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尽头是光明(外一篇)
——读白庚胜先生散文《灯火记忆》
2021-04-08和振华
◆和振华
读书改变命运,写作照亮生活。这不是空话、大话、假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真话。这可以从白庚胜先生的散文《灯火记忆》得到佐证。
出于对本族名作家崇拜情结的影响,我十分关注白庚胜先生旺盛的写作状况,在庚子年的深秋,读了《灯火记忆》一文,望文生情,感触颇多。
其一是熟悉的地方好作文章并且值得精耕细作。
常言道,熟悉的地方无风景。同样,因为熟视无睹,很多作者往往觉得家乡无从下笔,而优秀的作家之所以优秀,他能意识到不管时光怎么奔流,乡村始终是写作的丰富素材库,往往能从身边的一件小事、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成长过程中的稀松平常经历,稔熟于心淘出锦绣文章,重新认识乡村,发现新亮点,书写各个时代乡村好故事。《灯火记忆》并不是“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的简单翻版,而叙说的是作家亲身经历。解放后,丽江在党的领导下,日常生活从点松明到点电灯到遍地灯光的历史性跨越,徐徐展开了一幅动人的民族发展历史画卷,也是对久远的乡村记忆重拾和唤醒。乡村大世界,一花一草一松一树信手拈来,点滴往事汇成大文章,织为浓密的乡愁,以及对家乡的无限情怀,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感触到白先生的文章,佐证了习总书记讲的“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由然让读者从心底发出感叹并向白先生呼喊:归来吧!浪迹天涯的赤子,您归来仍旧是少年,常回家看看,深耕乡村,获取滋养,定会久久为功。
其二是青少年时代的记忆是写作的重要素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白先生虽然已经到“银发渐染双鬓之秋功成名就”年龄,但他显然还没有告老回乡,而是还在阅读写作耕耘驰骋于中国文坛。他始终不渝坚信,青少年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人生改变人生道路,文中读到“这种松明也缺点多多,如焰形不定,不耐燃烧,黑烟过重,流脂滥溢,既易于引发火灾,又会严重影响视力、污染肺部,第二天洗漱时往往让人吐出浓浓的黑痰。更有甚者,有一次我从一个在城里上中学的村友处借来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连夜赶读,结果山风一阵阵猛吹,飘忽不定的松明火苗掠尽了我的眉毛与头发,让焦糊味充满整个院落,害得母亲一夜难眠,一次次提醒我快快熄火入睡,切不要看瞎了双眼,而我却久久陶然在那不知何在的吕梁山的抗日战争烽烟岁月”。这样细致入微的表述,从小切口入手,显示出他早年不论寒暑交替,在松明灯火下苦读熟读《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等文学作品,从群山环绕闭塞的丽江团山村出发,一路奋斗到首都北京,早慧的少年,如今成长为著名作家、学者和文艺界领导,也是纳西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令人信服,更具文学感染力。天道酬勤,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架松明灯,一部奋斗史,更是后生们学习榜样,家乡如我一样后学们喊着要向您学习,白先生也回应着: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其三是文学低迷但可以突围出大山的层层包围。
有人认为,在互联网风起云涌时代,我们已经告别了沈从文《边城》使湘西名噪一时的时代,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文学显而易见处于走向下坡路。从面上观察,现在谈文学似乎底气不足,皆因文学已经被经济市场化和功利化打得七零八落,其繁花渐凋辉煌远去;从点上看,写故乡写乡村写山水题材文章似乎没有出路,被边缘化,没有玄幻和高大上之感。书写当代乡村,是时代对一个作家政治站位、社会意识文学视野的考量,也是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命题。由此,我只有反复深读白先生的《灯火记忆》,才品到越土越山山水水,越有咀嚼味儿,精美的文字在松明灯花上跳舞,希望的田野里透着山乡巨变。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去观察、感受、思索,深入开掘,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只要我们永存高原情怀大山品质,写出的文字就感人至深和振奋人心,优秀作品是文学低迷时期的强心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断的磨励和探索,就可冲出文学低迷的重围,抵达白先生描绘的“在满天礼花下欢度国庆佳节于天安门广场,在霓虹灯下被公派留学日本,信步于大亚湾、北部湾等核发电厂参观考察的生活”彼岸。由此,可以说,任何事业都是波澜式前进的,目前中国文学处于低潮只是暂时的,表面性的,有无数如白先生这样的作家,坚守文学家园,就会走出低谷,打造文学强国可期待。
其四是以回望眼光看到一个民族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知道,每个作家到一定年纪,反思和回望成了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深入表现故乡历史命运成了使命。白先生也毫无例外,通读《灯火记忆》,从松明到电灯,再到电话电脑电器普及,以及阿海梨园金安桥等金沙江上梯级电站建成,再到丽江市区璀璨夺目灯光工程,形成“千年大研古城装点成了布满火树银花的天上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学习,共享三江并流区人类精神家园的美丽、神奇、和谐”盛世。同时,他反思读书不易,回望青少年艰苦;他反思时代变迁,回望纳西族聚居地丽江变化,并由衷发出感慨:“更可喜的是,由于城乡都已普遍实现能源革命,使用电与煤汽为燃料照明、做饭、取暖,节省了大量的林木柴薪,使安息着父母的青松林苍翠、宁静而又肃穆,更挽救了许多挻挺青松被砍松明的命运,使我对家乡灯火的记忆更加清晰、精彩和丰富、美丽”。所以,从经历坎坷阅历丰富的白先生,他能够穿越历史的大风大浪,是因为他的心灯始终是亮堂的。
其五是劳动与乡村的美好构建是人生一条出路。
现在的一部分农村年轻人,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不爱做,一味往城市里跑,工不工农不农,钱没赚到田地荒芜,未来前程可想而知。反观白先生人生之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成就有多大,他都始终保持劳动者本色,始终不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文学人生的终极思考。劳动创造人类,从小爱劳动无尚光荣,有过从小艰辛的体力劳动磨练,即使后来从事脑力劳动,也勤劳。反观乡村的日常生活,对照城市生活,在白先生的笔下,曾经的乡土气息已经成为诗情画意,热爱劳动更成为了人生必由之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灯火记忆》不啻于对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者的喻世明言之作。柳青《创业史》等历经时光淘洗的无数的文学经典明证,劳动创造佳作,对劳动的敬畏和朴素情怀,是作家成功必由之路。
其六是弥漫着深情浓厚的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愿景。
常言道:三岁看大。《灯火记忆》启示于我,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发展前景联系起来,把家庭生活和民族进步维系于国家繁荣,始终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始终为祖国命运和社会发展而思索落笔,为中国文学事业添瓦加砖不懈努力奋斗,这是白先生的文心。尽管生逢饥饿“大跃进”,长于“文革”,家里是父亲病倒在床上,兄长在外读书,让他从小跟随母亲上山下地劳动,或独自上山去砍松明,但他不抱怨而是劳动中走过苦乐童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知道,边地丽江虽然属于欠发达地区,但历史文化积淀底蕴深厚,是三个世界遗产之地,随着乡村振兴实施和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宏图绘就,如松明照亮似锦前程,必将崛起于西部,从而为山河万里更加美丽增色,同时,必将出现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的明天。正如作者在文末豪情满怀地向读者宣告:“啊,故乡的灯火,你不再仅仅是我风雨凄惨、砥砺前行的童年生活的见证,而更多的是中华万里江山将更加灿烂辉煌、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的昭示”,苦难铸辉煌,明天更美好。
《灯火记忆》通篇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金鞍跃马好扬鞭,我们正处在新时代里建伟业,相信《灯火记忆》里的松明点灯定放入历史博物馆,但其松明挑灯夜读的精神将会永存。人间正道是沧海桑田,沧桑尽头是正大光明。
海棠的风格——白庚胜先生《屋后海棠》赏读
由于我与白庚胜先生亦师亦友般的信赖之交,我总是十分荣幸地在第一时间读到他的佳作。我们所处互联网时代的便捷,使我在这个小雪大雪又一年的初冬,在千里之外,瞬间收到了他在赴闽考察途中刚写就的一篇散文,围炉夜读散文《屋后海棠》,除了欣赏优美语言文字外,又被几股饱含深情的暖流包围。
一、读到了一个村庄的优秀品格
从《屋后海棠》一文中读到,白庚胜先生用独到的语境和修辞神采,构筑了对故乡的回望,对一个群山包围的村庄离愁别绪倾诉。由于历史的阴差阳错,白先生出生于一个特别的村庄,他在文里说“我的母亲,出生于离我们村一百里外金沙江边热水塘村的一个汉族农家。她本是爱上了一个邻村的纳西族汉子,却被外公按‘汉家人只能嫁汉家人’的家规,强行嫁给了也同为‘汉家人’后裔、后来同化成了纳西族的白家。好在我父亲还是个聪慧英俊,有情有意的人”。接着从文中读到,他以平铺直叙白描,娓娓道来勾勒出白先生出生地丽江拓东村。这是一个历史上位于驰名中外的茶马古道东北角,除了南来北往贾商常年经过,汉、藏、白、纳等各种文化积淀外,更是一个汉、白、纳西等多民族揉合,多数人家最终同化为纳西族的古老村寨,正是在这样的边远闭塞而落后之地,它同中国众多的民族,起于多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内地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以中原地区为核心,汇聚成为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解放后,各民族最终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兼容并蓄、相互包容、共同发展进步,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中各有优势、互补共济的态势。践行着中央强调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验证着这个拓东古村落,各民族如一丛海棠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并在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上开花结果,具有包容开放、助推民族团结和发展进步的优秀品格。
二、读到了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给予孩子多少金钱,而是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白先生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我们知道,一个人出生无法选择,但出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尽管白先生出生的这个家庭,有诸多不幸,这个不幸并不是家庭不合睦或者家庭情感波折,而是白先生的父母亲要面对近乎一穷二白的家底,几近白手起家的残酷现实。“起初,全家只有爷爷、父亲、母亲三人相依为命,地无几垄,房屋仅有一栋祖传的旧平房和两间畜厩,生活来源主要靠爷爷的石匠手艺,一切都得白手起家”。幸运的是这个家庭昂扬向上不相信所谓命运摆布,白先生的父母挺立起不屈脊梁,起房盖屋艰苦创业,并且在后来生下白先生的八个兄弟姐妹,生活的重担一下子比他家房前屋后连绵起伏的团山还大,可他的父母亲从不向命运低头、屈服,而是不信邪、不认命,抗争着、扼住命运咽喉,笑迎日出日落的每一天,并在屋子后种下一排抵风御雨、防风护院的海棠树。村头的白庚胜家老屋,一到冬天,“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东边龙山南面文笔山两个风口的风呼叫着吹得凛冽,屋后丽华公路边上的飞扬尘土倒灌进屋,那排陪伴他家走过峥嵘岁月的海棠树,成了他家乃至拓东村的防风林。勤俭创业、植树造林、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的朴实家风跃然眼前。
三、读到了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
白庚胜先生的母亲,是从一百多里外金沙江边热水塘村嫁到拓东村的。“嫁入我家,母亲的一生便嫁给了贫穷、困苦、灾难。”但她挑战人生,“母亲是个从不叫苦、也不怕苦的人。她总是笑对艰辛,以苦为乐,从不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积极面对生活,把上山砍柴与拉松毛、下地播种和收割,以及厨艺、女红、制豆腐、做凉粉与嘎拉皮、酿酒、熬糖、帮别人接生等十八般武艺展示得样样精彩,名满周边的十里八村,使我们家财产渐丰、人口渐多。”并且把公公养老送终,服侍过早病倒在床的丈夫,生下八个儿女。尽管他的母亲与屋后海棠一道,“目睹了家乡的一系列社会巨变,并先后送走了爷爷、父亲和五个哥哥姐姐西归,母亲亦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一天天步入老迈,还因一次医疗事故失去了一只眼睛。”与海棠树一样未老先衰的母亲,除了对七岁便偷偷爬树采海棠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幺儿“八江”(白庚胜)疼爱有加外,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比如“烧包节”前后,他母亲从拓东走二十多里进城去卖海棠果,给读书的小儿去换一件寒衣,而他的生疮了母亲却舍不得抓药,用“所谓的‘套竹圈’是母亲对付生疮的一种土办法”来抗病。母子对答,心声泪痕情景交融意切情深,惨不忍读。含泪再读“母亲恋恋不舍地与我相别,又背上赶街篮缓缓消失在雾烟朦胧的归途,只有她那披肩上缀绣着的日月与北斗七星在我的眼前忽闪忽闪,并留下一路的海棠果香”,让人余香未了泪流满面。后来白先生抱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信念,到京求学甚至于出国,他母亲也殷殷嘱托,“在我于上个世纪末考取公费留学资格,即将到日本深造前夕,我收到了母亲最后一次捎来的半袋海棠干。她托人叮嘱我:到了海外,见了樱花不要忘了屋后的海棠花,吃上山珍海味不要嫌弃家乡海棠果的酸涩与甘甜”。可以说,多难兴家,善良勤俭乐观如海棠树一样平凡而不凡的母亲,哺养教育出纳西族第一个“双博士”白庚胜先生。可是,谦和的白先生并没有直言含辛茹苦、节衣缩食母亲的伟大,但通篇洋溢着对慈母的感恩之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读到了一个学人的奋斗史
《屋后海棠》着力从屋、树、果及人,虽然着重写海棠,但字里行间分明看到落脚点,功成名遂的白先生也是一棵海棠树。“海棠在纳西语中叫‘多利’,的确是一种利好多多的果树。在纳西人的习惯中,它一般种在房前屋后,而不植于厅堂前两侧显山露水,也不需要施肥上粪。只要种活,它只有一生的奉献,别无所求。它一般都一本多干、笔直挺拔,虽不象苹果树那样婆娑,却叶、花、果与之极为相似,只是各比苹果小了许多。它的花是‘三多节’前后观赏的上品,它的果既是‘烧包节’(中元节,或盂兰盆节)上与核桃、梨子、毛桃、苹果、李子一起必有的供品,又是平时招待客人、馈送亲友的佳品。前者一般投于火堆焚烧,后者则是将果实晒成‘多利几补’(果干),或蜜饯后供人们品尝。另外,它还常常被入药治病。遇到手中无钱之际,它更可以拿到古城去卖海棠干、海棠蜜饯,以买回急用的盐、茶、针、线”。海棠果树的前世今生诸多好处跃然眼前,尽管白先生念念不忘屋后红玛瑙似的海棠树,十年前老屋新主侄儿建楼被伐,悲伤亲手种植海棠树的慈母现已离世,已经“夜阑马嘶晓无迹”,自古多情空余恨,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我认为,除了扼腕长叹唏嘘不已,关于母亲、老屋、海棠,白先生肯定终身铭记于心,并噙满眼泪在内心自白:对拓东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爱得如此深沉。他还知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他母亲种下的海棠树,是人生树、生命树、品德树,必将永远活在他心中。由树及人、人树合一。正是海棠树的优秀品质浸入骨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年白庚胜因家贫没有李太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条件,但他“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胸怀鸿浩大志和远大理想,秉承纳西人好学上进之风,先天不足后天补,在海棠树下骑厦楼里,“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十年寒窗无人问,从拓东村出发到走出玉壁金川穿越云贵高原,不断挑战人生,奏响奋斗之曲,高唱青春之歌,一路栉风沐雨砥砺苦读到首都北京,并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留学日本,纵横海内外,“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学者、作家型高干,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先生,如他老屋前东边龙山之龙下山、南面文笔山文曲星下凡拓东,沁入大地直达穹宇,玉振金声、报效祖国。白先生的父母亲如泉下有知定会无比欣慰的。
五、读到了一个散文的崭新天地
在白先生的故乡丽江,那些长于房前屋后、荒地山坡贫瘠土地上的海棠树,没有白杨伟岸青松挺拔,但它因易种易活而名不见经传,它是平凡的;它春可赏花、秋可收果,花团锦簇扑鼻而来,嚼果先酸后甜且可入药祛病,真正的叶茂花娇果硕,一树俱宝,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甚至成了国际旅游城市丽江馈赠给海内外客人的伴手礼尚品,因此它又是不凡的。即便它寓意如何深远,终归隐喻着、代表着丽江纳西人的品德和风格,故引无数的骚人墨客吟赞它,留下无数汗牛充栋之作。可我还要说,尽管散文题材包罗万象,辽阔大地巍峨山川乃至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吃喝拉撒等天上人间都可着笔,但写出形、神兼备的同类文章,难在如何找到突破口,写出别开生面之处,特别是如何旧瓶装新酒、装美酒?难能可贵的是,名家毕竟不是浪得虚名而是会作锦绣文章,白先生做到了且做得很棒。他在飞机上透过万里云海穿越千重关山写就的《屋后海棠》,没有言之煌煌宏阔,却有一泻千里豪迈。除了视野开阔外,最主要的是题材甄选上有了新突破:土得掉渣,小题大作,独出心裁,凸凹有致,透出的对故园深情凝望、唯美追求和家国情怀抒写,而如此情深意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以其强大的历史穿透力、细腻的叙述和感染力,加上感性而丰富人文景观,尽显新时代现实主义精神的传承。此外,返老还童、深掘乡愁,老树抽新芽、古井汲甘泉,也是另一特点,更是一种新时代散文创作的脉络走向和先锋性,这些都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和难以企及的。毫不夸张地说,这篇用心血熬出能治诸多疾病的“海棠果浆”精品力作,是迄今我读到的写海棠最优秀作品,因为《屋后海棠》的独具一格,时光的玫瑰在招手的,相信会经得住历史考验,亦会如陈酒的醇和茶马古道上普洱茶的陈香。很多年后,仍然会让无数读者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