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穷经 学业大成
——读张运贵《集妙集》
2021-04-08何世进
◆何世进
张运贵是我读高中的同班同学,他长我两岁,堪称大哥。大不止于年龄,更在于成就。新近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集妙集》,洋洋百万字,其厚重实属惊人,不在于数量更在于学术价值与文化底蕴。作者介绍:《赏妙集》分四篇:《理论管窥》11篇;《名家一瞥》15篇;《佳篇赏阅》22篇;《艺术品析》9篇;附录两篇;共计59篇。《品妙集》46篇;《探妙集》45篇。三卷共计150篇。其间熔铸的心血和热汗,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加额以礼么?
可张兄却在《自况人生》一诗中谦称:“学艺不专,术业欠精……虽已皓首,却未穷经,名为教授,岂敢妄称……”愚弟读罢《集妙集》,打心底赞叹:“皓首穷经,学业有成,孜孜以求,著作等身。”
一、中西融通的理论建树
张运贵教授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学中文系毕业,即以优异的学业成绩留校任教,从此致力于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且搞文学评论与诗歌散文创作;再以辛勤的创作实践,为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任其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比翼齐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教授作家,都是以这样踏实而矫健的步伐走过来的。朱自清、闻一多这样,胡风、何其芳等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试读上卷《赏妙集》第一篇《理论管窥》中《文艺与哲学的亲缘情缘与绝缘》,以管窥豹,可见一斑。张运贵从哲学与文艺学起源的学理上阐述文艺与哲学有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作者先从哲学与美学的亲密渊源入手,有学者讲,美学为哲学的分支,甚而当代美学大师李泽厚称美学是第一哲学。张运贵阐释:“美学研究的主体是艺术,研究的中心实为艺术美。因此,它与艺术学又密切而不可分割。”同时指出二者毕竟是两门独立的学科。
又从文艺创作的发展史上看,文学与哲学有着水乳交融的情缘,作者在论述这一命题时,不仅引用了马克思对于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论述,而且还引用了雨果对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精辟阐释。文章引泰纳《巴尔扎克论》的深刻见解:“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人。”紧接着,又对“现实主义的胜利”这一经典性的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刻论述,随又结合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从继承传统的视角上做进一步阐述。
文章在后面部分,作者以深刻的忧患意识,论述中国当代文艺创作的现状时,尖锐地指出:文艺创作在与哲学思维不断绝缘。故此,一个迫切的话题是:作家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度的理论修养和哲学思维。文学大师茅盾曾说:“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世界观的高度与概括现实生活的深度。”张运贵这篇学术文章,可以管窥豹。再论学识功底之深厚,与思想艺术视野之广博,他中西融通,古今一贯,在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的建树上,堪称上乘。
张运贵的文艺与美学理论研究并非高头讲章,他十分关注现实人生,读来轻快活泼,启迪心智。试以中卷《品妙集》第四辑“美与人生”为例。这原是一篇讲座稿,对象无疑是广大文艺和美学爱好者,因而既有理论高度又通俗易懂,语言必中于听。他先从“美是什么?”这一既古老而又不易准确解答的话题说起,一口气列举了主要来自西方的学者与哲人对美的解释,紧接着联系生活实际讲怎样才美。不难理解,张运贵所阐明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实践论美学。他十分关注美学,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的价值与地位。他多侧面、多视角、多向度地论说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追求与践行真善美。
总之,张运贵的理论文章既追求理论的高度与深度,又十分关注生活实际,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与发扬光大了理论学说,成为了别具一格的一家之言。
二、高屋建瓴、真知灼见的文艺批评
张运贵数十年如一日,一刻也不放松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深入研究与不断汲养。他并不将理论修养束之高阁,或仅止于课堂教学,而将其作为望远镜和显微镜,既宏观又微观的审视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进行具有真知灼见的评析与研究,颇为警策。试以上卷散文赏析中的《茅盾<黄昏>赏析》为例。文章紧紧扣住茅盾《黄昏》的思想艺术特色作评析:“茅盾同志的笔下,夕阳不再是容颜颓废,作者借夕阳塑造了一种崭新的意境。” 接着,文章又从另一个视角就篇章结构的短小精悍予以深度透视。茅盾这篇作品只有600多字,特短特精,意境深邃。他指出:“无论绘景、描形、传情都十分准确逼真,所谓形神兼备,声情并茂,神采飞扬,绚丽多姿。”
张运贵教授赏析另一位散文名家杨朔的《茶花赋》时,则从别样的艺术视觉作赏析,借以阐述杨朔散文“自出机杼”,“在‘烘云托月’的写法下,对‘深似海’的茶花进行重笔浓彩的抒写,一步步一层层的涂抹,突出它的色彩资质。”在张运贵的审美感知中,茅盾的《黄昏》因其特短特精,有似油画般浓淡相宜,而杨朔的《茶花赋》文笔细腻、穷形尽相有似工笔画。
在其中卷《品妙集》第二辑《佳作品鉴》《美轮美奂的晓雪诗书画》中,作者对中国书画特征高度赞赏:“京剧、烹饪、书法,与山水画园林艺术,被世人誉为中国文化的四绝。”紧接着引述熊秉明先生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的精湛论述:“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张运贵在畅述了中国诗书画的传统特色与晓雪自身对诗书画的深刻理解之后,中肯地指出:“晓雪先生的诗书画是诗词的‘意’,书法的‘魂’,国画的‘形’的高度融合、有机统一,是中国文人书画的一个创新,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诗书画。”张运贵进而论定“晓雪先生的诗书画,正是在秉承诗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刻意创新,我觉得这才是晓雪先生独创的诗书画的真正价值和真正意义所在。”在继承中创新既是张运贵评判的晓雪诗书画特色,也是张运贵借此表达理论见解与美学理想。张运贵从来不就事论事,他的文艺理论视野瞩望的是全国。他深怀忧患意识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什么都缺乏,唯独诗人、摄影家、书法家不缺。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是人间共识,当然群众指的是那些山寨版和娱乐产品,并非指真正的行家里手。”文章由此映衬晓雪诗书画的高品位。“晓雪先生的书画是高贵人品、优美文品的表现。”这并非溢美之词。张运贵继而诚恳地诉说,“对于晓雪先生的为人处事,潜心问学,谦虚做人的品格,我是在与他真正接触,特别是较多的阅读了他的诗歌和评论文后,逐渐形成的。”由此可以深切认知张运贵的文艺鉴赏与批评作风之严谨和求真务实,因而便也具有了一个真正理论家与批评家的高贵品格与儒雅风度。
作为一个成熟批评家的真诚品格与真挚情感,也在张运贵对于《张永权文集》的评论里显现出来,他称“永权是我的乡友和挚友。”便以热情而又恳挚的话语,论述了张永权作品的特色:“一、永权的诗歌,诗中有画”,“二、永权的散文,是散文的诗”,“三、永权的报告文学,情真意深”,“四、永权的小说,生动清新”,“五、永权的评论,真诚感人”,“六、永权取得优异创作成就的原因探索”。这篇洋洋洒洒一万二千多字的长篇评论,立体而又多侧面地评述了《张永权文集》各种类型的作品的价值特色,而且还纵深地探究了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因由。张运贵之于文学同人的真挚情感与人文风范,洋溢在字里行间,用以揭示出的是高贵的文品与人品,能不令人涌生敬意么?
三、对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创见
张运贵既是文艺学教授,又是大学副校长,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张运贵以博学多识的文艺学教授的文化底蕴出任云南师大副校长,以其锐眼明眸深切而又执着地审视关于教师素养修炼的话题。这篇洋洋洒洒一万余字的宏文《教师论》,着重论述教师的基本素养。他首先指出教师应懂教育,他从教育的重要性,21世纪教育的目标与目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他以当年鲁迅论时事不留面子的泼辣文风,直击弊端,“德育虚、智育死、体育弱、美育缺,换句话是‘两强’‘两弱’,即知识传授强、考试训练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弱。”他身为大学副校长,勇于对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作如此尖锐而又中肯的批评,高度显示了崇高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俨然一个高明而又极具责任感的大夫,他不仅毫不掩饰地拿捏住了病灶,而且以难能可贵的责任意识,开出了药方。他在思想理念上也进行了革新,他说:“今天的教师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传导,因此除了要谨遵党对教师的教诲,还应具备一系列的基本素质:具有耐性,尊重每一个人友善的态度、广泛的兴趣、优雅的仪表、内在的品性,为人公正、语言幽默、灵活宽容,教育得体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个性风格和形象风范。”不要忘记张运贵是研究和教授美学的,他俨然从审美的视角在论述和看取当好一名教师的优雅仪态与内在风神,这也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继承与发扬的一种自觉。李泽厚先生在其《美的历程》中阐述:“如果要做一次比较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对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这里呈现的是人的心境和意绪。”(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50页),李泽厚的话,旨在说明审美观点、文艺思潮与社会风尚是在不断的演进与变化的,同理,教师的风貌素养也得与时俱进。张运贵认为“优秀教师的人格应是道德品质,意志,作风,智慧能力三者的统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他在强调知善恶,明是非,讲诚信,懂廉耻,这一德的先导的前提下,必须强化学生的专业修养,他认为这也是人格魅力的重要涵蕴。他还提出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性风格与形象风范。人格魅力的形成是多侧面多向度的。张运贵又提出教师应该懂教学,这话看似不言而喻,实则学问高深,内涵丰富。张运贵首先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即教学艺术,往深层次讲就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摸透整个教学环节和不同类型教学的方法步骤及其各自特征,方可使教学艺术花团锦簇,游刃有余,运斤成风。他最后谈及教师应懂学生,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张运贵十分强调一个“爱”字,他说对学生要真诚关爱,循循善诱,他强调指出:“千万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个性,压抑学生的潜能,熄灭学生的热情,扼杀学生的灵性。”由此我想起了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斯勒的经典名言,“智力在于开发。”马斯洛认为人的智力是无比丰富的宝库,而今大都只开发了4%,还有90%以上的广阔空间,人的最高境界是向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张运贵这一“千万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扼杀学生的个性”的治学理念,显得多么重要,多么富有针对性与实际价值意义。“人和万事兴”,此言不虚。张运贵对高等学校教育理论的探索中,有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试论高校和谐教育的内在结构》,文章首先说和谐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看成万物的本质,认为整个个体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并在美学上提出了“美是和谐和比例”的著名论点。古希腊哲学家教学家的高度智慧创立了和谐的人生观、宇宙观。张运贵认为建设和谐的高校成了当代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远的不说,即以抗击新冠疫情而言,为何我们中国当疫情最初在武汉爆发时,全国各地纷纷支援,不出几个月便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就贵在全党全国人民和谐相处,抱团取暖么?张运贵认为:“干群和谐是关键,教师和谐是灵魂,师生和谐是核心,生生和谐是重点,心理和谐是动力”。一个看似较为抽象的访谈,他以简明而又通俗的语言,阐述和概括的那么精准而又生动深刻。和谐是一种人生追求,也是当下高校教育共同奋斗的目标,然而不和谐因素至今依然普遍存在。张运贵以多年从事教育和行政管理的敏锐直觉和丰富经验,明察秋毫,严肃指出:“当前影响高校师生心理的原因很多,教师主要是对社会腐败分配不公平,职称评定不如愿,奖惩失公允等问题意见多,造成心理不顺。学生主要是生源等种种差异与矛盾上,特别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与流行歌曲被恶搞的影响,造成了学生的不良心理与情绪。”这篇文章发表于2010年《湖北函授大学学报》第2期。时隔10年的今天,如何促进心理和谐,依然是当今高校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张运贵这篇文章依然具有不容低估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他语重心长地说:“网络文化使学生感到快乐又迷茫,使他们的心理受到挤压,负面的网络文化和学校的正面教育发生碰撞,有少数学生发生了心理变异甚至道德失范,个别的还走上了犯罪。”他以一个长者的慈柔仁厚情怀,深切地表达了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下一代的关心与爱护,其拳拳之心与殷殷之盼是多么令人感慨而又感动。
品读上百万字的《集妙集》,篇篇页页,无不倾注着老教育家张运贵对文艺学美学理论研究与用以评述众多作家作品的真挚感情,一触摸便令人心里发烫,诚如鲁迅所吟咏:“敢遣春温上笔端”。而他那些高校教育和管理的论文,更是一个长者对晚生爱抚的慈柔心肠,与知情知暖的温馨话语,娓娓诉说得多么启迪灵智,令人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