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步“云”端贴“地”前行

2021-04-08洪丽玲

新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室校园智慧

洪丽玲

人类进入了崭新的智能时代,教育也因此正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一系列推进智能技术应用和智慧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规划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入了新时代。我校自2017年以来,以创建智慧校园为路径,直面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困惑,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漫步“云”端到贴“地”前行,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

一、 腾“云”驾雾,优化环境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融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化环境,形成智能化的应用与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校园,首先必须创设智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

1. 建设互联、共享的校园网络环境。校园网络环境是智慧校园最基础的支撑和保障。近年来,我校大力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运用,努力提升智慧校园基础环境建设。学校有光纤接入互联网,网络服务全覆盖,校园的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学校网络互联互通,已形成泛在化的网络环境。

2. 打造互动、生态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是指为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的教室空间,是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智慧学习环境的新形态。学校每间教室安装了HiTeach智慧教学平台,为每位学生配备IRS反馈器,实现“教师端+学生端”的系统运行,用于支持教师实施教学、测评、诊断、补救等教学行为。课堂上,教师借助智慧教室终端提供的数据,实时采集并分析学生的学情信息,做出基于学情的教学决策,形成了“课前学情数据采集—课中学情动态诊断、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课后个性化补救”一体化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

3. 创建新型、前沿的特色教室。我校建有支持STEAM教育的科学探究实验室、虚拟创客教室、智能机器人工作坊等特色教室,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开展学科融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跨学科教学的新型模式。

二、 天高“云”阔,服务助力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学校不但更新了硬件设备,同时引进了多种应用服务平台,满足信息化环境中学校管理、教学及教研活动的需要。

1. 智慧教学服务。我校教师在福建省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开通实名制网络空间,进行资源管理和共享、开展线上教研、发布教学反思等。教育公共资源平台、希沃课件库平台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科工具、互动的授课模式和海量的课件资源,其强大的备授课功能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智慧学习服务。我校建立一对一数字化课堂实验班。一对一数字化设备能储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知识,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监控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及时反馈,让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有机关联。

3. 智慧评价服务。 我校自行研发了“福州市宁化小学学生综合评价”系统,以科学直观的数据统计,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学业水平分析,帮助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通过“班级优化大师”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对学生行为进行跟踪、分析,为教师的决策提供辅助性支持。学校从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品德发展水平等多维度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智慧管理服务。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账号实现学籍管理、资源管理、财务与装备管理、家校互联。学校通过“希沃信鸽”,可动态收集教师课件制作、听课评课、互动教学、家校沟通等教学行为数据,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保障措施,拨“云”见日

要更好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有效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促进智慧校园建设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合理规划。围绕智慧校园建设,我校制订了分年度目标。2017-2018年,建设校园环境网络化,学校管理智能化;2018-2019年,推进教学应用智慧化,教师培训远程化;2019-2020年,夯实教师教学精准化,学生学习智能化。

2.  队伍建设。我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好的骨干教师,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队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观学习,包括信息化教学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等,让骨干教师开阔眼界,提升格局。学校管理者每年至少参加1次教育信息化培训学习,提升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领导力,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大赛”活动,搜集优秀典型案例,共建共享资源库。

3. 经费、网络安全保障。学校在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智慧校园建设经费得到了保障。学校配备网站安全防护设备,实施等级保护备案,为智慧校园应用提供统一入口,具备防火墙、病毒防护、入侵检测、上网行为审计等功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达到一级。学校还制订网络安全的应急处置方案和维护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

四、 特色创新,“云”蒸霞蔚

1. 科研引领,多学科融通。学校围绕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形成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应用、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生活等为共同体的智慧化新空间,开展研究和探索。2016年,福州市宁化小学成为了教育部重点课题“‘互联网+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实验校;2019年3月,我校语文组申请了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基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课题;2019年11月,我校申请了福州市电教馆“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等等。学校努力以课题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为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信息化教育的新常态。

2. 以生为本,多样态呈现。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充满活力、多样化的教学生态正在形成。例如,学校构建了“基于HiTeach平台应用下的智慧教学模式”(简称“一四三模式”)。“一四三模式”即一个目标,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四个流程,即运用数据分析学情,确定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策略,精准定位教学;展示分享经验,精致内化学习;诊断学习效果,提供协助补偿。三个策略,一是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且有助于知识概念获取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完成,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二是课中教师应推动并关注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实时了解全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据此调整教学内容;三是课后教师需精确诊断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提供适当的协助,实现个性化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學习成效。再如,我校多学科联合探索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融通式的实践性课堂”,这是一种不同学科融合教学的新课堂模式。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成果,从技术、制度、管理、安全等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更加智能化、融合化的智慧校园环境,从而不断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宁化小学?摇责任编辑:刘贞辉)

猜你喜欢

教室校园智慧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