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女性文学新收获
——散文集《清香原野》研讨摘要
2021-04-08陈福民
一、新颖而具有前瞻性
陈福民(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讨所研究员)
今天有幸参加木琴香女士散文集(五卷本)出版首发暨研讨,来到丽江古城,特别是在木府开会,我觉得相得益彰,与环境之间有一种别样的感受。研讨会我们开得多了,都是在一个作协的楼里开会等等,宁肯刚才发朋友圈说我们正在木府勤政殿里开会。这次研讨会的规格和档次都非常高。
坐在这里,我非常感慨,见到了云南、丽江各位新朋老友,与大家分享这一美好时刻,本身带有文化、文学、审美的意味。我们有幸来此,大家坐在一起研讨木琴香女士新书《清香原野》,这本身就是一个审美活动,这个活动给我带来许多感慨。具体到木琴香新书,《清香原野》让我有另一个感觉,百花文艺出版社在该作品的出版形式上所追求的新颖,也具有审美性,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
我们是吃文学饭、文字饭的,出平时习惯看一二十万字的一本书或大部头一二百万字的作品。而《清香原野》这部书是图文并茂的出版形式,百花出版此书在形式上虽不能盲目说创新,但是非常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说这个话,我有日常研究工作的感受在里边,在来的路上我说过,我们的文学是一个以文字为核心工具的精神活动形式,历史上文字被垄断在受过教育的精英人群手里,呈小范围内传播的形式。昨天有朋友介绍,纳西东巴文早期有阶层之分,普通人、贫困者不能触碰,只有传承世家的高阶之人,才有资格接触,才能使用和传承。
回到主题,百花社出版这部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个人看来非常新颖,有前瞻性。传统写作者会奇怪为什么图多文少?关键是有些人对此认识存在偏差。在文化传播介质转移、文学审美工具介质发生变化的当下,这虽不能说是潮流,但也是非常具有创意性的。对此,我以为作者与百花社都非常有前瞻性。
木琴香新书《清香原野》内容非常丰富,一时难以总结到位。我谈几点感受:
第一,木琴香是个具有大爱的人,她在图文中所呈现的美,是抱有一颗大爱之心去观察去呈现。如果以专业摄影师衡量,可能在构图、光影、对比度等技术上还可改进,但她去选择拍摄的对象时、创作诗文时,用饱含爱心地去投入,所以这部书首先是一部爱之书。
第二,木琴香是个具有爱美之心的人,我们惯常认为用语言文字留不住的东西,木琴香通过拍摄创作,把感受和经历过的美好瞬间留存了下来,且用爱美之心、用美的眼光去发现、捕捉并呈现出来,所以这部书也是一部美之书。
第三,木琴香放弃了连篇累牍的大面积文字写作,她用简短的语言,对图片、场景用精简的语言进行恰当地点评,具有画龙点睛的意味。全书虽然五大卷,但也是一部精炼之书。大量使用图片,以凝炼的文字进行呈现和表达,这无疑是木琴香非常有心得的创作探索。
第四,《清香原野》所涉题材非常广博,从家乡到国内国际,从印尼巴厘岛、日本富士山到意大利、英国、法国等等,内容涉猎题材非常广泛。这见证了又一个话题,人生无常,人的一生十分有限,每个人都说过的转瞬即逝,去过的地方也许再也去不了了。她把自己经历的故事记录了下来,呈现给读者。所以此书也是一部地理之书。
总之,《清香原野》以这种形式出现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出版形式十分新颖,非常有创意。我同时希望我们在艺术创作、艺术体验上继续走下去,给我们读者、爱好者奉献更好的作品,也希望木琴香以更多更好的作品回报你的家乡——丽江古城。
二、将文学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丛治辰(著名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在读《清香原野》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一个经验。十几年前我去台湾参加两岸青年写作者交流营。台湾人很会搞事情,中间搞小项目,其中一个就是制作明信片,让我们大陆的写作者,端着相机上街拍照片配诗做成明信片。光拍照片做不成明信片,我在那段时间就写了很多的诗,与照片配诗进行制作。我的照片技术与木老师无法相比,顶多街角景色等还有可观之处,但不足以成为明信片;但是配上诗之后,整个格调就变了,不管在四周或者角上配上两三句诗,似乎景观就点开了,就活泼起来了。
读《清香原野》时,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这里的文字和图片很好地配合在一起,这与其说创新,也许是一种怀旧。中国古代文人画就是这样的传统,留白、题字、印章放在什么地方,都配合在一起,写什么地方、写什么内容、留白多少,都是艺术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读图时代去理解文学,也许文学不仅仅是文字。如以前说网络文学,现在看是网络长篇通俗小说,实际上网络文学是可以利用新技术手段改变文学形态的,比如台湾有一首诗叫做“雨”,是一个软件,一点击字就“啪啪”往下掉,都是跟雨有关的。这是文学还是程序?
本书未采用超链接形式,图文配合,用传统文人画的做法,产生了新形态。现在还相对保守,将来直接文字、画配合会更加精彩。画和文呈现了有趣的关系,一方面画补充了文字,当然文学主要价值是用文字表达出不能表达的东西,但有时候配合好了,产生的效果可以1+1大于2。
记得第一卷有一篇《尘世如沙》配了4张图,我比较喜欢宏阔景象,看到那一页眼前一亮。“无论你有梦或无梦,面对不见尽头不见希望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有你曾经呈现或隐藏的故事,都会一股脑儿浮出,搁浅在这茫茫大漠,在大漠中重新审视灵魂与生命”,4图左上角那幅给人一种最大的撞击感时,沙漠的直接宏阔,在文字所描述的想象中,就会被猛烈地激活起来。第二段“涉足当下的文明还未顾及的领域,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真正文明,是一种挑战”,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文明”,在有撞击感的大沙漠图之下有一副小照片,不大清晰,也没有宏阔和荒凉,但有一个驼队远远走过。这个很动人,什么是文明,这就是人类留下的痕迹。在《清香原野》中,这种绝佳的图文配合比比皆是。
第一卷第一首《风景》很有意思:
风景于物中,于一念之中
于自然的每一个点上
风景无处不在,在物质的含量里
在自我的存在中
生命存在的每一个片刻都是风景
不在于颜色,不在于形式
在于有分别的意识和无分別的体验之中
一刻清宁,几行小字
心情碎语,许与风景
照片上的光斑,有一种我很喜欢的光影效果,拍风景时,阳光从后面投射过来,怎么一下变成既非常耀眼又如此柔和和谐?自然的点上,有光斑的图被文字照亮。再看无光的几幅,还接着照亮无光斑的画,在斑的图上看到了那个点,回应了文字,照亮了其他图片。这种配合是特别有意思的。
摄影和画还是不一样,摄影是随意捕捉,所以该书另一个特点是文字补充了画面、画意,补充了我们平常会忽略了的细节。木琴香并不是要做摄影师,而是随意捕捉美丽瞬间,所有表达,都带着诗意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边。
特别有意思的是,第二卷、第三卷靠前位置,有两幅照片拍的是,在行驶的车上有方向盘的照片。拍摄此类照片,我会努力抹去,设定无方向盘画面,但她却有意取下带进去,透露出有一个意图——坐卧行走都是诗。按常理,在人生中的每个时刻看上去与诗意无关,现代器械与诗意也无关,器械无诗。但她却透过器械窗口看到诗意,配诗写到即将消逝的晚霞、稍纵即逝的美景,读者有意识的话,也许会想,我看到的画面,虽没拍下来,但充满了诗意的东西。书中的文字激活了画面,激活了读者对生活的感受,这很有意思。
我还有一点感受,作为纳西族诗人、作家对传统的发扬——为什么会在生活中处处看到诗意,处处见到美?可能与纳西族泛神观念、亲近自然的观念相关,自然是我们的生活所无法离开的,包括科技今天也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怎能不用呢?因此,随手拍摄、随意点染的方式,又有别样的一种追求,在此过程中又是一个泛神的生辉;对文字执念的破除,也是一个泛神的光辉呢。
作家对文字是有执念的,但配上精美画面的时候,有意无意把文字执念稀释掉了,这就将文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三、在言说、摄影与美之间建立有机联系
宁肯(鲁迅文学奖得主、北京《十月》杂志原副主编)
首先祝贺木琴香女士大作出版,特别想替作者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将木琴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照万里相”的经历构成的五本书、这心血的结晶正式出版了。
五卷本《清香原野》我认真看了一遍,是视觉盛宴,也从书里结识了木琴香女士。我有几点比较深的感触。
第一,正如福民刚才所说,从这部书里感受到爱和美,看到镜头后的眼睛里的那种纯净。读《总序》看到木琴香坎坷的经历介绍,有一种美好与酸楚的双重感受。她是滇军——六十军的后代,其父参加过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中共地下党武装解放滇西北、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打为右派。一家人颠沛流离,母亲带着他们几个孩子,生活非常不容易。可以说,她是个历经沧桑的人。但在这部书里却是洗净了沧桑,把美全部留给了世界。
书里这么多照片,好像与旅行图片似曾相识,但这些照片与一般缺少经历的小年青那种旅游观光的光鲜亮丽图片不同,里边有她的经历投射,读照片能够感觉到她是那么专注在拍摄上,投射出她的沧桑和深情。
她可能是拍花儿最多的作家,花的图片数都数不过来。她的经历和苦难,由于对美的认同和执着追求,让人感到是美在洗礼她,她的图文作品直接与过往经历、心灵感应有交互,经历和图片之间具有非常深度的关系。
第二,视觉时代,文字慢慢退后,巨变的视觉时代使怎么对图片言说成为问题,读图时代带来一个说的问题,怎么言说图片,即怎么去言说去解读。图片越发达,给人们内心的感受越强烈,就越需要语言配合。用什么语言去说,用一种什么形式,这就需要在文图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建立一种新的出版模式。木琴香的作品做到了在言说、摄影与美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整体图片设计,感悟式语言,找准契合点,发挥画龙点睛之功效。
语言与人的身份有关,这部书中的文字不能说有多么深刻,也少有诗人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刻意追求。但她的身份却那么重要,在这个读图时代她的身份和大众非常相近,她使用大众语言,切身体验的是大众基本感受,有些时候只是普通的几句话,但很有特点,没有刻意追求如何高大上,依然很有味道。无论诗还是散文都有这个特点,脱离开图片可能一般,但配在图片中间就显得诗意盎然,契合度很高,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实际上,发生在现场的文字不应该太雕琢。面对图片怎么言说,怎么表达?应该表达得平易,看起来跟普通人的表达一样,却又蕴含了更深的意义,为人们提供了图文之间情感共通的感觉。这很难得。
这部书很特殊,研讨会本身也是一个欣赏会。我挑几个组图和配文细节与大家讨论分享一下:
比如抓拍到鹤的各种姿态,抓住动态非常难,抓住了的那一刻,她人就存在于动态之中。关于鹤的组照,配上一小段文字:“横飞的流线,澄澈的湖水。一带水草丰美,一方诗意栖居。寂静的湖面,因白鹭而生动。”言说普通但很现场,光看照片普通,但在现场实现图文互动,结合得非常好,就构成了图文相融的佳作。
面对花的组照,她这样配文:“山居的每一缕阳光、空气、雨雾,都能赋予花草树木一幅美丽的画面。”寥寥数语,分解出缕缕阳光、习习空气、沥沥雨雾与花之关系,这花与阳光、空气、湿度密切相关,观察得多么细致。如果仅仅图片就会有梗阻,常人有感受却说不出来的,她却写岀来了。有人说“无法用语言表达”,实际上就是没有表达。
关于家乡石头城组图,大多图片是村里家中的种种,最下面一幅是一个坐着的老人。配文先介绍了石头城的来历和故事,但最后两句的意义深化了整组图文:“所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影子,所有缄默都是大自然的本真。”看着饱经沧桑的老人,读着这点睛之语,心灵难免震动。
西藏组图叩长头图文特别令人震撼。去西藏,她认为一个人必须面对珠穆朗玛峰,真正面对时感觉就不一样。她的这幅叩长头图片,与所有人拍摄的不同,所有人都把对象——叩头者作为他者,以俯视角度进行拍摄;而她选取的瞬间却是以平视角度,在叩长头者叩下去又慢慢抬起来、还未完全抬起的那一刻,面部表情和肢体形态尽显沧桑,受苦难、有救赎、有升华,这是一个特别有震撼力的男人。她在此图片上寄寓了自己的沧桑,从人物面部表情发现了自己的某些情感共鸣,在对象上投注深情又发现了诸多自我,他者即我也。
在《清香原野》书中很少见到木琴香女士的形象,但她把自己更多地化入了篇篇作品之中。我阅读作品欣赏作品就想到了你,今天在会上看到了你,很有气质,与你的作品和我们的想象十分契合。
特别感谢你,也感谢百花文艺出版社。
四、她是个美的收集者
卢一萍(“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今天参加木琴香女士新书《清香原野》首发研讨会,我非常高兴。
散文集《清香原野》的好处是,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阅读起。我开始读的时候,以为此书是个青春少女的旅行记录,往后阅读感觉就大不同了。
2003年,我在丽江古城住过23天,作为背包客探访古城。我觉得图文时代有两个时期,一个就是我们做背包客时期,标志是出版了很多旅行手册。我在这个时期写过两本旅行书,一本是写云南的《云南天空》,一本是写新疆的《黄金地》,当年用了大量图片,介绍酒吧、好的青年旅舍,当时双人床15元一张。那是我对美的收集的时代,还介绍哪里好住、哪里好吃、哪里好玩。
我在西部写作有七八年时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木琴香写作的年代,吃住行资讯发达,不用介绍服务,大家不需要了。她用图片呈现自己的旅程,首先觉得她是个美的收集者。现在是大众创作的年代,每个人都在拍摄、写作、创作、视频,每个人都在各类平台发表感想、表情、视频,在这个时代创作出这部著作,向出版商也提出了一种新方向,就是如何将这以另一种表达方式的作品呈现出来。
她有一颗青春的心,全部图片文字看下来,真的很好。版权页上看到简介,她不是少女,但文字图片呈现了这样一种青春。我觉得文学有一种功能,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青春。有人认为我们只发青涩作品,我说不是,文学永远青春。这一点很重要。
她是个行者,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走过世界的许多地方,从她整个经历来讲,她在追求诗意人生。从文字中可以感觉出来,她过去写过纯文字的书,此书虽以图文并重,但有许多感情,对世界、对人生,有些挺深刻。例如对时光的感叹,“十年一瞬间,梅香又十年”;例如对大千世界的感慨,“尘世如沙,沙如尘世”;又如她对故乡的理解,“吾心安处是故乡”;再如对人生感悟,“一生很长,一生很短”;还有对禅与佛意的体悟,“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对人生影响最深的则是,“心中有光明,黑夜也夺目”。这样的金句式语言在书里还有许许多多。
刚才陈福民老师讲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文学,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在这个时代,实际上文学显得更为宽泛。如何理解这走向宽泛的文学、宽泛的创作,这也是当下要思考的问题。我要向木琴香女士致敬。我是个对西部有写作执念的人,从《丽江日报》上看到,她是个对纳西族文化、对地方文化有重要贡献的人。她还策划编辑过许多书籍,如《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中国纳西东巴医药学》《中国三江并流丛书》等,这些书非常有意义。我再次向木女士致敬。
来到当年我参观过的地方,我想起当年曾为丽江画过一张手绘图,可谓丽江在变也没有变,像文学在变又没有变一样,文学的本质是不会变的,美的本质也是永恒的。希望木琴香女士发现更多的美。
五、具有民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龙一(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潜伏》《借枪》作者)
非常高兴参加木琴香女士新书《清香原野》发布会。收到此书一阅,的确是一部精美的作品。我来到丽江,对作者对作品的认识、印象和理解更深了:木琴香出生在丽江,家在丽江,我们又在丽江开会,可见这座城巿、家乡对作家的意义是非凡的。
几乎每个城市都希望有自己的作家,全世界所有城市都希望这些作家是我们的骄傲。
我听到范稳先生讲,丽江有作家群,估计比天津作家群大,我们感到惭愧。
读木琴香女士的《清香原野》,对于我个人有些感受。我是写小说的,对诗和散文诗的理解不那么敏感,实话实说,《清香原野》5卷我没看完,但看得比较仔细,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作家故乡的根,无论每一个作品表达什么,作家故乡的根在每一个作品中、每个文字中都有表达,纳西族人在丽江的根,在她的每一册作品中永远存在,这就是读作品最明显的印象。就像读范稳先生的作品,我读出了四川口音。
我没听过纳西语,但读你的作品感到有自己的语言节奏,并不完全是公共话语。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的公共话语,就是大家都一个腔调,同一词汇,语言走向平庸化发展之势,很多年了,我觉得很悲哀!在木琴香作品里我读到了有方言的声音,有民族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对于作家来讲,我们虽还未谋面,但读作品过程中就有了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心灵相通。这一点非常高兴。
最后读一小段《清香原野》作为结束语:
年轮
眨眼之间又一年,岁月不居。
一生很长,一生很短,千种风光,终将归于平淡。
生活,如同白云变幻的场景,都不能抓住曾经。
那些土地与果实、清风与明月,还来不及与你告别,就已悄然改变了我们的心气。
明天从来不计今天的成本,只在仓促之间变换着不断的改变。
这世上唯有草木山石沉静洒脱,无情亦有情。
生命如此匆匆,尘埃落定的季节,当怀揣同样的心情。
不求钵盂皆满,但求心静自然。
谢谢!
(此文是根据陈福民、丛治辰、宁肯、卢一萍、龙一在“散文集《清香原野》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