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心”的孩子:“我”的价值与意义在哪里

2021-04-07

教育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空心意义家长

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在1925年曾创作《空心人》,以“空心”形容一战后人们普遍出现的空虚、麻木、焦虑等精神状态。近一个世纪后,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空心病”的说法,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是主要特征,这些孩子的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无聊空虚、不想与人交流、内心空白无力、人生的一切似乎都没有意义。

在当下的年轻人中,“空心病”的存在普遍吗?其存在呈现哪些样态?“空心”的背后缺失的是什么?本刊记者采访了来自心理咨询行业及教育领域的多位从业者,也倾听了来自学生群体的声音,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们仿佛听到“荒芜”的心灵所发出的无声疾呼——孩子们精神上的痛苦亟待被看见,他们需要找回“我”的價值与意义,期待有一束光照进心灵的空洞。

冠浦的父母都是高知,对他有着很高期望;冠浦的姐姐比他大很多,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家庭给冠浦带来的压力很大。进入初中后,冠浦开始对既有的生活和学习模式提出质疑,对父母和老师的话也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赞同。他开始消极抵抗,上什么课都睡觉。经过进一步了解,我得知,冠浦的爱好和特长是画画,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漫画家,却被父母否定了,有一次父母还把他的画全部撕掉了。冠浦的父母一直非常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孩子从小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各样的班塞满。直到孩子出现消极抵抗情绪,才稍微听取一些老师的建议,但仍非常肯定地说不可能让孩子当漫画家。我就问他们,你13岁时想做的事情跟23岁、33岁时想做的一样吗?为什么要为十年之后才需要去决定的事而焦虑不安,甚至否定孩子呢?最终,他们表示可以先给予孩子理解。在给孩子做心理疏导时,我问他:“你知道当漫画家首先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吗?有没有想去的学校?”冠浦说想考清华美院或中央美院。我追问:“怎样才能考上这两所院校?”他说至少要上一所好一点的高中吧。我们一步步往前推,他认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了。

(讲述者:广东省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肖舒娅)

肖月是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学业很好,人际关系也不错,还有不少男生追求她。但她给人的感觉冷冷的,对情感的表达似乎有些淡漠。她从小就喜欢看哲学方面的书,喜欢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中,肖月是个标准的乖乖女,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业余生活非常有限。读大一时她有了自杀的念头,所以我们启动了危机干预的程序,跟她的父母也有过深入交谈。通过进一步了解,我们发现,肖月并没有明显的童年创伤,父母也很和蔼可亲,她自己也说其实并不缺爱,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找不到活着的理由和生命的意义,感受不到生与死的差别。她体会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感受不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讲述者:天津沁澜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孙璐)

我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人生、意义、死亡这些宏大的话题,年少的我还无法完全认识这些话题的含义,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话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轻”。上大学前,这个问题还不严重,那时大家都忙于学业,都有一个既定的目标——考大学,或是自己定下的,或是家长老师定下的,或是大环境影响下不自觉作出的决定。我从来没有想明白过,为什么要考大学?为什么要活着?不过我还是努力学习,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大学里,人一下子就闲了,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些沉重的话题。对死亡的恐惧、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让我一下子崩溃了。有人说睡眠的状态和死亡很像,我开始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害怕睡去后就不再醒来。同时我又感到人生意义的虚无,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活着的质疑让我痛苦不堪。现在我渐渐走出了低谷,可仍旧没有想明白人为什么要活着。学校教育体系没能回答我的疑问,我曾向大学心理健康老师写邮件求助,不过没收到回信。

(讲述者:南开大学毕业生晓峰)

我接触过一个孩子,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高三被保送到一所“985”高校,学习物理专业。大一,他基本上没有学习,相当于睡了一年。大二开学,他开始拼命学习,但从不与人交往,甚至与室友也不沟通。大四,他被推荐到国外读研,还是物理专业。但是在国外时,他的抑郁症爆发,身体反应严重,没有办法只能回国。他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学物理是为了什么?我学物理的意义在哪里?我生活当中又不用物理,我为什么要一直研究物理?研究的意义在哪里?”他会去探究意义本身,但他的思维完全局限在一个循环中,很难走出来。

(讲述者:“渡过”家长营设计师华老师)

一个孩子教了我一个概念:人设。这是剧本小说类创作中的概念,就是“人物设定”的意思。她说她从初二开始给自己一个新的人设:一个活泼开朗的学霸。然后她就按照这个人设去表演自己。比如她在课间会大声说笑,笑得前仰后合,带动别的同学也和她一起笑。但后来她在中考前出现了自残现象。因为这个孩子没有做真实的自己,她的外表与内心是不吻合的,这种反差本身对人的消耗就很大。就像一个空调,如果室内外的温差越大,那么它的耗电肯定越多。

(讲述者:“渡过”讲师、陪伴者邹峰)

我接触过一个北京女孩,她的妈妈是硕士学历,爸爸是博士学历。她患有抑郁症,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休学在家。这个女孩非常漂亮,歌也唱得很好,待人接物都是笑容可掬的模样。有一次,她笑眯眯地同我讲她计划在20岁的时候自杀。因为她长得很漂亮,身边总围着许多男孩,我就问她:“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有一个各方面都很好的男孩追求你,你会不会改变你的计划呢?”她说:“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亲子营有一个亲子对话的环节,让家长与孩子互相倾诉。她的妈妈是一名律师,一站起来就说得滔滔不绝,妈妈讲完后让女儿讲,女儿就停住了,讲不出话来,最后只说了一句“妈妈我还是爱你的”。我后来同她的妈妈说:“其实,你越是讲得天衣无缝、逻辑缜密,孩子就越难受。因为你讲的道理都是对的,孩子无法反驳,只能认同,然后自己的东西就没有了。”

(讲述者:“渡过”讲师、陪伴者邹峰)

【观察者视角】

来自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观察:问题的积累源于中小学阶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肖舒娅

“空心病”在高中生和大学生中是比较最常见的,但问题的积累主要源于中小学阶段。据我观察,“空心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权威型的家庭,孩子从小时间就被父母全部排满了。这种情况在大城市的中产家庭里非常明显。其实,这是成年人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出错、走弯路。我见过不少家庭,甚至将孩子的24小时都排满了,孩子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探索生命的意义。这种“满”不是孩子自己的“满”,因为那些全部是家长的想法和期待。而孩子,因为年龄小,再加上父母的“威逼利诱”,可能不会去思考做这些事情的意義。但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抽象思维逐渐形成,他们开始思考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当找不到答案时,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空心病”。

第二种是忽视型的家庭,父母的精力基本都放在谋生上,甚至打多份工,只能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精力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出现在低收入家庭当中。因为几乎没有其他的休闲方式,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沉迷于短视频,期待获取短时和及时的快乐,时间一长,其专注力会受到不良影响,文字阅读能力也会大大削弱。他们往往不太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独特价值,常常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

可以说,有“空心病”问题的孩子没有想过自己想要什么,有什么样的梦想,因为第一种家庭的孩子是家长已经给预设好了,第二种家庭的孩子则完全是一种真空状态。

来自心理咨询师的观察:内在世界的自我无法得到回应

天津沁澜心理咨询工作室

青少年的“空心病”问题往往爆发在学业上,比如无缘由地不想去上学。因为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必须学习好,所以他们无法看到多面的自我,内在世界里的自我也没有办法通过其他关系来回应,那么他们的生命就会渐渐枯萎。

“空心病”其实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一位美国心理学者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Generation Z(Z一代:出生于1995~2010年)罹患心理疾病的比例要远高于前面的若干代。通过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第一,他们出生于网络时代,生活在一个虚拟和现实共同存在的世界;第二,他们不被监控的自由玩耍时间是最少的。这两点决定了他们存在感的缺失。在我国,“空心病”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归因于“贴身教育”,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管控是从出生一直到高中,孩子相当于是被“抱”进了大学,上大学之后家长就开始“大撒把”。可这时,孩子却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走了。所以,大学心理老师在这方面的感受尤为明显。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说:“‘空心病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存在感从哪儿来?一方面源于与人的互动,在这种情感关系中得到存在感,另一方面源于与自然的互动,促进感觉统合。而很多孩子,很早就被切断了自由探索世界的可能,很多家长认识不到自由探索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把这些宝贵体验都从孩子的生活中剔除掉了。

我们在咨询中发现,患“空心病”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并没有重大的缺失和创伤,恰恰缺少自由探索的经历。与他们谈话交流,会感到他们的内心如同一片荒漠。一般而言,我们看到蓝天、花朵就会生发一种本能的快乐,但他们会觉得这跟自己没有关系。

来自抑郁症陪伴者的观察:我们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渡过”陪伴者、21天线上营发起人林文萍

在“渡过”青少年营中,表现出“空心病”所描述的没有价值感、意义感的孩子,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但我更倾向于把他们目前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症状”看作他们在某个阶段所遇到的发展困境,而不是定义为疾病。从我的观察来看,我觉得“空心病”与抑郁症是有交集的,在这个交集之外,或许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困境。这些困境一旦被解决,他们的发展就会很顺畅;如果没有被解决,“空心”的失衡状态会进一步转化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倾向。

“渡过”的线下营会有一些家长与孩子进行集体对话的机会。对话中,许多孩子表示,他们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家长对此的反馈是,他们不理解孩子想探寻什么意义,因为他们从小也是这样过来的,过程中虽也会有一些困难,但不会出现像他们的孩子这样极端的情况。为什么现在“空心病”如此普遍且越来越低龄化?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出在教育的评价体系上。现在的评价中只有成绩,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些孩子的优势与特长无法在考试系统中得到体现,那么就会导致他们在成绩这个方面受挫,导致他们长期无法得到积极评价。于是,他们会产生很多自我怀疑,在自我怀疑的过程中,没有人给他们正确的疏导——如“行行都可以出状元,你完全可以去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现实的环境也不允许他们去尝试自己的想法。渐渐地,对于自己的怀疑可能会表现在他们的身体上、情绪上、睡眠上,他们以一种疲惫的状态去应付考试,得到更负面的评价,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陷入一个低自我评价的怪圈里。

来自大学生辅导员的观察:很多大学生缺乏强大的自我支撑

南开大学学生辅导员陈镜宇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人生成长的过程几乎都是听着别人的建议进行的。绝大部分人在上大学前的人生目标是一样的——考大学,他们没有思考过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和实现途径,而是形成了一个虚假的自我,没有内在的自我支撑。比如,我们经常喜欢把高中时候成绩好的学生看作优秀的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告诉他们:你成绩好,你优秀。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我成绩好才会满足他人的期望,但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期望到底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内在自我支撑让我这样做。

等到了大学,所有这样经历相似、想法相似的人到了同一个新环境之后,势必又会分出一个排名,当在这个新的排名中习惯优秀的学生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了,认为自己不优秀了,虚假的自我就破碎了。更可怕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接受失败,因为他们内在没有强大的自我支撑,一直以来都是将满足别人的期望视作自己的成功,根本不知道自己怎样才算成功,于是人就崩溃了。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现在很多大学都为了学生的就业开设生涯规划课,其实生涯规划不等于职业规划,应该从小开始教导学生规划自己想要的人生,从人生成长之初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牢固心理支撑。

猜你喜欢

空心意义家长
唤醒心灵的【空心圆】
为什么竹子是空心的?
有意义的一天
家长错了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空心房”还需法律界定
留学的意义
空心病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