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的新时代,教师如何转型
2021-04-07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未来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极大变化。教师应如何去适应人机协作的新要求?未来教师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请听听来自一线校长和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纱帽中学 王强
人机协同的新时代,利用技术推动教育转型、变革教育教学形式的同时,教师也需要顺应新的角色。
树立转型意识,让学习成为常态。当下的中小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很多。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就会剥夺了他们的明天”。人机协同时代,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习使用新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推动教育更好发展。
转换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主角。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要摒弃“知识权威”的形象,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帮助他们利用资源进行有效学习,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注重育人实效,让学校成为乐园。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利用新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同时,不能只强调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育人的功能。人机协同时代,知识的学习可能被机器所代替,但育人的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反而更加重要。学校的首要功能应是提供一个比家庭更广阔又相对安全的社交环境,成为学生情感交流、沟通互动的场所,成为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人机协同时代,学校教育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但机器始终替代不了人。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职责,在人机协同的推动之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潜能,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更有品质、更适合于当今的学生。
四川省成都彭州市隆丰中学 王宁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在知识的获取与运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代替的。
未来教师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品德和习惯的培养上。品德培养光靠说教和看影视是解决不了的,更多要通过大量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依靠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实现的。
新时代人机协同的背景下,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角色转变——
一是从教师向网络主播的角色转变。“停课不停学”期间,有网友调侃:新冠肺炎疫情把教师变成了“网红”,我觉得这话有一定道理,适合智能化教学的要求。网络主播推销的是商品,教师线上教学推销的是知识。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心中的“网红”才能向学生“兜售”更多的知识,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
二是从教师向数据分析师的角色转变。现如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数据化处理,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对数据的敏锐力,能够从数据中了解学生,从而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最佳策略。
三是从教师向电游设计师的角色转变。如果教师设计教学能够借鉴电游设计师设计游戏的思路和理念,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肯定会爱上你的课堂。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曾艳春名师工作室 叶楚蓉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一些手机应用能够协助教师批改作业,分析作业失误原因,统计出错率,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上课资源,课堂容量明显增加;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源,师生、生生、生本之间零距离互动,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当然,人工智能也不能滥用,否则课堂就只有热闹,缺乏思考。教师与人工智能协同,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价值观等有意义的事情上。未来教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型——
从“人技分离的传道者”转变为“人技合一的研究者”,发挥智慧教育的作用,提升教育价值。传统教学中,教师凭着个人丰富的经验进行教学,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教师应积极地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主动学习,掌握新技术,并合理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从“课程教材执行者”转变为“学生心灵的对话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信心的增强,与同伴的学习交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精准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教育本质的探寻者”,避免陷入功利化和工具化的教育歧途。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结果产生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蕴藏的思想及研究问题的方法,主动追问为什么,带着问题进教室,知其然之后探究其所以然,使学习探究更加深入。
湖南省长沙市仰天湖赤岭小学 李嫄
十多年前,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块黑板,那是标配的常态教学工具;提前抢占预约,才能用上全年级共用的一张教学挂图,那是具有福利性质的教学工具;亲自制作的卡纸、可活动的小木棍构成的几何图形,那是体现勤劳智慧的教学工具;教室里的木头立柜里,安放妥当的一台电视机,那曾是体现电化手段的教学工具;而今,这些早已成为“古董”。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指尖一触即发,语音一喊识别,丰富的教学资源比比皆是,视频讲解直观生动,有的还带有动画特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似乎成了教室里的“放映员”。人工智能代替了教师必要的讲授,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凸显出来,教师该写的板书没写,导致教学基本功退步;学生该说的话、该表达的内容,很多被电脑取代,本该学生想象、推理的内容也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导致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缩水;教师激情四射的魅力没有了,学生发言的智慧和精彩的课堂消失了。
人工智能时代,获取知识已不是难事,教师育人角色更为凸显,教师绝不能只做“放映员”。首先,教师应对资源的选择进行把关。要精心选择能突破难点问题的资源、能发挥人工智能教学优势的资源、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的资源。其次,教师协同人工智能教学要关注学生心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是关键。教和学是两个过程,人工智能负责知识的教授,而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则应由教师进行管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需要做好适时调控。再次,教师要能敏锐地观察学生,并施以有温度有个性的教育。教師本身的示范性和独特魅力更是影响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