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对比

2021-04-08王建

保健文汇 2021年3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开腹

文/王建

肠套叠指的是人体内某一段肠管或肠系膜套入与其相连接的肠腔内并由此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最终引发绞窄性肠梗阻的一种疾病类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肠套叠是婴幼儿群体最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类型之一,同时该病也是引发3个月-6岁患儿肠梗阻最为常见的原因。基于肠套叠有可能导致患儿肠坏死乃至中毒性休克的原因,及早接受有效治疗并促进患儿肠管快速复位,对于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开放手术是以往小儿肠套叠在经过非手术治疗失败后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案,但其术中需要对患儿实施开腹手术操作,术中风险程度高、术后恢复较缓慢,导致传统开放手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对小儿肠套叠治疗的安全与速度要求。近年来单孔腹腔镜手术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开始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手术进程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对降低患者创伤、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均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2]。因此本文将经脐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小儿肠套叠患儿的治疗进程中,通过对经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各项指标与随访结果的对比总结两种手术的疗效差异。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76例并依照患儿住院码单双数分为2组(n=38)。观察组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3-55个月,平均(22.6±4.9)个月。本组患儿肠套叠类型涵盖回肠结肠型肠套叠27例、回肠盲肠性肠套叠6例、盲肠结肠型肠套叠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3-56个月,平均(22.8±4.8)个月。本组患儿肠套叠类型涵盖回肠结肠型肠套叠28例、回肠盲肠性肠套叠6例、盲肠结肠型肠套叠4例。两组患儿上述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两组患儿病发时间直至手术治疗时间均<48h;患儿临床症状均以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等为主,经腹部B超检查结果提示为小儿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后结果显示不能完全复位并选择手术治疗;患儿术前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检测结果仍然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且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肠套叠存在移动现象;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过患儿家属同意。排除标准:患儿病发时间直至手术之间时间>48h者;术前存在严重便血、脱水症状者;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接受抗生素预防治疗,确认患儿术前水电解质紊乱得到明显改善,确认患儿全身情况符合当前开放手术与经脐腹腔镜手术的指征。

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为患儿实施全麻并气管插管,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于其上腹部作横切口,若此前灌肠治疗时明确肠套叠已经到达回肠、盲肠等位置,则可作麦氏切口。开腹后充分暴露患儿当前肠套叠包块,检查是否存在肠坏死症状。无肠坏死症状则可以通过压挤法沿患儿结肠框进行肠套叠整复。确认患儿肠套叠已经复位后要全面观察患儿肠管是否存在坏死、肠壁是否存在破裂、肠管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等,确认无上述征象后即可切除患儿阑尾,重新将肠管纳入腹腔并按层缝合。若患儿存在肠坏死症状,则应立即实施坏死肠段切除吻合术。

表3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指标对比(x ±s,mg/L,n=38)

观察组: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为患儿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并引导其持仰卧位,于患儿脐下缘位置作弧形切口(2.0cm),逐层进腹并依照常规手法置入Veress针,缓慢推注二氧化碳气体以完成人工气腹,观察气腹压力发展至8-10mm汞柱时于切口处置入孔道穿操作刺管,通过刺管置入腹腔镜与无损伤肠钳。此时手术人员通过腹腔镜明确患儿肠套叠部位,确认无误后使用无损伤肠钳反复交替、挤压肠套叠头部肠管的远端结构,迫使当前被套叠的肠管逐渐缓慢地退回盲部。手术人员使用无损伤肠钳轻轻夹住患儿盲肠壁与末端回肠,反复轻轻推拉并牵引直至套叠肠管完全复位。确认复位成功后手术人员全面观察当前患儿肠管是否存在肠壁损伤、肠管坏死、肠管穿孔等征象,分辨患儿肠管颜色是否发生变化、肠管蠕动是否恢复正常,若上述任一征象出现则立即转为开腹手术,若上述征象均未出现则使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患儿脐部切口,有条件者亦可对患儿脐部切口进行整形。

两组患儿术后均接受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措施,确认患儿肛门排气后方能循序渐进的给予饮食。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开始排气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切口满意度。

(2)两组患儿均接受1年随访,统计患儿随访过程中肠套叠复发率。

(3)于术前30min、术后24h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区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x2、t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儿术中无转开腹手术者。同时经统计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后开始排气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结果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指标对比(x ±s,n=38)

2.2 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复发率与患儿家长切口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患儿家长切口满意度(97.37%)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1年后复发率(2.63%)与对照组患儿(5.2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随访复发率与患儿家长切口满意度对比[(n(%),n=38)]

2.3 炎症因子

两组患儿术后24h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IL-6、TNF-α相较于术前30min均有明显差异,同时观察组患儿术后24h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结果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肠套叠作为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婴幼儿急腹症疾病类型,患儿临床症状以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等为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3]:患儿体内局部器质性病变以及肠蠕动条件异常是引发小儿肠套叠的重要原因。空气灌肠是当前临床在小儿肠套叠诊治过程中的首选方案,研究结果显示[4]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超过80%。但仍然有部分患儿基于种种原因在空气灌肠治疗中复位不成功,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本次研究中将经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时应用于小儿肠套叠的治疗进程中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首先能够借助腹腔镜仪器帮助医生更加全面、细致、深入地观察患儿腹腔疾病的实际情况,避免传统开腹手术中患儿小肠套叠、多发性肠套叠发现不足的问题。对于部分空气灌肠已经成功,然而提示效果仍然显示失败的空腹灌肠治疗患儿,腹腔镜手术亦有良好的观察效果,避免患儿二次手术。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进程中能够借助腹腔镜实施阑尾切除术,避免患儿再次接受阑尾手术的痛楚。同时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还具有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对患儿肠管组织干扰更少等诸多优点,患儿术中肠管不会暴露于空气中,对于降低患儿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一项重要原因(P<0.05)。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肠套叠患儿,即使其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亦能凭借此前腹腔镜观察更加有效地确定患儿肠套叠疾病的实际情况,不需要在开腹手术中再次扩大切口[5]。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后开始排气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后复发率(2.63%)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说明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患儿术中安全程度更高,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同时血清C反应蛋白、IL-6、TNF-α三项指标均能充分反映人体的炎症反应发生情况,上述三项指标均伴随人体炎症反应的加重而不断升高[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上述三项指标在术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亦能从侧面反映经脐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体内炎症反应,促进患儿术后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经脐腹腔镜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治疗小儿肠套叠时患儿术后恢复速度更快且安全性更高,家长对患儿切口更加满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开腹
马属动物腹股沟阴囊疝的辨证施治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27 例临床分析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