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明德理念培育少年中国精神

2021-04-07姚峰孙荣宝马原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体系构建

姚峰 孙荣宝 马原

【摘 要】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以“明德课程”建设为基础提出了校本化的课程建设主张,彰显百年明德校园的少年精神。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明德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4-0069-05

【作者简介】1.姚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南京,210004)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2.孙荣宝,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南京,210004)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3.马原,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210004)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语文教学。

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五年制高职课程建设主张

第一,课程建设应主动、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内涵、规律与发展路径,这必然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聚焦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责任担当、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素养的培育,具体落实在课程的开发与丰富上。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各级各类课程有机结合,从鲜明的课程目标、丰富的课程内容、清晰的课程结构、创造性实施课程等层面出发,使职教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

第二,課程建设应植根于五年制高职所特有的办学机制。五年制高职采用的是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办学机制。“贯通”意味着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的各个阶段,从五年培养的特性出发,形成合理结构,建构培养目标和内容。课程建设也需呼应长学制贯通培养的优势,做好三个立足:立足于中高职贯通培养的特色,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社会实践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在课程体系中体现五育并举,协调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立足于学生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时期,从研究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出发,着力建设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课程,通过整体规划、分层设计、系统推进,用智慧的方式实施课程教学;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施现场,在课堂上聚合各类课程,通过高水平的教学真正将课程“立”起来,让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德技双修的基地和孵化器。

第三,课程建设紧贴学生的发展实际。五年制高职学生发展既具有当代高中生发展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职业教育环境下学生的个性特点:求知欲强,但知识基础薄弱;注重理论学习,忽视技能掌握;社会衔接意识良好,心理年龄滞后,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习品质、实践能力等比较弱,自信心不强。克服这些不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有“适合的教育”的积极干预。五年制高职课程建设须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研究学生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深度引领课程改革,落实在课程的建设上,落实在学科(专业)教学中,形成职教课改的生动气象。

二、用智慧的方式建设“明德课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以下简称“南京财经分院”)秉承“明德尚美”的教育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持续学习、持续发展,在课程建设中积极寻找立德树人落地的力量。

(一)整体设计,加强统筹,推进“明德课程”建设

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理念、价值等层面进行深度建构,将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为:明德、明智、明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技双修、高尚智慧的现代职教学子,以此为价值导向建设“明德课程”。“明德课程”是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表达,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载体。为此,学校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多个维度阐释了课程内涵。“明德课程”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面向职场、面向未来,两者互动、融合、支撑,既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心理健康,又有意识地通过课程的设计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不同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持久学习力。

1.课程目标。

学校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课程具体要求,将明德、明智、明技外化为具体的培养目标,即一流美好的品格、一身强健的体魄、一生良好的习惯、一个可期待的职业规划、一门扎实的专业知识、一项娴熟的技能、一个有益的兴趣、一笔规范的汉字。这“八个一”是每位学生应当追求的目标,同时引导学生自我设定个性化发展目标。

2.课程结构。

“明德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类。基础性课程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的文化课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为主,并进行整合,重在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拓展性课程遵循学生在五年制高职阶段的普遍认知特点,重在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建设校本课程。这两类课程相辅相成,一方面强调整合后的基础性课程必须占到总课程的70%以上,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拓展性课程,进行动态平衡,两种课程共同发力,完成学校的育人目标。

3.课程内容。

“明德课程”整合为八大类: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专业与技能、创新与创业、职业与体验、实习与实训,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对具体课程进行逐年修订,如下页表1所示。

4.组织方式。

(1)课时安排。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每个教学日设五节或六节40分钟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安排适量课时开设拓展性课程,如每天20分钟的晨读、20分钟的早操,每周80分钟的社团课程,每个专业都有两周的职业体验和实践活动等。在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基础上,整合分散课时,建构合理集约的课程体系。

(2)学习地点。学生在各班教室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学习,同时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进行分层“走班”学习。根据学段特点,一方面,分年级每周选择两个下午的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课程,进行拓展性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进职业体验中心、实训基地,参加各种社会和专业实践活动。

(二)聚焦核心素养,以“明德课程”鲜明特色彰显创新教育

学校在八大类课程实施中特别关注生涯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校企合作实训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将这些课程有机融入整体课程群,使之能够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实现个性化发展。

1.成长所需的生涯课程。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五年,横跨了他们的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涯教育在五年不同的学段都有共同的培育目标和内容,也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涯课程。生涯课程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主要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将课程延伸至课外及校外,让学生参与多样的职业体验与认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以幼儿发展与健康专业为例,每学年同一年级结合本学年专业核心知识确定一个体验主题,带领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比如一年级“保育体验”,二年级“幼儿行为观察体验”,三年级“健康、艺术与科学领域课程教法体验”,四年级“社会、语言领域课程体验”,五年级“幼儿园班级管理体验”。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沉浸在职场场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与认知有了清晰的思路,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职业规划设计比赛,学生以职业规划报告或小报的形式参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增长了设置目标、搜集资料、整理素材、规划路径等方面的能力,也发挥了优秀毕业生的示范作用。

2.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八大类课程均根据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设置了贯穿整个学期的实践活动课程,如“品德与健康”板块的“走进明德园”,“语言与阅读”板块的读书分享,“科学与技术”板块的“小小创客”作业等。

以“语言与阅读”板块的“我在長满书的树下等你”阅读活动为例,以课程、活动为载体,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课、经典诵读、文学人物欣赏、课本剧展演等活动,同时分学段在线引导学生阅读,精心设计丰富的阅读活动。活动一:体验一份陶冶心灵的明德书单。分年级精心挑选和推荐阅读书目,每两周推送自主阅读菜单,引导学生畅游书籍的世界,感受书本带来的无穷乐趣。学生根据每日阅读计划,在自主阅读书单的引导下认真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由书中的内容引发思考,延伸创作了读书小报、绘本、思维导图等。活动二:体验一个深入心灵的文学形象——文学作品人物欣赏,学校语文教研室推出《红楼梦》《雷雨》等经典名著中的人物群像欣赏,通过线上学文、学诵、学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味景美、人美、情美。活动三:演绎一个温暖的有声世界——“明德听书吧”活动。每周五早晨7点,“明德听书吧”群里的分享音频准时送达,学生以听书的方式阅读,有声图书馆成为师生心灵的家园。在这个美妙声音构成的世界里,学生一起走近白居易、路遥、王维……品味文学形象,感受民族精神。

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专业实践课程,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专业的认知与实践,延伸和拓展课堂。如旅游专业开展麦当劳现代劳动服务实践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如何开一家餐厅”“职场面试”“卖咖啡实操”“研学旅游活动课程设计”“红色旅游研学活动”等。再如艺术类专业学生在三年级时赴安徽绩溪、景德镇瑶里古镇等地进行写生实习,主要针对速写和色彩两项专业技能,分别从取景、线条、明暗及虚实对比等方面进行训练。学生在写生实习中逐步掌握了风景写生的方法和一些表现技法,全面提高绘画造型能力,完成了由模仿大自然到表现大自然的转变。

3.校企合作实训课程。

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规律,学校各专业与南京市部分企业开展全流程深度合作,校企双方秉持“实践与教学同步”的理念,共同进行课程研发与设计。会计专业的真账实训、金融专业的苏宁金融客服、移动互联专业的融媒体实训、旅游专业的红色研学理实一体课程等均结合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要求,通过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丰富学生的实际专业岗位经验,锻炼提升学生的个人应变能力。

以融媒体实训课程为例,依托厚建软件公司,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实训课程内容,课程分成若干项目进行:“伯登实验室”模拟运营、App立项命名辩论、爱秀运营活动策划、M2O内容运营策划、双十一直播/短视频策划等,由企业经理亲自授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区开展实训教学活动,实训内容均来自企业项目,学生与员工共同参与完成。

此外,学校还结合已申报的12个1+X证书试点项目,积极探索证书课程与学历课程之间的融通。如动漫专业游戏美术1+X考证课程,其中有原画、三维模型、UI等课程,对接的专业核心课程有数字绘画、三维动画、图形图像等,并通过动画课程实训周强化。

4.创新创业课程。

在省市创新创业大赛的引领下,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发荣滋长。学校开设专利申报、无人机操作、RoboMaster机甲大师等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拓展性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让创新的意识浸润学生的心灵。如RoboMaster机甲大师课程包括走近机器人、灵活的底盘、移动底盘拓展等,此课程重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操控方法及其主要功能,提升学生对机器人的操控能力与大脑思维活动能力。

5.跨学科综合课程。

加强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结,是学校在课改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的理念。每个学科(专业)都有各自的知识体系,课程需要结合专业特点拓宽学生的视域,因此各专业要跨越学科、学段对课程进行加工整合、优化组合。如学校集合多学科力量,设计了计算机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跨学科课程等。

“手机软件的界面设计”是移动互联网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美观亲和的图形化界面和合理易用的交互方式是学习的重点。如何艺术地表达和设计是理科学生的短板,学生缺乏相应能力的支撑。为此,专业课教师将艺术设计原理的基本课程融入界面设计课程,根据课程间的相融点设计了跨学科课程内容。例如,通过学习配色原理掌握同类色、互补色、对比色适合不同类型App界面设计的方法;通过学习点线面构成体会界面设计中的文字图形排版;根据App的定位和用户需求设计合适的界面图形、色彩和文字风格等。

(三)基于“明德课程”的“一室一品”建设

围绕立德树人,“明德课程”丰富了五年制高职课程的内容与资源,在课程实施层面,学校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架构。学校以19个学科(专业)教研室作为课程落地的具体推动者,进行“一室一品”建设,即每个教研室都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实施特色,形成自己的一个品牌。各个教研室以“我的教学主张”为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研主题,深度反思,深潜课堂,百花齐放,推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百年明德,少年精神。南京财经分院的学生在明德校园百年书香文化传承中成长为德技双修的现代人,是学校创新教育实施的最终理想。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体系构建
基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策略研究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