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雀之灵》赏析及舞蹈传承之思

2021-04-08王海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孔雀舞杨丽萍傣族

王海琼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奎屯833200)

一、傣族舞蹈的发展历程

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生活的地区,天气湿热,受环境的影响,舞蹈动作都比较平稳,跳跃性的动作比较少,舞蹈时依靠膝盖的屈伸带动身体轻颤和摇摆,舞步重起慢落,形成了傣族舞蹈优美含蓄、轻盈平稳的特点,有一种内在的力量美。

傣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蜡条舞,但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属孔雀舞。孔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在傣族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它象征着吉祥与幸福,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以前很多家庭中都饲养它。最原始的孔雀舞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时才跳,在节日的欢庆现场,舞者“头戴佛塔型金冠,脸戴慈祥的菩萨面具,表演时,舞者将细竹和绸布做成片片羽翼连在一起,系在腰间,左右两侧各五片做成翅膀,后面三片做尾翼,并用绳子分别系在手臂和手腕上,自由操纵”[1]。道具重达20多公斤,还要在象脚鼓、铓锣等乐器的伴奏下表演孔雀走路、奔跑、跳跃、嬉戏等动作。女子的体力难以操纵这些道具,所以原始孔雀舞是由男子表演的,虽然是男子进行表演,但流畅的舞姿和活灵活现的孔雀造型令观赏者忘却表演者性别,沉醉其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民间艺人获得了到各地演出的机会,开拓了眼界,促进了傣族孔雀舞的发展。著名民间艺人毛相利用外出演出的机会,对其他民族舞蹈进行了观摩学习,根据傣族孔雀舞自身的特点,取其他民族舞蹈之长,不断的创新与融合,使傣族孔雀舞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演出时他大胆的去掉面具和道具,更多的运用面部表情、舞姿和眼神,开创了不用面具表演的徒手孔雀舞,为傣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孔雀舞的发展空间不断变大,向更高层次发展。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孔雀公主”刀美兰开创了专由女性表演的孔雀舞,女性扮演孔雀,以突出女性柔软的肢体舒展的动作,更凸显了孔雀高贵美丽的特点,加上孔雀舞特有的屈伸动律和美丽的“三道弯”造型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学习孔雀舞,这一重大改变也使傣族孔雀舞从祭祀性的文化范式中脱离出来,完成了向舞台艺术升华的过渡。

二、《雀之灵》及其作者

本文介绍的《雀之灵》是由杨丽萍自编自演的独舞,首演于1986年,并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1994年《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深受观众的喜爱。

杨丽萍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出生在云南省洱源县,13岁时,被云南西双版纳州歌舞团招收入团。风景优美、文化多元的环境影响着杨丽萍的认知,也激发了杨丽萍的创作灵感。自学成才的她创作了许多优秀舞蹈作品,《雀之恋》、《云南印象》、《云南的响声》等作品。杨丽萍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和艰苦磨炼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利用傣族传统舞蹈的舞蹈语汇,加以提炼,融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现代舞语汇,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表演,她的孔雀舞与传统孔雀舞有很大的区别,不在于展现某个具体人物或典型形象,而是利用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展现她对孔雀舞文化的感受和对古老图腾文化的诠释,创造了新的舞蹈语汇。

三、《雀之灵》赏析

1.从动作编排上看。杨丽萍在创编《雀之灵》时抓住傣族传统孔雀舞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充分利用肢体能动性结合现代编舞技法,融入自己对孔雀的理解和感悟,大胆创新编绘出新的舞蹈语汇。舞蹈中她充分运用手指、手腕、胳膊、胸腰等关节,左手拇指食指相捏模仿孔雀的嘴巴,羽扇形翘起的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形成孔雀的羽冠,共同构成孔雀美丽的头颅;颀长的手臂形成孔雀的颈项,右手提起裙裾,仿佛孔雀开屏。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杨丽萍身穿一袭雪白的孔雀裙出现在舞台中央,犹如一只孔雀从晨曦中飞来,她或站或蹲、或跪或伏,或静立或跳跃,时而急速旋转、时而伏身静卧、时而梳理羽翅、时而跳跃飞奔,柔软的手臂和灵活的手指将孔雀的高贵优雅展现的淋漓尽致。随着音乐的变化,她的动作也渐渐缓了下来,将美丽的剪影留在了舞台之上,就像孔雀在夜幕降临之后飞走,只留下一个背影让人回味。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她刹那间停顿的一刻,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以静、美的感觉。依靠熟练的舞蹈技巧,用肢体塑造了一个超然、灵动的艺术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2.从在服饰上看。传统的孔雀舞中男演员捆绑着沉重的孔雀舞道具,还带着面具,很多高难度的动作无法完成,也阻碍了舞者自身表情的传达。毛相通过对孔雀长期的观察和大胆的创新,在舞蹈时将笨重的舞蹈服饰脱去,换成有羽毛的长裤,最大程度的解放身体,提高了舞蹈的表现力。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改变,孔雀舞服饰由长裤变成了有蓝色羽毛的大裙摆,使孔雀的造型更加的惟妙惟肖。在舞蹈《雀之灵》中,杨丽萍头戴墨绿色孔雀羽冠,身穿一条雪白的连衣裙,裙摆褶皱处点缀美丽的孔雀翎毛,将孔雀开屏的动作完美的展现出来,飘逸的服装材质将舞者的曼妙身材显现出十分完美,柔软轻盈的材质不妨碍舞者做各种动作,白色的服装在灯光的作用下神秘感十足,杨丽萍如同一只白孔雀从丛林深处漫步而来,浑身散发着“灵气”。

3.从灯光的运用上看。杨丽萍的《雀之灵》没有将舞台照射的五颜六色,而是巧妙地运用逆光、侧光、顶光,给观众营造出一幅静宜的画面。在舞蹈开始时,昏暗的舞台上只有两束侧逆光形成的光圈,杨丽萍身着白色的连衣裙在里面翩翩起舞,在这样的灯光效果下,一开始就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到舞者身上,杨丽萍剪影般的轮廓被完美勾勒出来。在舞蹈的最后部分,侧逆灯光渐渐熄灭,逆光亮起,背景中一轮圆月渐渐升起,杨丽萍在圆月中慢慢停止自己的舞动,就像孔雀在夜幕降临时飞走,留下背影让人回味。如此运用灯光,深深抓住观众的眼球让人沉浸在其中无限向往。

四、《雀之灵》的特点

杨丽萍在传统傣族孔雀舞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创新,将孔雀的一举一动呈现在舞台之上,使其与以往的孔雀舞有了区别,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其作品也有自己的特点。

1.更具个性化。杨丽萍运用现代编舞技法进行创作,在传统傣族孔雀舞基本元素的基础上,抓住孔雀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自己手指和身体的灵活性,将舞蹈节奏和音乐节奏完美结合在一起,利用手指、指甲和手臂表现孔雀的头部及躯体,利用裙摆的上下摆动,产生出孔雀开屏的感觉,并融入自身对自然界孔雀的感受与独特见解,达到与孔雀神与形的交融。此时的《雀之灵》不再是简单对孔雀动作和体态模仿了,而是更高层次的艺术创造,深深打上杨丽萍的个人烙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2.更具现代化。民族舞蹈走向表演舞台,不仅要保持民族的内在韵味,同时要注意观赏性、整体性和舞台效果。《雀之灵》在傣族孔雀舞动作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在舞蹈编排过程中加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充分利用了手和手臂的灵活性,在舞蹈节奏、音乐节奏上与传统舞蹈有很大的区别更加活泼欢快,手指利用长指甲完成的孔雀头部造型、白色孔雀裙、逆光和剪影形式的灯光效果以及葫芦丝演奏的音乐共同营造出一种灵动的艺术氛围,震慑心灵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使观众从心底感受传统和现代的区别。

3.更具图像化。舞蹈意境的体现是由直观形象诱发的,舞蹈中所展现的生活形象要具体地、直观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清晨,洁白的孔雀优雅地走了过来,在晨光中翩翩起舞,昂首、振翅、跳跃、旋转……,每一次旋转每一次扬身都尽显它的高贵与美丽。舞者抓住孔雀的瞬间动态,并将这些动态加工提炼成优美的舞姿,使孔雀的“神”与“灵”达到了完美地结合。舞蹈是一门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杨丽萍通过对孔雀的仔细观察反复练习,利用自己修长的手臂和灵活的手指变幻,将孔雀引颈昂首的静态和振翅欲飞的动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舞台上舞者不再是舞者,而是一只鲜活的孔雀,她美丽的身姿在灯光的映衬下,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让观众产生孔雀近在咫尺的感受。

五、孔雀舞的传承之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舞蹈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并延续至今,成为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蹈艺术也成为最具有生命力和审美情趣的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舞蹈特定的形式使得它的传承方式不依靠语言和文字,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在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与发展。

传统孔雀舞是傣族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模仿,是人与神交流的纽带,是重大节日时的祭祀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之后,民间艺人毛相的孔雀舞对传统孔雀舞进行了传承与发展,使孔雀舞达到了新的境界。舞蹈艺术家刀美兰突破传统,对传统孔雀舞进行了提炼,运用新的思维进行创新和继承使孔雀舞成为男女均可表演的舞台艺术。杨丽萍的《雀之灵》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将傣族孔雀舞推上了新的高度,开创了新的形式。不管是毛相、刀美兰还是杨丽萍他们的孔雀舞都是在保留了传统孔雀舞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继承和创新使孔雀舞得到升华从而更具生命力,从早期的模仿逐渐演变成为一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艺术。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创作的舞蹈作品不胜枚举且数量庞大。在这样的情形下,杨丽萍的《雀之灵》仍然深受人们所喜爱,不仅仅是因为舞蹈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因为杨丽萍《雀之灵》深深扎根于傣族传统舞蹈之中扎根生活,没有照搬传统孔雀舞格式化和模式化的动作,而是在传统孔雀舞风格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背景主动融合当代人对审美的要求并大胆创新,创造出了属与新时代的孔雀舞。所以,杨丽萍的《雀之灵》既有自己的个人特色又不缺傣族传统孔雀舞优美、轻盈、含蓄的韵味。既延续了傣族传统孔雀舞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又使傣族孔雀舞符合了时代的特征。

创作、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这样的新要求下,作为舞者既要深深扎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汲取营养,尊重传统文化,还要深入体验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要从传统舞蹈动作范式中走出来勇于创新,最终创编出符合时代审美的、有文化内涵的、有价值有营养的好作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审美需求。

六、结语

杨丽萍将舞蹈视为自己的生命,她用艺术的方式诠释自己超然外物的洒脱和淡薄,她的《雀之灵》使傣族孔雀舞迈向了新的台阶。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美的感受也在观众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使观众在欣赏是展开想象感受其中的内涵引发共鸣。作品《雀之灵》不仅展现了孔雀新形象、传播了民族文化,也向观众传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内心的向往,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猜你喜欢

孔雀舞杨丽萍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跨境耦合效应
——以中缅边境地区孔雀舞发展为例
杨丽萍的“舞”侠世界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视觉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再见”杨丽萍 2011创意云南回访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