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维A 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4-09张锁林
张锁林
蒙自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云南蒙自 6611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属于一种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殊亚型,这种病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的特异性染色体出现异常形成的一种临床病症,异常基因会导致患者粒细胞分化,停滞于早幼粒细胞阶段,导致患者机体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引发患者出现急性死亡[1]。在今年临床研究中认为对患者进行治疗,可选择维A 酸片联合三氧化二砷进行治疗,这样能够使患者的高危致死性疾病转化为一种无需移植就可能治愈的疾病状态。但这种方案的危害性较大,属于“以毒攻毒”,容易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复方黄黛片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一种新型治疗口服砷药,这种药物使患者在治疗时无需接受输液治疗,采用口服用药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为寻求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将2017 年1 月—2019 年3 月该院数据库资料确认存在资料登记的68 例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将维A 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应用于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的具体疗效,取得良好的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数据库资料登记的68 例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资料录入Excel 表格后,按照表格公式法进行两组随机均分,每组34 例。
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9∶15);患者的年龄 32~61 岁,平均年龄(43.9±1.4)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7∶17);患者的年龄 32~60 岁,平均年龄(44.9±1.4)岁。
纳入标准: 患者在入院时符合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基本资料已录入该院数据库中;患者个体资料稳定,未见生命危险;患者具有良好的随访耐受性。
排除标准: 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3 个月内接受过其他疾病治疗或其他实验患者; 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或无正常认知功能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通过,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接受该次研究指导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家属可代签。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根据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给予患者悬浮红细胞、血小板以及新鲜冰冻血浆等物质注射。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口服维A 酸片(国药准字H109 70053)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每日用药25 mg/m2,患者连续用药,14 d 后停止用药14 d,随后再进行14 d 用药,连续循环7 个周期后患者完成治疗。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复方黄黛片进行治疗,患者的维A 酸片用药方式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同时增加复方黄黛片(国药准字Z20090788)作为治疗方案,每日用药剂量为60 mg/kg,患者连续用药28 d 后停止用药28 d,连续循环4 个周期后完成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所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组间差异。显效:在患者治疗完成后,患者的白血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各项实验室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未见病情复发;有效:在患者完成治疗后,白血病症状有明显好转,患者主诉症状良好,各项实验室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加剧,实验室检查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未见改善。(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总有效率。
对所有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感染、出血、胃肠道反应。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为97.06%,相较对照组的76.47%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并发症发生状况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0,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危重性,但这种病症的临床发病率较低,基本可在0.03%~0.05%左右[4]。患者在发病后病死率较高,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常用的维A 酸片将RARa 作为靶点,通过降解融合蛋白的方式来诱导早幼粒细胞进行分化,这样能够使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正常,以达到优化的治疗效果[5-7]。而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发现,将中药制剂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所获得的效果较为良好,该次研究中所应用的复方黄黛片中的主要成分包括:青黛、雄黄、太子参、丹参[7-9]。药方中将雄黄作为君药,这种药物能够直接发挥细胞毒性,诱导细胞死亡,进而干扰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过度增殖同时还能够有助于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达到治疗的效果。方中青黛为臣药,这种药物能够起到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配合丹参、太子参分别为佐使,能够有助于凉血消肿、补气生精[10-11]。
在该次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改善总有效率达97.06%,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6.47%来说明显更高。而在何秋连等[12]的研究结果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口服维A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以及单纯应用维A 酸进行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66.00%来说明显更高,该次研究结果可参考性较强。但在其研究结果中并未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而该次研究对该数据进行了完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8.24%。结果说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口服维A 酸片配合复方黄黛片进行治疗,能够有助于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虽然在该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应用维A 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12],对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所获得的效果较为良好,但总体来说这种治疗方案属于一种药物保守治疗,难以特异性地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彻底治愈,在临床上患者应当尽可能配合化疗或其他方案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有助于使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提高,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
综上所述,将维A 酸片应用于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具有高度的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