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2021-04-08李玲玲
李玲玲
(安徽新华学院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一、相关研究与问题的提出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安徽积极寻求转型,准确把握自身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主攻方向,并首倡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目前,安徽家电、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等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了领跑优势。但现阶段,安徽制造业整体水平与高质量发展引领、改革开放高地的战略定位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程度不足,创新优势不明显;新兴制造业发展蓬勃但尚处于产业集群形成期,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相比,比较优势不够突出。
生产性服务业伴随制造业发展,将专业化服务要素融入制造业各个环节,为其提供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信息和商务等服务,促进制造业工艺创新、流程再造、效率提升。制造业分工不断细化、技术持续革新,对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扩张。两者具有互动关系,互相依存、共同发展[1]。当前,安徽经济结构转变,逐渐形成服务业引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入融合是大势所趋,可通过资源共享、系统协同实现价值链重构,转换经济增长新引擎。本文从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视角,分析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和障碍,探索有效解决路径。
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偏重于互动机制、影响因素、融合模式等。Lind(2005)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业务与知识互动日渐增多,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有利于制造业创新研发、技术改造,赋予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胡查平、汪涛等(2019)认为,服务业自身具备一定的价值特点,为制造业企业特定服务化战略提供了新竞争优势。冯泰文等(2009)揭示了两业协同发展的影响要素,阐述了行业发展战略、高附加价值服务及产品、营销优化等问题[2]。李蕾(2018)提出从研究收入水平和技术密集程度入手,揭示其与两业产品和服务的关系,总结出协同发展中的影响要素。戢芳、王红(2020)研究了武汉企业案例,了解制造业创新升级、延伸服务业产业链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探索两者融合发展的可能。刘立燕、宋捷羽(2020)结合数字化时代的背景,将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问题中,分析空间布局、协同模式、融合机制等,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综上所述,现有研究的重点大多基于全国或部分省市的空间和产业角度分析,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视角探索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研究较少。
二、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安徽作为长三角区域的后起之秀,是承接南北、沟通东西的中间地带,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特色产业等方面都有着突出优势。2020年安徽省生产总值达3.87万亿元,增幅3.9%,居全国第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3%,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安徽也由于以往地缘生态割裂、国家政策边缘化的影响,长久以来工业整体依赖资源禀赋,发展相对落后,产业规模量级、经营效益、高端要素、金融贸易、基础设施等方面缺乏优势,阻碍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1.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如图1所示,2019年,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8684.5亿元,五年内增长了2.3倍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约3.5%,在全省GDP中所占比重约50%,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未来前景可期。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基础,安徽贯彻中央政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改革深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1 2015—2019年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如表1所示,近年来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传统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收缩态势明显;物流仓储业的表现较为稳健,整体处于稳定发展中。新兴服务业中,信息技术、科研、商务等服务业迅速崛起,2020年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比54.46%,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2%,表现亮眼。另一方面,新兴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业数据波动明显,总体结构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与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并不匹配,有待提升。
表1 2015—2019年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变化情况
从劳动要素角度看,安徽作为人口大省,长久以来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2017—2019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从265.23万人增加到314.78万人。其中,科研技术、信息技术与软件、租赁及商务等服务业的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对专业化、高技能人才需求度极高。而另一方面,安徽省科学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和专业人员供给量却远远达不到行业实际需求,2019年全省科技及专业人员约19.82万人,生产性服务业仅2.16万人,高端劳动要素严重不足。
资本要素方面,近年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下降,生产性服务业中仅有物流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提升,资本要素这一关键投入严重不足,后续发展动力较弱。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近年省内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两大产业资本供给方面相差甚远,难以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3]。
2.安徽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安徽制造业转型的重点放在加速数字化、延伸产业链、创新生产模式、均衡产业结构方面,发展动能强劲。2020年,安徽省工业生产总值11454.9亿元,年平均增速8.56%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实现利润1967.3亿元,增长4.8%,居全国前列。
制造业发展对于促进劳动就业意义重大,2015—2018年,制造业城镇非私营及私营单位的行业人员数量基本稳定,并且对高端人才需求愈加迫切,科技人员数量从158100人增加到172450人,发展势头喜人。安徽省科技活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制造业占比从85.53%上升至89.08%,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
在资本要素方面,2015—2019年安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有较大波动,回落幅度较大,制造业回暖面临一定程度的资本困境。另一方面,从外商投资安徽省的数据来看,制造业外商投资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从41.4%提高到49.9%,投资领域也逐渐拓展到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交通、商业等,显示出安徽制造业转换增长动力、整合全球要素资源的全新视角,进一步明确制造强省定位。
三、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省立足“制造强省”战略,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新发展格局,明确两业融合共进的主方向,使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产业结构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低等原因,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制约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4]。
1.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完善,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
制造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实现产业链延伸,加强研发、设计、营销等服务环节的主导地位。目前,安徽省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整体上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创新、设计研发等核心竞争力仍较弱,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不多。传统的能源、化工、建材、冶炼、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仍较多,与服务业的高知识含量互动关系不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多;先进制造业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迅猛,但对科研、数字化的投入不足,对高端服务的需求有限,不利于服务业的市场化。此外,制造业系统集成能力、复合型高端人才、金融资本体系等各方面的表现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差距明显,资源禀赋不足。制造业依赖于传统运营模式,服务需求多集中于物流仓储、批发零售、商务服务等,而面向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知识密集型服务需求不多,抑制了制造业在研发设计、营销售后等价值链高端领域扩展的可能,亟待重塑产业链。
2.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受限,难以满足制造业的创新发展需要
低端的生产环节附加价值低且易被模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高端业务(研发、设计、营销等),才能打造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安徽正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但总体规模有限,布局较为分散,结构不均衡,发展中赖以生存的人才、技术、资本等有机业态系统尚未形成。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扩张迅速,但产业成熟尚需时间,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缺口较大,在研发设计、品牌开发、销售售后等关键环节上,创造市场能力较弱,参与国际分工不足,产业链增值困难。以往,安徽的金融业、物流业不是重点发展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也较低,规模效应难以实现,以较粗放式经营为主,数字化赋能有待提升,服务的专业化、国际化程度不高,与制造业的嵌入机制不灵活,难以有效支撑其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制约了安徽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竞争优势也难以形成。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经济转型高质量阶段,新业态的模式应运而生,企业必须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创造新的市场活动。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壁垒较高,流程标准模糊,信息化建设不完善,高端人才匮乏,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较弱,对制造业的支撑功能缺乏空间与范围基础。制造业数字化程度不高,创新投入不足、系统集成能力偏弱、差异化服务平台不完善、复合人才缺乏,开展服务业务外包时较难获得与服务企业相一致的策略,利益保障不足,合作受限[5]。两业互动融合机制不健全,分工定位不清,匹配度较低,无法有效实现互促共进,融合互补,抑制了彼此的产业扩张空间。
四、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路径优化
当前,安徽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时期,为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转型,获得区域竞争优势,提出以下产业协同路径。
1.构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发展,涉及主体众多,面临政策法规、产业制度、地域空间等诸多障碍,要建立起科学全面的保障机制,培育创新能力、优化市场环境、落实金融资本、保障人才供给、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等。
(1)构建良性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安徽政府明确管理定位,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改善两大产业协同互动中在进入、投资、服务等方面的限制因素,制定较为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保障、发挥“一圈五区”核心区域创新优势、资本优势、人才优势,拉动以合肥都市圈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辐射五大示范区,引导各地错位发展;发展产业联盟,依托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建立起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平台,推进工艺流程、检验检测、数据技术的开放共享;鼓励企业创新、促进良性竞争、注重提高效率,制定多种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安徽政府贯彻“放管服”的改革思路,废除损害公平竞争的政策制度,破除不当行政干预及各种行业壁垒,建设更加合理的财税制度,树立守法经营意识,重视知识产权,培育健全的法治环境,鼓励举办各种服务型制造、商业模式创新、物流仓储等行业竞赛评优,引导良性竞争。激活政府监管和服务功能,规范行业奖励、激励机制,从环境角度清除市场化障碍,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嵌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
(3)完善资本、人才、公共服务等保障体系
安徽要以自身在科创、原材料、自然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与国家政策叠加,借助苏浙沪的金融资源、研发实力、国际贸易等资源,把自身打造成为长三角要素流动最自由的区域。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以世界制造业大会为平台开展行业交流;大力发展金融业,引入多种资本,实现多角度融资、投资;与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促成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并维护省级服务性公共平台网络,为企业提供完善而专业的公共服务保障,创造良好发展氛围。
2.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促进价值链增值,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席卷全球,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赋予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整合水平,推动向数字化、服务化转型。近年,安徽以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为平台,促进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鼓励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服务型制造。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传统制造业,以智能化开创先进制造业,激发制造业对高端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聚力于高科技含量的研发设计、品牌开发、营销等,通过生产外置、服务外包等方式,实现两大产业无缝对接。
(2)加强创新引领产业
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为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积极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建设科技创新组织和体系。安徽必须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作为抓手,合理布局优势产业,创建突出核心、辐射全省的科创平台和基地,形成协调联动的创新体系,面向制造业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并思考与沪苏浙等地的对接融合问题,推动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源共享。此外,要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和投入,提升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鼓励企业对非核心业务实行外包的模式,大型企业适当发展“产品+服务”模式,转型服务型制造,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独立发展空间。
3.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和产业化,驱动制造业发展
(1)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
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市场化,由依赖规模、数量的粗放式发展,转向追求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模式,结合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优先发展科研、信息技术、供应链、金融等高端产品,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与制造业匹配程度。改善进入壁垒、行业竞争、知识产权等问题,鼓励服务水平较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结合企业虚拟化、网络化等趋势,再造企业流程、扩展业务,将细分市场理念融入产品生命全周期,实施精准服务,做大做强大数据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智慧生活服务、共享经济平台、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同时紧抓国际国内机遇,吸引国际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安徽,共享合作交流,提升服务水平,锻造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分工。
(2)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
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向好,信息和软件、科研和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强势崛起,有助于提升参与长三角分工的层次,实现资源禀赋优势定位,成为国家创新领先高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能力,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安徽制造业持续发力的秘诀是“创新”,服务业要想完美套嵌其中,必须优先发展数字化赋能程度高的行业,加大投资和政策支持信息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继续做大做强有发展前景的现代物流及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开发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寻求长三角区域合作,整合沪苏浙地区的金融资源,缓解融资困境,实现资本和产业有效对接。促进商贸流通领域的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数字化创新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专业化的需求。
五、结论
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生产性服务业获得政策支持且增势较好,两者的互动融合发展具备良好基础,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两大产业之间协同发展严重不足,互动机制尚未实现循环增强效应。面临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安徽要结合自身优势定位,整合长三角地区各类资源要素,构建协同发展的有效制度保障体系;推动制造业流程再造、技术创新,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范围;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实施精准服务、差异化服务,创造服务增值空间,满足制造业需求。两大产业的协同集聚有效形成,将有力推动安徽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美好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