中国篮球学校”;1998 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推出CUBA 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一阶段,一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之路。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打出了这一历史时期最高竞技水平,获得了第8 名,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篮球运动热潮,但在这个时期我国国家篮球队的国际大赛成绩均未突破历史最好成绩。

1.2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发展及其成因

由表1 可以看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与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历史阶段相对应,每一阶段都有其训练指导思想与技战术风格,可以概括为“初步形成(1949—1965 年)”“停滞困惑(1966—1976 年)”“继承发展(1977—1994 年)”和“模糊散乱(1995 至今)”几个特点。中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和技战术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逐一分析中国竞技篮球每一发展阶段训练指导思想的成因。

表1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和成绩

1.2.1 通过学习与借鉴,初步形成以“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1)快速吸收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篮球带来的新理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这一时期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篮球理论体系,篮球训练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我国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准、技战术等还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参与的几次大型国际篮球赛事也是胜少负多。为摆脱落后局面,我国还频繁与世界篮球强队(匈牙利、保加利亚、苏联[3])交流学习和比赛经验。正是由于这些国际赛事的参与,我国国家篮球队与世界一流篮球队有了交流的机会,开始放眼世界,对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加强向世界篮球强国学习,主要是学习苏联,并根据当时我国运动员的身材特点,制定我国篮球运动技术向“快速”发展的总体方向。

2)受运动员身体条件的局限和我国军事指导思想的影响。1955 年3 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运动员训练工作会议上,原国家体委运动竞赛司司长李梦华对球类运动提出了“积极、主动、快速”的指导思想。以李梦华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前辈在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指导思想和战斗经验。这一代革命者的指导思想、工作作风,与革命根据地和八路军中的篮球运动,对新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训练思想、技战术风格及球队的管理等方面无不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这一训练指导思想的提出,也从侧面鼓励了当时的篮球运动应当对旧中国的体育观念、制度、方法加以根本性地改造,要在摒弃近代篮球运动消极的影响中前进,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一部分人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思想来从事篮球运动[4]。之后,又提出了“狠、快、准、稳、灵”的技术风格,“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战术指导思想。总之,上述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提出,使我国的竞技篮球水平突飞猛进,在世界篮坛占据了一席之地。历史证明,“1949—1965年的这段时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时期,是中国竞技篮球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5]。

1.2.2 针对处于停滞状态的中国竞技篮球,突出了“勇猛顽强”和“全面”的训练指导思想

1966 年5 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面对这种情况,1972 年底召开了全国“三大球”的训练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竞技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相对于之前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勇猛顽强”和“全面”的概念。这是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思想作风提出来的,有利于克服“文化大革命”前期对我国篮球事业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鼓励教练员和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因陋就简,在艰苦的条件下重拾信心,恢复篮球运动训练,使我国竞技篮球运动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

1.2.3 在坚持“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方向基础上,增加了“三从一大”等训练指导思想,体现了继承与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体育领域也全面拨乱反正,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比赛,使我国竞技篮球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转换进攻缓慢,战术比较单一,控制球、支配球的能力差,防守水平较低。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国篮球的“快、准、灵”的技术特点也得不到充分展现[6]。针对当时运动队存在着管理不严、纪律松散、不思进取等问题[7],以及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在世界篮坛仍处于劣势这一现实,1981 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上提出了“三从一大”“以小打大”“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旨在篮球界抵制不正之风,树立为祖国篮球事业奉献的精神,重拾传统。1985 年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以小打大”“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并统一了我国篮球运动总的发展方向。随着“攻守平衡理论”被世界强队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运用,以及我国篮球在国际大赛中攻强守弱的特点,1988 年提出了“以防守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强调从防守做起,其目的在于补短板,促进我国竞技篮球整体水平和成绩能“更上一层楼”。

1.2.4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变得“模糊与散乱”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竞技篮球先后提出了“系统训练、打好基础、加强体能、全面创新、百花齐放”的二十字方针,并在2005 年提出了“以世界先进篮球技战术为方向,形成全面、快速、准确、稳定、凶狠的技术风格和内外结合、攻守兼备、以守促攻、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战术风格”等诸多训练指导思想。这些表述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模糊和散乱的,针对性不强。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受“金牌战略”对原有篮球训练体系的影响,篮球界对训练指导思想重视不够。2)随着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的发展,运动员流动性的加大,打破了原有因地域长期形成的南北派的技战术风格打法。3)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失去了“快速、灵活、准确”及“以小打大”的风格特点,而现有指导思想在继承与创新中缺乏精准落实。4)21 世纪以来,中国国家队多以国外教练员为主,但这些教练员多数并不了解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加之聘期的局限性,他们多按照自己熟悉的欧美篮球理念、训练指导思想来打造中国国家队。殊不知,中国运动员与欧美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战术能力、个性特点、成长过程方面是有差异的,更有文化背景的不同。

2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现状分析

2.1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变化

2.1.1 篮球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 年新一届中国篮球协会成立,并与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脱离,姚明当选为新一届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原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职能全部移交中国篮球协会,中国篮球协会成为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实体化协会,完成了“管办分离”。这些改革对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1.2 组建CBA 公司,进一步推进了篮球联赛的职业化

由中国篮协独立管理,篮协与俱乐部共同成立了CBA 公司,CBA 公司独立运营联赛,俱乐部参与联赛管理。增加比赛轮数,扩大季后赛球队数量,使球员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推行标准版球员合同;推出了选秀制度,出台了新的裁判员管理办法,增加了裁判员分级制度和建立了裁判视频回放中心,使联赛在职业化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2.1.3 推行了双国家队制,启用年轻教练员,国家队征召制改为邀请制

国家队分为红、蓝两队,交替参加各类国际赛事,激发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使一批有潜力的年轻球员在大赛中得到了磨练,有利于选拔人才,同时也有效缓解了球员的“征战”疲劳。

2.1.4 大力发展“小篮球”项目,校园篮球有新举措

2016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校园篮球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印发。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的直接领导下,由首都体育学院牵头的全国校园篮球联盟,几年来围绕篮球特色校建设,开展篮球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全国初中组、小学组冠军赛;编制《青少年校园篮球教学指南》;拍摄教学短片《天天篮球》等,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篮球协会2017 年推出了“小篮球,大梦想”计划,在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有组织地开展了全国小学生篮球联赛和培训活动,目前已有超过10 万小学生注册。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必将为进一步普及篮球运动,理顺体教融合培养体系,更好地培养竞技篮球后备人才,提供全新的政策支持。

2.1.5 国际交流常态化和多样化,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一是国际交流既有中国派运动队和教练员出国学习和比赛(仅2017 年国奥和国少篮球队就外出参加近60 场国际比赛),也有请国外教练员来华执教和讲学;既有各级国家队、职业俱乐队等球队集体出国集训和比赛,也有运动员个人在休赛期赴国外请私人教练指导训练。二是交流的国家不仅局限于美国,还包括一些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三是各职业篮球俱乐部和国家队在训练中引入体能训练师和视频分析师,努力提高训练和比赛的科学化水平。

2.2 现阶段中国竞技篮球运动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当今中国竞技篮球运动也面临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也是最为显见的就是中国竞技篮球的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下滑,据国际篮联(FIBA)最新世界排名,中国男篮目前排在第28 位、中国女篮排在第9位、青年男篮排在第14 位、青年女篮排在第10 位。令人困惑的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度增长,拥有世界第二大的职业篮球联赛,有过亿的篮球人口。再据有关资料报道,全国篮球培训机构达到1.7 万家,从业人数超过45 万人,篮球运动热潮涌动。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竞技篮球运动成绩似乎没有理由滑坡,这其中的问题根源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战略和训练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以来,由于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矛盾,各俱乐部多关注眼前的成绩和利益等,现阶段中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战略和训练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发展战略”是指重大的、全局性的、规律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宏观发展战略谋划不足,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就缺乏了稳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失去了过去的“全国一盘棋”的优势。“训练指导思想”是全国训练的指南,没有清晰的训练指导思想,训练工作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球队的技战术风格就难以形成。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训练指导思想正确,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就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2.2.2 篮球运动员基本功不强

在2008 年奥运周期,时任国家篮球队的外教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国国家队队员基本功差,而曾经的国家队主帅宫鲁鸣也作出过相似的论断。此外,从第29届、第30 届和第31 届奥运会中我国男篮与其他5 个国家篮球队(选取近3 届奥运会排名较为稳定的且具有一定实力区分的队伍)的数据统计中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问题,具体见表2 和表3。

表2 3 届奥运会6 国篮球队投篮场均指标[8]

表3 3 届奥运会6 国场均指标基本数据[8]

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功直接体现在比赛的技术上,从表2 和表3 的数据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国家队男篮球员在投篮、助攻、抢篮板球和控制失误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球员均有一定的差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篮球运动员基本功不足。

导致这一现象可能有以下原因:1)对基本功认识不足,练得不扎实。各级球队,尤其是青少年球队,在成绩导向压力下,不愿花时间苦练基本技术,急于求成。此外,在没有明确的训练指导思想指引下,训练中也缺乏理论与实践创新。2)一个国家的职业篮球联赛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竞技篮球运动的实力。而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联赛整体水平不高,主要是各球队过度依赖外援,对技战术打法缺乏研究与创新,并疏于国内球员尤其是年轻运动员的培养。3)国家队主教练不稳定。在进入21 世纪不到20 年的时间,中国男篮主教练更换了9 人次,女篮主教练也达到5 人次。教练员之于一支球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她)是一支球队的总指挥,是球队技战术打法的设计者,不仅要负责日常训练和比赛工作,而且还是组织管理者,教练员的执教理念和人格魅力都将深深地影响着球队和每一名队员,但如此频繁地更换主教练,使我国国家篮球队难以形成稳定的技战术风格,而国家篮球队又是一个国家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风向标。此外,我国篮球教练员整体理论和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的系统培养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教练员钻研业务的动力不足。

2.2.3 对自身历史经验总结不够,对现代亚洲和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缺乏深入研究

首先,对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不够。事实上,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在20 世纪60 年代、80年代和90 年代,紧跟世界篮球运动发展潮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发展战略,并形成了独特的技战术风格,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有一定的成功经验。而我们对此缺乏提炼和总结,对自身特点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其次,对亚洲球队的忽视。曾几何时,中国篮球一直是亚洲的“霸主”。现如今,伊朗等西亚国家的篮球悄然崛起,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一直在有步骤地归化球员,制定青少年篮球发展计划,以及澳大利亚参加亚洲杯等,对这些变化,我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接导致近年来在亚锦赛和亚运会上的接连失利。再次,对世界竞技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缺乏深度和前瞻性研究。当前世界竞技篮球运动已朝着技术力量(高度与速度最优化)为主,强调快速攻防、强对抗、加强外线三分等方向发展,而我国竞技篮球训练还在一味追求高度,固守着“高举高打”。虽然引入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但又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强调了NBA 球队训练的短时高效,却忽略了NBA 球员在俱乐部训练之余在私人训练指导下的刻苦训练。类似种种不结合自身实际地盲目效仿并不能使我国竞技篮球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2.4 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匮乏

2019 年,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曾表示,“全国是14 亿人口,中国篮协注册的常备运动员可以掌控到13 000 人,而日本篮协这个数字是 75 万人,美国篮协掌控 2 300 万人[9]”。很显然,如果我国想要更好地发展竞技篮球,就需要继续扩大我国的篮球人口。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20 世纪末,在“奥运战略”和“全运战略”实施下,我国原有的篮球三级训练培养体系被打破,并且现在我国竞技篮球人才数量短缺[10]。进入21 世纪,相关部门采取了很多办法与措施,例如“体教结合”“体教融合”,职业俱乐部建立“准入制”,所有俱乐部必须建立二线队伍等。目前看来,后备人才培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至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2)虽然我国CUBA组织管理较为规范,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竞赛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训练水平不高,训练保障不够,总体的竞技运动水平还满足不了职业俱乐部的选材要求。3)中、小学篮球赛事多而杂,缺乏统筹谋划。更有甚者,在商业化的驱动下,幼儿园就开始组织篮球比赛,而这些做法却违背了运动规律和成才规律。4)各种青少年篮球培训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扩大篮球人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缺乏专业指导、行业规范与管理。5)职业联赛中各俱乐部为了比赛成绩,或囿于现有政策管理制度和人们的认识,对二线青年队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

2.2.5 优秀篮球教练员较为稀缺,且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近些年,国家队主教练在人选遴选上捉襟见肘,为抑制成绩下滑,国家队相继聘请外国教练。此外,当前我国篮球教练员培训体系是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包括各类短期培训及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可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培训大纲、课程、教材体系,更缺乏教练员一体化方案和教练员示范课程,缺乏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的指导[11]。

造成这一局面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各级对教练员的选拔、培养重视不够。2)教练员培养与管理缺少顶层设计,保障制度、激励政策和措施不健全,现有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不能有效支撑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对教练员的要求。3)世界竞技篮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对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两类篮球教练员,无论是专业队退役运动员转为教练员,还是体育院校毕业生从事教练员工作,均有自身的短板,未有很好的解决方案。4)教练员群体钻研业务的学习氛围不浓,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待提高。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没有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武装的教练员,其训练水平也一定是落后的[1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竞技篮球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教练员整体素养较高,另一方面就是开展了“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技战术风格”的大讨论,形成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氛围。

3 对中国竞技篮球运动未来发展的建议

3.1 制定新时代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战略、训练指导思想

新时代的中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需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明确训练指导思想和形成中国特有的技战术风格,并统一思想与行动,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明确训练指导思想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要认真总结我国竞技篮球历史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坚持“快速、灵活、准确”的发展方向,但要有创新。二是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我国竞技篮球的现状和世界竞技篮球发展趋势,遵循竞技篮球运动规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三是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相结合,要定位准确。四是个别与整体相结合。既要有整体的考量,将国家篮球队的发展、职业联赛改革、后备人才体系完善、教练员水平提升、篮球文化建设等统筹加以整体考虑;同时又要针对某一环节、某一局部的具体问题有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将个别寓于整体中。此外,发展战略、训练指导思想明确后,要有切实可行的、有力的措施及制度保障贯彻落实。

3.2 以竞赛为突破口,加强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竞赛制度建设与竞赛改革,坚持以竞赛为杠杆、检验为目的、练兵为核心、提高为目标,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保障国家篮球队伍的人才质量[12]。中国的竞技篮球运动水平要提高,必须在稳定现有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加强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路径有:一是充分推进政府新出台的政策落地。首先以竞赛为突破口,建立起全国大中小学完备的竞赛体系,逐步将国家体育总局的“U 系列”比赛并入全国校园篮球中学和大学赛事体系。二是打破“体教”之间的藩篱,将国家体育总局原有的竞技体校人才培养途径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学训一体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升学通道的政策性机制。三是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鼓励退役的专业运动员、专业队的教练员进入校园进行篮球执教。四是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和社会资本向后备人才培养领域投资,同时要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管力度。

3.3 提高对篮球基本功训练和强对抗的认识,“从小抓起”,层层落实

中国篮球要想跻身世界强队行列,必须要有一流的基本功。今后要提高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基本功重要性和强对抗的认识,尤其要提高青少年教练员对此的认识;篮球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提出训练管理的相关要求,“从小抓起”,层层落实,同时要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

3.4 深化职业联赛改革,提高联赛质量

2016 年11 月22 日,中篮联体育有限公司正式成立,CBA 公司实现“管办分离”,CBA 公司的独立化运营为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13]。自CBA 公司成立,我国职业篮球联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空间依然很大,未来应在提高联赛质量上发力。一是进一步推进裁判员职业化;二是在外援选拔、上场时间等方面,制定新的政策,要充分平衡国内球员培养与赛事观赏、俱乐部利益之间的关系,取得最大公约数;三是对各俱乐部二线球队的资金投入、训练管理、比赛安排等要有制度创新和具体要求;四是对俱乐部的教练员聘任和管理要兼顾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使教练员有一定时间实施自己的执教理念,形成自己球队的风格特点。

3.5 建立教练员培养体系,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

首先,篮球运动主管部门应加强教练员培养体系的制度建设,打造教练员分级培养体系,并形成管理规范,有激励机制的规章制度,同时处理好当下教练员培训要求与未来制度的衔接。其次,完善各级教练员的注册、资格认证、培训课程和晋级等制度,完善培训及考核的形式与方法,以及教练员的遴选。第三,由中国篮协统一进行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教练员培训,针对不同背景的教练员,培训应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在有条件的体育院校开设篮球教练员专业方向课程,建立篮球教练员学院。第五,对有发展潜力的国家篮球队年轻教练员给予重点培养,采用国家专项资金补贴政策,实行双导师制培养2~3 年,由高校教授负责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国家篮球队资深教练员负责执教实践能力培训。第六,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篮球队教练员选拔制度,主教练相对稳定,坚持采用复合型国家篮球教练员团队。

3.6 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竞技篮球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世界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手段、新的训练理论、新的技战术打法加速更新。我国应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研人员与一线教练员在训练实践方面的合作,以“补短板、找规律、谋创新、提效率、有特色、提成绩”为出发点,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同时在全国体育院校,建立篮球学院,为我国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3.7 加强篮球文化建设

一个运动项目的文化是这个运动项目的“魂”。在NBA 中,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在提高俱乐部成绩和俱乐部运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4]。我国的竞技篮球运动要想“根深叶茂”,球星层出不穷,必须构建我国竞技篮球自己的篮球文化。2017 年7 月25 日,中国篮球协会与天津市体育局签署了《关于在天津设立中国篮球博物馆的合作意向书》,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篮球文化建设:1)要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3 个维度进行中国篮球文化的顶层设计和规划。2)要促进CBA篮球文化发展,做好CBA 球星的“包装”,同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CBA 篮球文化价值观;抓住赛季重要节点(如选秀、球员退役、全明星赛、总决赛颁奖等),增强仪式感,引导形成球迷文化等。3)推进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育人功能。4)运用文学、艺术、电影、游戏以及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宣传中国篮球运动文化。

致谢:严瀚博士、毛永强博士为本论文所做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猜你喜欢

指导思想篮球队篮球运动
幼儿篮球运动
第20届CUBA男篮四强攻防能力分析*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篮球队访平壤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健康饮食
篮球市场推广对篮球运动的促进作用分析①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
浅谈《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