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高质量·新格局

2021-04-07葛道凯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格局一体化高质量

葛道凯

【关键词】一体化;高质量;新格局;江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4-0006-06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对江苏提出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定位与新要求,这是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指引,也是谋划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一体化、高质量、新格局”,这是江苏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的科学研判,更是对江苏职业教育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战略思考。

一、总结“十三五”:建体系、强治理、提质量

“十三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导向,开始步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其成就突出体现在“建体系、强治理、提质量”等方面,为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职教体系

“十三五”期间,江苏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初步完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健全,上下贯通、职普融通稳步推进。一是拓宽中高本贯通渠道。江苏目前形成了“对口单招”、五年制高职和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三个主渠道,搭建学生学历提升的多元立交桥,全省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比例已占60%以上。二是在职业教育各层次分别建设一批领军学校。中职实施“领航计划”,创建50所一流中等职业学校;高职实施“卓越计划”,立项建设22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其中20所入选教育部“双高计划”,总量居全国第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家公办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学校。三是探索“职教高考”制度。出台《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推动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有效接轨。四是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鼓励各地举办综合高中班,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与普通高中学生相互转学升学;统筹安排各职业院校优质资源,与中小学合作开发系列职业体验课程,认定一批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

(二)加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

一是完善党的领导体制。13个设区市和96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教育工委,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高职院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书记与校长经常性沟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制度等制度体系。二是组织进行高职院校综合考核。以高质量发展成效、加强党的建设成效和办学治校满意度为考核内容,充分发挥综合考核的引导、激励、促进、鞭策、约束作用,以科学的综合考核制度体系赋能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三是建立产教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省人大颁布《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为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着力解决校企合作中的突出问题、合理界定各方责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供了法律保障。四是发挥行业指导作用。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完成对现代农业、交通运输、机电、机械、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建设、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石油化工和卫生健康等首批11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强化了行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三)提升职业教育整体质量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校内外立德树人的浸润机制,通过“六个一”(良好行为习惯、校级以上竞赛、养成教育品牌、志愿服务或创新创业活动、良好的爱好、个性化成长方案)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二是坚持标准引领。发挥标准在质量保障中的基础性作用,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在办学基础设施、专业建设、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应用、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制定明确的标准。三是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点部署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促进各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协调发展、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提升信息化国际化水平等七项任务,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四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省委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打造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元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新时代全国职业教育提供江苏经验、贡献江苏力量。五是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推动全省职业院校依据“1+3”主体功能区部署,打造一批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重点专业集群。目前,在先进制造、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新增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继续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与新疆、西藏、青海、陕西、贵州、云南、辽宁、海南等8省区开展对口协作,承担西藏、新疆内地中职班培养任务。江苏作为协作规模最大的省份,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适应、不健全问题仍然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社会体系“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江苏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类型特征不显著、体系建设不完善、制度标准不健全、支持政策不配套、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深刻认识新阶段、新趋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立足新起点,整装再出发,以先行先试精神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提供江苏样本,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立足新起点:新目标、新部署、新趋势

(一)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总体目标

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坐标方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是党中央立足新阶段、新形势、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江苏正在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期,职业教育要落实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总要求,必须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方面下功夫,盯紧时代变化、技术技能变化,强化育人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

2020年9月,在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启动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江苏职业教育要重点把握好几个方面:一要着力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二要着力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三要着力打通职业教育发展“断头路”。省委省政府为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职教人需要凝聚共识,扛起使命,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构建“中、高、本、硕”贯通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全国率先形成按照类型教育特点办学的制度和标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全力发展具有江苏特色、一流水平、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蹚出新路子、放出好样子。

(三)关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是进一步关注职业教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专业人才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重复性的熟练体力和脑力工作不断被智能机器所替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树立以學生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职业素养、通识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分类可持续的职业发展提供可能。二是进一步关注职业教育的供给能力。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坚定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加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技能供给,将人口的数量红利转化为人口的技能红利;另一方面要坚定服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力标准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中贡献中国职教智慧和力量。三是进一步关注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面向应届生源探底回升、“百万扩招”战略的实施、社会对人均受教育年限要求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将逐步从基本平衡到紧平衡再到相对短缺。应对这一趋势,职业教育必须科学确定办学规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从一次性学历教育转入终身教育的新常态。

三、整装再出发:一体化、高质量、新格局

“十四五”是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的攻坚期,也是江苏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江苏职业教育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推进高职教育整体发展,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努力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具体来说,主要围绕“一体化、高质量、新格局”三个关键词进行重点突破。

(一)“一体化”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1.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一体化体系。

夯实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明晰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强化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衔接、能力培养、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一体化设计,在各层次职业教育中建成一批扎根江苏、引领全国的一流职业院校。

2.推进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创新方式方法,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对于江苏职业教育而言,一是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样板建设。要立足于“天心地胆”的定位,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一体化设计苏锡常职业教育的规划、标准、政策、机制,推动苏锡常“三驾马车”同心协力、共同发力,在职业教育和产业布局上分工互补、协同发展,贡献城市群职业教育发展的“苏南模式”,将苏锡常都市圈打造成职业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标杆区。二是积极助推职业教育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长三角示范区职业教育一体化平台建设,在服务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三是推进苏南、苏中、苏北职业教育全域一体化发展。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开展务实合作,打造一批与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联盟、产教联盟等,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3.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大省,江苏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8左右,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软件、节能环保等产业居全国第一,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创新和产业层次实现了大幅跃升。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逐年上升,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正加快推进。江苏职业教育必须全方位融入江苏产业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围绕“循环链条”,加快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加快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和现代化升级步伐。同时,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推进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协同发展。

4.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要主动与城乡一体化同向同行,充分利用优质职教资源,树立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服务的观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服务于农业逐渐向非农产业过渡过程中的技能教育、农民逐渐转变为市民过程中的继续教育、城郊接合部区域的社区教育和推进全民素质持续提高的终身教育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一是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指导各地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建好办好一批县域职教中心。二是完善结对帮扶体系。开设城乡结对网上互动课堂,鼓励城乡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教育联合体,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集约发展模式。三是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普惠面。发挥职业教育扶贫扶智的作用,针对农村劳动人口、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开展订单式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技术型人才和城乡管理型人才培养,助力高质量就业,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高质量”发展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1.育人的高质量。

推动职业院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把育人成效作为检验职业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以立德树人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要坚持德技并重、五育并举,更加重视学生在爱党爱国基础上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敬业的品格,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文明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2.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一是实施“三教”改革攻坚。要聚焦教师“双师”素质提升,重构教师综合素质,重建教师能力结构,重塑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材知识体系、内容体系、呈现方式,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纳入教学内容,建立健全三年大修订、每年小修订的教材动态更新调整机制;推动教学理念更新和模式变革,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二是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专业、课程,用新职业岗位对照专业群和课程体系,用新职业工作场景“倒逼”教学场景改革,造就更多具备数字化能力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3.治理能力的高质量。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基于类型特征,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重点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评价措施,明确评价办法。二是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治理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是人,要加强职业院校校长和管理干部培养培训,打造一批素质高、理念新、能力强的管理队伍。同时,强化多部门联动机制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形成政行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新格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站在中华民族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高度,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定位出发,职业教育的发展新格局将呈现两个“一主体、双促进”。

1.加快构建以职业学校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两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学校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具有系统性、规律性、全面性的突出优势,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科学的学习指导,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职业学校要增强适应性,在“普职融通”“职终贯通”等方面下功夫,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一是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通机制。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师资、课程和资源等方面展开合作,实现职普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合作、协调共生、各美其美的教育生态。二是以优质职业教育支撑终身学习体系。加快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引导在校生和社会学习者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存储、积累学习成果和技能财富;鼓励职业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以及各类继续教育机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2.加快构建以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向技能培训、向国际合作“双拓展”的发展新格局。

学历教育始终是职业教育的主体,要不断在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及拓宽就业渠道和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创新育训服务业态,提高职业院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水平。鼓励与企业合作共建企业大学、职工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鼓励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办学,继续深化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国际合作,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的实施,开设境外职业学校举办劳务培训、技术培训,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际企业对职业技术技能人才更高层次的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猜你喜欢

新格局一体化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广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丘卫青:以开放基因书写一流开大新格局和新使命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从“共享”新闻到“共绘”图景:如何解答新课题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