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肢CTA 在血管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2021-04-09骆跃昌继龙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四肢造影剂肢体

骆跃,昌继龙

1.文山州人民医院影像科,云南文山 663000;2.文山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文山 663000

血管损伤是常见严重创伤之一,创伤患者主要致病原因之一为车祸外伤,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拥有汽车的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外伤肢体损伤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会因肢体主血管破裂或断裂,发生大量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发生低血压病、休克;或是由于血管在受到损伤时,损伤部位会内出血发生明显肿胀,长时间肿胀导致患者广泛皮下淤血,形成搏动性和张力性大血肿[1]。因此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疾病发展。临床上诊断血管损伤的方式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诊断方式有增强CT、四肢CTA 等,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各不相同[2]。该研究选择该院2018 年4 月—2019 年5月间收治的血管损伤患者74 例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讨在血管损伤诊断中应用四肢CTA 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74 例血管损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认为血管损伤患者;经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完善患者。排除标准:肿瘤等恶性疾病患者;神经严重疾病患者;肾脏、肝脏、心脏等器官衰竭患者;一般资料不全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该次实验研究中74 例患者分别接受增强CT 和四肢CTA。男性患者 38 例,女性患者 36 例;年龄为 18~72 周岁,平均(33.15±3.12) 周岁; 受损血管:12 例足背动脉、13 例胫后动脉、12例胫前动脉、9 例腘动脉、4 例股动脉、8 例尺动脉、8 例桡动脉、8 例肱动脉;受伤原因:运动损伤5 例、摔伤2 例、车祸67 例。该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增强CT 检查具体流程如下:选用增强CT 检查仪,扫描区选定为上肢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至掌部动脉,下肢髂动脉分叉至足背动脉,静脉注射100 mL 碘海醇(国药准字 H20055498),流速控制为 2 mL/s,行 CT 检测,对诊断表现与诊断结果进行总结。

四肢CTA 检查标准为: 使用四肢CTA 检查仪器,设定参数定位像层厚1.5 mm,层距1.5 mm 行轴面扫描操作,上下肢扫描范围分别为:从上肢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至掌部动脉,从下肢髂动脉分叉至足背动脉,扫描层面应平行于四肢,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100 mL 碘海醇,流速控制为 4 mL/s,选用 30 mL B 盐水;100 mL A 碘海醇;30 mL B 盐水形式,后对诊断表现与诊断结果进行总结。

1.3 观察指标

对血管损伤患者的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结果、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结果包括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结果。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准确率=(确诊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结果

患者经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检查后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结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diagnosis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enhanced CT and CTA of limbs[n(%)]

2.2 患者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准确率

患者经不同检查后经四肢CTA 检查诊断准确率(98.65%)与增强 CT 检查(94.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增强CT 和四肢CTA 诊断准确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atient enhanced CT and extremity CTA[n(%)]

3 讨论

导致血管损伤的原因有间接暴力、直接暴力、骨折等,血管损伤患者常见症状有休克、足背动脉或动脉搏动消失或微弱、血肿、淤血、出血等症状。其中休克是由于患者出血过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发生低血压病,导致休克。出血主要原因是肢体主血管破裂或断裂,发生大量出血。开放性动脉伤出血多为喷射性或搏动性出血,血液呈现鲜红色[3]。闭合性出血主要是由于血管在受到损伤时,其损伤部位肢体会内出血发生明显肿胀,长时间肿胀会导致患者广泛皮下淤血,形成搏动性和张力性大血肿。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但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较弱或消失不一定是由于动脉损伤,而搏动正常也不能排除动脉损伤的可能,如经脉部分断裂伤或动脉部分断裂伤都会导致远端动脉搏动发生改变。现阶段对四肢血管损伤多采用修复方法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截肢发生率[4]。

在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同时,血管附近组织亦会遭受损伤,如神经损伤、肌肉损伤、关节损伤、骨损伤等,但应优先处理血管损伤。因此有效地进行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缓疾病发展速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诊断血管损伤的检查方式有手术探查、动脉造影与其他检查。对于定位困难、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通过动脉造影术发现可能存在的动脉多处损伤,对于假性动脉瘤、晚期血管损伤、动静脉瘘也应采取动脉造影进行检查,以明确损伤侧支循环情况、损伤范围、损伤部位。而B 超检查与多普勒超声波检查也能够诊断血管损伤,其准确率也较高,能够清楚查明动脉损伤[5]。临床症状显示动脉损伤可能性较大,且未能确诊的患者应立即做手术进行探查,若发生阴性探查可能因延误处理,甚至丧失生命[6]。血管损伤的诊断方式有很多,可应用较为广泛、准确率也较高的CTA 检查[7]。

CT 血管造影 (CTA) 是将CT 增强技术与快速扫描技术、大范围技术、薄层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后处理,清晰f 将机体各部位血管细节进行显示,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等优点,能够有效显示血管疾病和血管异变,对病变与血管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8]。在医学上,CT 又被称作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血管造影是介入检测方式,其将显影剂注入患者血管内,因X 线无法穿透显影剂,因此血管造影恰好利用此特性,通过显影剂在X 线下的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通常情况下,CTA 检测的血管造影剂是碘试剂,但在少数特殊情况,如碘试剂禁忌证的患者中,会使用二氧化碳作为造影剂进行CTA 检查。CTA 检测是指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图像,三维对血管系统进行显示,取代部分DSA 检查。CTA 能够清晰显示动脉以及动脉主要分支,对闭塞性血管病变能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伴随放射学不断发展,CTA 成为临床重要的诊断方式,在介入治疗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TA 在外周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心脏大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9]。

增强CT 是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为患者进行CT 扫描,观察感兴趣区域的血供情况进行诊断。而CTA 是使用导管从机体某处血管内插入直至插到感兴趣区域,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观察血管显影情况。二者不同在于机器使用与操作人员和患者的位置关系等不同。增强CT 虽然需要注射药物,但仍认为是无创,而CTA 是有创的。增强CT 普遍是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而CTA 是观察血管情况。CTA 相较于增强CT 能更加清晰地查看血管狭窄程度,是检查血管的金标准。该次研究表明,患者四肢CTA诊断和经增强CT 检查后诊断结果:经四肢CTA 检查造影剂外溢 (100.00%)、假性动脉瘤 (56.76%)、动-静脉瘘(100.00%)与增强 CT 检查造影剂外溢(98.65%)、假性动脉瘤(55.40%)、动-静脉瘘(9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患者经不同检查后诊断准确率经四肢CTA 检查(98.65%)与增强 CT 检查(94.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梅等人[10]研究:CT 增强检查共检出动脉瘤5 例;CTA 检查共检出动脉瘤12 例,动静脉畸形l 例。CTA 作为简便的非损伤性血管检查方法,在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对危重及术后复查患者更具实用价值。CT 血管造影在血管疾病的检查与诊断中具有显著的意义。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四肢CTA 检查、增强CT 血管损伤能够明确损伤周围有无血栓形成,清晰显示断裂或损伤部位,为外伤患者明确是否发生血管损伤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四肢造影剂肢体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肢体语言
跟踪导练(四)
肢体写作漫谈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