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升级对地区创业水平影响的必要性研究

2021-04-07许慧席津津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许慧 席津津

【摘 要】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目前,我国制造业虽然发展速度飞快,但是整体发展水平并不理想,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仍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文章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会对经济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地区创业水平作为影响地区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势必会受到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理清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我国政府精准施策和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升级;地区创业水平;必要性

1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国家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一定程度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有序运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产业机构的调整和转型,尤其随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转型升级将是下一阶段产业改革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努力,产业结构调整初现雏形,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顽疾。

2 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性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脊梁”,这一点对我国尤其适用。目前,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信息化程度欠佳,整体质量效益并不理想,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早日实现跨越式发展。

3 地区创业水平受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必然性

2010年8月,国务院颁发《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推进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要求,提倡将东南沿海地区的优势产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性发展。在2015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重要讲话,国家从宏观层面制订“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尤其随着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制造2025”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国家政策的引领与扶持不断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革,这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地区创业水平作为影响地区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理应受到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 文献综述

4.1 影响地区创业水平的因素相关文献研究

基于国内外大量文献,可将影响创业水平的主要因素划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来自创业者的主观因素,如不同创业者的个体差异、发展差异、创业意愿差异等;第二类来自创业环境的客观因素,如市场环境、要素禀赋、制度体系及金融资源等。就第一类影响因素来看,Allen等人(2007)[1]以2006年德国境内的个体创业情况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男性创业者数量是女性创业者数量的1倍以上。Antoncic等人(2015)[2]从个人性格角度分析创业者的特征,认为个体创业的成败很大程度受“智力活跃”要素的影响,即思维开阔、智力活跃的人群创业成功率更高,而个性开朗、具有一定人际交往能力的人群与内敛型人群相比,创业的可能性更高。就第二类影响因素来看,高兴民等人(2015)[3]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统计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可能影响创业水平的基本要素,最终得出结论:影响创业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地区空间、市场规模、创新水平及集聚效应。张祥俊(2018)[4]利用全国31个省市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集聚、人口流动及社会企业3个方面对人口城镇化影响创业的机制进行论证,结论表明,虽然理论上人口城镇化对创业的影响可能呈倒“U”形,但是在我国目前仍主要为正向影响。谷磊等人(2019)[5]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探讨社会资本在西部地区创新产出中的影响程度。调查结果发现,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及创业水平,主要受社会网络及信任程度的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其影响非常有限。

4.2 制造业升级的相关文献研究

制造业产业升级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之一,由于制造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制造业产业升级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驱动因素、升级路径、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制造业产业升级。Peneder(2003)[6]统计28个OECD国家的数据信息并建立动态模板模型,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经济增长却能明显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变革。Reynolds等人(2018)[7]考察了马萨诸塞州制造商之间建立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机会,特别侧重于中小企业,采用系统方法进行分析和实证分析,验证了维持和建设制造业能力以支持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并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实力与其创新能力联系起来。朱晓霞等人(2015)[8]通过测算1998—2012年长江经济带技术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反映两种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协整等方法研究,发现短期内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阻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从而限制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宋林等人(2019)[9]以价值链视角为切入点,围绕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研究创新驱动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实证分析了创新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4.3 产业升级与地区创业水平的相关文獻研究

截至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升级与创业的研究文献较少,而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

产业要素最先被作为创业环境的影响因素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国外学者Gartner(1995)[10]认为,研究创业环境时必须考虑工业化的专业程度问题。国内学者周丽(2006)[11]基于产业内部结构的视角,根据创业环境的五大影响要素,最终确定四大产业因素评价指标,即产业进入壁垒、产业关联程度与聚集度、上下游企业供给需求、产业关联程度。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王朝云和梅强(2011)[12]认为,产业集群带来了更多的创业契机,对推动创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创业主要包括技术型创业与市场型创业两大模式,通过高度集群,构建互通有无的网络关系,再加上专业化的分工,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创业门槛,提供了更具优势的创业资源。相关文献已经证实产业聚集有利于创业的产生,但是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与创业活动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买忆媛等人(2007)[13]从集群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不同集群发展阶段对应的创业活动,认为创业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结果,成功的创业同样有利于延长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体现产业集群的价值优势。此外,在产业集群内部实现高速的知识流动,引领创业者更敏锐地把握创业机会,促进创业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网络,实现产业集群与创业者的协同发展。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对地区创业水平的影响,郁培丽(2012)[14]基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和创业相关理论,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的5个高兴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经实证研究表明,日趋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各地区开展创业活动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这也是推进创业活动生成的内在动力。郑筱婷和李美棠(2017)[15]基于实证分析手段整合广东省各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结果显示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必然在短期内冲击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给地区创业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利大于弊。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城市内部调整产业结构的冲击远远小于城市之间调整产业结构的冲击,并且后者对开展地区创业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 文献述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长达二十余年的经济持续增长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制造业仍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支柱地位不可动摇。实践表明,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了部分严峻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促进财政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制造业仍将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占主体地位。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计划,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有赖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调整制造业的内部结构则是当务之急。从现有文献观点来看,个别学者片面地将三次产业结构变革等同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没有把握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真正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落地执行。

整合国内外优秀文献结果不难发现,伴随制造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可能给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环境以及创业风险等要素都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导致地区整体创业活动水平的波动。首先,任何新行业的诞生都会诱发创业机会,而在升级换代技术方案和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新领域、新行业层出不穷,面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及创业机会。例如,随着我国逐步迈进“互联网+”新时代,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阿里”“腾讯”“新浪”“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由此衍生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一时间掀起国内互联网创业高潮。其次,随着旧产业、旧部门退出市场,大量生产要素被释放出来,创业者也借机拥有更丰富的创业资源。例如,大城市转移一批工业企业之后,就会有一定数量的空置厂房,经改造后成为发展休闲娱乐、旅游景观、会议公馆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既利用了资源,也降低了成本;再有,重新调整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将有一大批群体面临失业,转而促进地区创业活动的活跃度。最后,失业率的提升可能带来更多的被动创业行为。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格局被打破,创业者处于波动性的经济环境,无形中增大了创业风险。此外,技术冲击必然影响特定产业的发展且生产要素的供需关系也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所变化,在打破旧的经济均衡而尚未建立新的经济均衡的情况下,可能面临一系列的创业风险隐患,这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部分创业者必将产生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地区创业水平。

因此,制造业产业结构在变动调整过程中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带来影响,地区创业水平作为影响地区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理应受到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郑筱婷,李美棠.产业结构动态调整与地区创业活动[J].产经评论,2017,8(5):55-68.

[2]何予平.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C-D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7):95-100,104.

[3]朱华晟,孔一粟.我国区域创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10):79-85.

[4]简晓彬.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机理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5]高兴民,张祥俊.地区创业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5(4):94-99.

[6]谷磊,吕冲冲,杨建君.社会资本对西部地区创新产出与创业水平影响的研究[J].管理学刊,2019,32(3):31-40.

[7]朱晓霞,郝佳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7):69-73.

[8]李慧,平芳芳.裝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测量[J].中国科技论坛,2017(2):80-86.

[9]宋林,张杨.创新驱动下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1):38-47.

[10]周丽.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6(10):42-45.

[11]买忆媛,叶竹馨,陈淑华.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组织惯例形成——转型经济中新企业的即兴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2015(8):147-165.

[12]买忆媛,彭一林,乔俊杰.创业活动与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161-164.

[13]王朝云,梅强.产业集群中的创业要素与创业活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5-51.

[14]郁培丽,田海峰,杨雪.产业结构对创业人员活动影响的理论与实证探究[J].管理学报,2012,9(6):837-842.

[15]Peneder M.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3,14(4):427-448.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张水平作品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字词升级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35